一種軟土地基傾斜建築物的糾偏法的製作方法
2023-10-27 19:38:57 4
專利名稱:一種軟土地基傾斜建築物的糾偏法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對傾斜建築物的糾偏方法,特別是對軟土地基上的傾斜建築物,在其傾斜的相反一側進行鑽孔,並分段、分層、多向通過鑽孔用射水裝置對土體衝壓力水進行糾偏的一種軟土地基傾斜建築物的糾偏法。
對於各類建築物,由於地基問題,時間長後建築物常會發生傾斜,危害用戶安全,嚴重者還會發生建築物倒塌,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事故,為解決此問題,有關傾斜建築物糾偏方法的專利也應運而生。
專利號94105917.0「傾斜建築物的糾偏方法及其專用裝置」就提供了一種用鑽豎井、並在井壁上打射流孔、回流孔,向射流孔射水,而泥漿流回鑽井中,再用泥漿泵將井中的泥漿排出井外的沉澱井中、沉澱井中的水再回到水池中可反覆循環使用,最後使建築物基礎下地基中的射水孔中土塌落而使建築物回傾下沉直到建築物完全得到糾偏為止。
在糾偏過程中需用磚或混凝土築成內徑為80~100cm的豎直井多個,並用混凝土封好井底,在井壁上(按糾偏設計指定的方向)開射水孔,射水孔下方開設回水孔,還需用泥漿泵抽泥漿,施工建材成本高,操作者需下到地下豎井中對著射水孔施工,有危險、不安全,施工條件也差。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軟土地基傾斜建築物的糾偏法,其糾偏方法更簡單、操作更容易,操作者不需下到地下施工,改善了勞動條件、施工方便、安全、可靠,而施工建材成本造價更低。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糾偏法的步驟1.首先在建築物傾斜相反的一側的基礎板面或面板側邊鑽孔;2.將射水裝置插入鑽孔中,使壓力水通過射水裝置衝向建築物所需糾偏的一側土體,這時泥漿上湧到孔口,並流入與其連接的排水溝、沉澱池;3.分段、分層、多向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不斷移動射水裝置使其向所需糾偏的一側土體衝水,不斷帶動泥漿上湧到孔口,再溢向排水溝、沉澱池重複以上衝水、排土使土體不斷受到擾動產生蠕變、流變,直到建築物逐步扶正、糾偏為止。
圖1.本發明施工現場布局圖。
圖2.本發明分段、分層施工狀態示意圖。
先在建築物傾斜相反的一側的基礎板面或面扳側邊鑽成排孔徑在6~40cm,40cm,孔深150~1000cm的垂直鑽孔(1)或斜孔,斜孔的底部伸向建築物的基底重心一邊,孔徑、孔距以有利於操作、排土,又不使孔管間形成連通的通道為準。
因地基的上層多為碎片,碎石墊層其滲水力強,為使泥水不向外溢流到其它孔中而降低效率,故在各鑽孔口處插入一與孔徑配合的套管(6),套管(6)頂端處有一定向缺口,連接通向沉澱池(3)的排水溝(2),沉澱池(3)的另端為澄清水池(4)或與外接江、河、湖、溝的外排水溝(5)連接。
射水裝置由直導管在其端部固定與導管垂直或呈一角度的單個噴嘴(8)而構成的射水管(7)。導管的長度可調節,多根導管可連接成長導管(9),此射水裝置所用水源可為江、河、池、井及澄清水池(4)中的循環水。
施工時先將射水管(7)插入鑽孔(1)中,由壓力水泵將壓力水通過射水管(7)衝向建築物所需糾偏的一側土體,這時泥漿上湧流到套管(6)頂部經其上的缺口流入和其連接的排水溝(2)、沉澱池(3),泥漿在沉澱池(3)中沉澱後,如果淤滿可挖除。而清水流入澄清水池(4)、循環使用或通過外排水溝(5)流入江、河、池、溝中。
可分段、分層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移動射水管(7),使其呈扇形方向噴射水流,衝向土體,不斷帶動泥漿上湧至套管(6)口,再溢向排水溝(2)、沉澱池(3)、澄清水池(4),不斷重複衝水、排泥,使土體不斷蠕變、流變、受到擾動,直到建築物逐步扶正、糾偏為止。此種方法可以不間斷持續工作,不需停頓。也可配置多臺水泵、射水管同時對各個鑽孔施工,以增加施工速率。
有時鑽孔衝水後擴大使套管失效,可放入泥漿泵抽出泥漿。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只需在建築物其傾斜相反的一側鑽孔就可糾偏施工,其方法簡單、易行。在密集居民區也可施工,因不需打豎井,開固定的射流孔和回流孔,故佔地較少,減少了施工費用。操作者也不需到豎井下施工,又減輕了施工者的勞動強度,又安全。並可分段、分層,在任意高度和任意角度位置用射水管向土體射水,不受射流孔的限制,即操作靈活、方便、容易,又省力、省費用。特別適合在淤泥質土中使用。
權利要求
1.一種軟土地基傾斜建築物的糾偏法,其特徵在於其步驟包括1.首先在建築物傾斜相反的一側的基礎板面或面板側邊處鑽孔;2.將射水裝置插入鑽孔中,使壓力水通過射水裝置衝向建築物所需糾偏的一側土體,這時泥漿上湧到孔口,並流入與其連接的排水溝、沉澱池;3.分段、分層、多向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不斷移動射水裝置使其向所需糾偏的一側土體衝水,不斷帶動泥漿上湧到孔口,再溢向排水溝、沉澱池,重複以上衝水、排土使土體不斷受到擾動產生蠕變、流變,直到建築物逐步扶正、糾偏為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糾偏法,其特徵在於建築物傾斜相反的一側基礎板面或板邊鑽成排孔徑在6~40cm,孔深在150~1000cm的垂直鑽孔(1)或斜孔,而斜孔的底部伸向建築物的基底重心一邊,並在各鑽孔口處插入與孔徑配合的套管(6),套管(6)頂端處有一缺口,連接通向沉澱池(3)的排水溝(2),沉澱池(3)的另端為澄清水池(4)與循環水溝(5)連接,可以循環利用供水給水泵產生壓力水。
全文摘要
一種軟土地基傾斜建築物的糾偏法,其步驟包括首先在建築物傾斜相反的一側的基礎板面或面板側邊處鑽孔;將射水裝置插入鑽孔中,使壓力水通過射水裝置衝向建築物所需糾偏的一側土體,這時泥漿上湧到孔口,並流入與其連接的排水溝、沉澱池;分段、分層、多向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不斷移動射水裝置使其向所需糾偏的一側土體衝水,不斷帶動泥漿上湧到孔口,再溢向排水溝、沉澱池,不斷衝水、排土使土體不斷蠕變、流變受到擾動,直到建築物逐步扶正、糾偏為正,特別適合在淤泥質土中使用。
文檔編號E02D35/00GK1206062SQ9811577
公開日1999年1月27日 申請日期1998年7月7日 優先權日1998年7月7日
發明者施廣成 申請人:施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