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裝紙巾自動頂升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22 17:21:32 3
專利名稱:盒裝紙巾自動頂升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盒裝紙巾,尤其涉及一種盒裝紙巾的頂升裝置。
背景技術:
盒裝紙巾是將若干層疊置的紙巾裝入一個具有抽取口的盒體內,當上一層紙巾被抽出盒體後,下層紙巾被部分帶出抽取口,以供下一次抽取使用,由於抽取紙巾十分方便,因此盒裝紙巾被廣泛使用。但是,在使用過程中,隨著盒體內紙巾數量的減少,在紙巾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會逐漸出現被帶出抽取口的紙巾露出部分自行坍落縮回盒體內的現象,當使用至下層時上一次的抽取動作甚至無法將下一層紙巾被部分帶出抽取口,這給使用帶來了不便。為解決該問題,目前採用的是控制紙巾疊置層數的方法,即將盒體內紙巾的數量控制在150~200抽內,由於盒體在紙巾包裝成本中佔有很大的比例,因此該方法會導致紙巾包裝成本居高不下。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盒裝紙巾自動頂升裝置,它能在使用過程中自動將盒體內數量逐漸減少的紙巾整體向上頂升,使上層紙巾始終靠近盒體抽取口。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的盒裝紙巾自動頂升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置包括設置在盒體內底壁與最下層紙巾之間的由頂板、底板與兩側板組成的四邊形機構,以及作用於該四邊形機構上使頂板上升的彈性構件。
在採取上述技術方案後,隨著盒體內紙巾數量的逐漸減少,在彈性構件作用下,由頂板推動盒體內紙巾整體上升,使最上層紙巾始終靠近盒體抽取口,並保持有露出盒體抽取口的部分,且能順暢抽取。紙巾上升的距離由側板兩端鉸鏈之間的長度決定,在盒體內部空間允許的範圍內可採用較長的側板,在增加盒體高度以容納更多層數的紙巾時,並不會影響紙巾抽取的方便性,而且所述四邊形機構處於起始位置時所佔用盒體的高度很小。因此,在採用本實用新型盒裝紙巾自動頂升裝置後,單個盒體能容納紙巾的層數可增加到至少300抽以上,使紙巾包裝成本得以降低。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彈性構件可以採用彈力橡筋圈、彈簧片、螺旋彈簧等。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為使紙巾在被頂升過程中保持水平,所述四邊形機構為平行四邊行機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為儘量簡化自動頂升裝置的結構,所述平行四邊形機構由一按摺痕摺疊形成的矩形紙板框架,該矩形紙板框架的四個稜邊構成平行四邊形機構中的各鉸鏈。所述彈性構件為分別連接在矩形紙板框架對角兩稜邊之間的彈力橡筋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在使用過程中自動將盒體內數量逐漸減少的紙巾整體向上頂升,使最上層紙巾始終靠近盒體抽取口,並保持有露出盒體抽取口的部分,且能抽取順暢,方便了盒裝紙巾的使用;可通過增加盒體高度,使單個盒體能容納紙巾的層數可增加到至少300抽以上,從而使紙巾包裝成本得以降低。
本說明書包括如下三幅附圖圖1是本實用新型盒裝紙巾自動頂升裝置使用狀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盒裝紙巾自動頂升裝置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盒裝紙巾自動頂升裝置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零部件、部位及編號盒體1、紙巾2、側板10、頂板11、側板12、底板13、缺口14、彈力橡筋圈15、彈力橡筋圈16、彈簧片17。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盒裝紙巾自動頂升裝置,包括設置在盒體1內底壁與最下層紙巾之間的由頂板11、底板13與兩側板10、12組成的四邊形機構,以及作用於該四邊形機構上使頂板11上升的彈性構件。所述彈性構件可以採用彈力橡筋圈、彈簧片、螺旋彈簧等。如圖1所示,隨著盒體內1紙巾2數量的逐漸減少,在彈性構件作用下,由頂板11推動盒體1內紙巾2整體上升,使最上層紙巾始終靠近盒體抽取口,並保持有露出盒體1抽取口的部分,能能順暢抽取。紙巾2上升的距離由側板10、12兩端鉸鏈之間的長度決定,在盒體內部空間允許的範圍內可採用較長的側板10、12,在增加盒體1高度以容納更多層數的紙巾時,並不會影響紙巾抽取的方便性,而且所述四邊形機構處於起始位置時所佔用盒體1的高度很小。因此,在採用本實用新型盒裝紙巾自動頂升裝置後,可通過增加盒體高度,使單個盒體能容納紙巾的層數可增加到至少300抽以上,從而使紙巾包裝成本得以降低。
為使紙巾在被頂升過程中保持水平,所述四邊形機構最好採用平行四邊行機構,圖2示出的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該實施例中即採用了平行四邊行機構。如該圖所示,為儘量簡化自動頂升裝置的結構,降低包裝成本,所述平行四邊形機構由一按摺痕摺疊形成的矩形紙板框架,平行四邊形機構中的頂板11、底板13和兩側板10、12分別為該矩形紙板框架的頂面、底面和兩個側面,該矩形紙板框架的四個稜邊構成平行四邊形機構中的各鉸鏈。彈性構件採用分別連接在矩形紙板框架對角兩稜邊之間的彈力橡筋圈15、16。為了使彈力橡筋圈15、16保持在矩形紙板框架上,可在矩形紙板框架的四個稜邊部位上,由矩形紙板框架的兩個埠均向內切制有缺口14,彈力橡筋圈15、16各繃緊在對角兩稜邊的四個缺口14上。由於頂板11、側板10、12和底板13共用一紙板摺疊形成,並以相互間的摺痕為鉸鏈,因此本實施例的結構最為簡單,加裝成本最低,為優選的實施例。當然,本實施例中作為彈性構件的彈力橡筋圈15、16也可以用一個彈簧片17替代,該彈簧片17設置在頂板11與底板13之間。此外,為避免矩形紙板框架在盒體1內發生滑動,還可將底板13與盒體1內底壁粘結。
圖3示出的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該實施例中同樣採用了平行四邊行機構。如該圖所示,所述平行四邊形機構中,底板13為盒體1的底板,側板10、12的下端分別與固定在盒體底壁上的兩個鉸鏈連接,側板10、12的上端則通過鉸鏈分別與頂板11兩端連接。彈性構件採用的是彈簧片17,該彈簧片17一端固定在盒體1內底壁上,另一端則與頂板11接觸。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所述只是用圖解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原理,由於對相同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是很容易在此基礎上進行若干修改和改動的。因此,本說明書並非是要將本實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體結構和適用範圍內,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應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屬於本實用新型所申請的專利範圍。
權利要求1.盒裝紙巾自動頂升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置包括設置在盒體(1)內底壁與最下層紙巾之間的由頂板(11)、底板(13)與兩側板(10、12)組成的四邊形機構,以及作用於該四邊形機構上使頂板(11)上升的彈性構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盒裝紙巾自動頂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四邊形機構為平行四邊形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盒裝紙巾自動頂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平行四邊形機構由一按摺痕摺疊形成的矩形紙板框架,該矩形紙板框架的四個稜邊構成平行四邊形機構中的各鉸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盒裝紙巾自動頂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構件為分別連接在矩形紙板框架對角兩稜邊之間的彈力橡筋圈(15、16)。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盒裝紙巾自動頂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矩形紙板框架的四個稜邊部位上,由矩形紙板框架的兩個埠均向內切制有缺口(14),所述彈力橡筋圈(15、16)各繃緊在對角兩稜邊的四個缺口(14)上。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盒裝紙巾自動頂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構件為彈簧片(17),該彈簧片(17)設置在頂板(11)與底板(13)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盒裝紙巾自動頂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板(13)與盒體(1)內底壁中央粘結。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盒裝紙巾自動頂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平行四邊形機構中,底板(13)為盒體(1)的底板,側板(10、12)的下端分別與固定在盒體底板上的兩個鉸鏈連接,側板(10、12)的上端則通過鉸鏈分別與頂板(11)兩端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盒裝紙巾自動頂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構件為彈簧片(17),該彈簧片(17)一端固定在盒體(1)內底壁上,另一端則與頂板(11)接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盒裝紙巾自動頂升裝置。該裝置包括設置在盒體(1)內底壁與最下層紙巾之間的由頂板(11)、側板(10、12)、底板(13)組成的四邊形機構,以及作用於該四邊形機構上使頂板(11)上升的彈性構件。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在使用過程中自動將盒體內數量逐漸減少的紙巾整體向上頂升,使最上層紙巾始終保持有露出盒體抽取口的部分,且能順暢抽取,方便了盒裝紙巾的使用;可通過增加盒體高度,使單個盒體容納紙巾的層數可增加至300抽以上,從而使紙巾包裝成本得以降低。
文檔編號A47K10/44GK2838506SQ20052003587
公開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2005年10月25日
發明者曾湧 申請人:曾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