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戲劇文化大盤點:中國十大古典喜劇

2023-10-13 01:26:36 1

  魯迅曾說過:「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小編認為,人活著,追求是喜劇;這世界,到處是悲劇。本期戲劇文化大盤點將為你盤點中國十大古典喜劇。

  《救風塵》
  雜劇劇本。元代關漢卿作,是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古典喜劇。寫惡棍周舍騙娶妓女宋引章後又加以虐待,宋引章的結義姐妹趙盼兒見義勇為,設計將宋救出。

  全劇共四折。劇情是:妓女宋引章本與安秀才有約,後被惡少周舍花言巧語所惑,不聽結義姐妹趙盼兒相勸,嫁給周舍。婚後宋引章飽受虐待,寫信向趙盼兒求救。因周舍不肯輕易放過宋引章,趙盼兒巧用計策。她濃妝豔抹,假意願嫁周舍,自帶酒、羊和大紅羅去找周舍,周舍喜不自禁。

  趙盼兒要周舍先休了宋引章才肯嫁他,剛好宋引章又來吵鬧,周舍一怒之下寫了休書,趕走宋引章。趙盼兒與宋引章二人一同離去,途中趙盼兒將宋引章手中休書另換一份。周舍發覺上當,趕上她們,一把搶過宋引章手中休書並毀掉,還到官府狀告趙盼兒誘拐婦女。趙盼兒反告他強佔有夫之婦,使安秀才到堂作證,又出示周舍親手所寫休書。

  趙盼兒證據確鑿,周舍不能勝她,受杖刑責罰。宋引章與安秀才結為夫婦。《救風塵》全名《趙盼兒風月救風塵》,現存版本有:明脈望館校藏《古名家雜劇》本、《新續古名家雜劇》宮集本、《元曲選》乙集本、《元曲大觀》本、《元人雜劇全集》本。

  《牆頭馬上》
  元·白樸作。寫李千金與裴少俊相愛而私自結合,後被裴父發現趕出,最終團圓的故事,塑造了敢於反抗封建禮教的李千金這一形象。

  共四折。劇情是:尚書裴行檢的兒子少俊,奉唐高宗命去洛陽買花,一日經過洛陽總管李世傑的花園,在馬上看見他家女兒倚牆而立,便寫詩投入。李千金寫了答詩,約他當夜後園相見。少俊果然從牆頭跳入,被李千金乳母發現,令二人悄悄離去。少俊攜李千金回到長安家中,將她藏在後花園。兩人共同生活了七年,生子端端六歲,女兒重陽四歲。清明節,少俊陪同母親外出祭奠,裴行檢因身體欠佳留在家中,偶然來到花園,碰見端端兄妹,詢問後得知始末。裴行檢認為李千金行為失檢,命少俊寫休書趕李千金回家,卻留下了兩個小孩。李千金回到洛陽家中,因父母已亡,在家守節。

  後來裴少俊中進士,任官洛陽令,並將父母迎至任所,他欲與李千金複合,李千金怨恨他休了自己,執意不肯。這時裴行檢才知李千金是他舊交李世傑之女,以前也曾為兒女議婚。一番說明與求情之後,李千金這才原諒了他們。夫婦二人破鏡重圓。《牆頭馬上》全名《裴少俊牆頭馬上》,有明脈望館藏《古今名家雜劇》土集本、《元明雜劇》本、《元曲選》乙集本、《柳枝集》本、《元人雜劇全集》本。崑曲,京劇皆有此劇。

  《西廂記》


  《西廂記》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古典戲劇名著,為元代王實甫作,它敘述了書生張君瑞和相國小姐崔鶯鶯邂逅相遇、一見鍾情,經紅娘的幫助,為爭取婚姻自主,敢於衝破封建禮教的禁錮而私下結合的愛情故事,表達了對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滿和反抗,以及對美好愛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幾百年來,它曾深深地激勵過無數青年男女的心。即使在今天,作品中的主題思想和藝術形象,仍然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封建禮教罪惡本質的認識。

  《李逵負荊》
  元雜劇《李逵負荊》和長篇小說《水滸傳》;第七十三回都描寫了「李逵負荊」這一故事,情節基本相同,但《李逵負荊》在藝術上更為成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豐富而生動,而《水滸傳》的處理明顯遜色,人物個性比較單一。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在於:《水滸傳》的作者因襲了《李逵負荊》的故事情節,卻未能充分注意到這一故事在小說和雜劇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未能注意小說和雜劇的藝術特質並不相同,他似乎只注意講述故事,而忽視了人物形象的塑造。

  《看錢奴》
  《看錢奴》元·鄭廷玉作。寫貧民賈仁因得周榮祖家祖財而暴富,後又廉價買得周榮祖之子為養子,最後錢財重歸周家。全劇共四折一楔子。劇情是:貧民賈仁平時以挑土築牆為生,偶然挖到周榮祖家藏在牆下的祖產而致富,周榮祖夫婦則因此落魄。賈仁雖有了萬貫家財,卻無兒無女,命坐館先生陳德甫替他買一個兒子,恰巧風雪之中周榮祖夫婦走投無路,情願將兒子長壽賣給他,只得到了很少的一點錢。

  二十年後,長壽長大成人,賈仁吝嗇成性,財富越聚越多,此時卻染病身亡。周榮祖夫婦乞討至東嶽廟中,遇到長壽,卻不知相認。後來偶遇陳德甫,經他向長壽說明實情,一家人才得以重聚。周榮祖看到錢上印記,方知這原來是自家財產。《看錢奴》簡名又作《冤家債主》,全名《看錢奴冤家債主》,流傳版本有:《元刻古今雜劇三十種》本、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脈望館校息機子《古今雜劇選》本、息機子《古今雜劇選》本、《元曲選》癸集本、《元人雜劇全集》本。

  《幽閨記》


  幽閨記(又名拜月亭記)·琵琶記
  《幽閨記》被列為中國古典十大喜劇之一,而《琵琶記》被列為中國古典十大悲劇之一。雖說戲劇風格不同,但二者都是高度發達的中國抒情文學與戲劇藝術的結合。讀者可以藉此了解元代南戲的概貌,並可直接品評這朵中國文學中的奇葩的原味。

  《中山狼》
  明《合刻三志》稱作者為唐人姚合,明《古今說海》署作者為宋人謝良,清初《明文英華》認作者為明人馬中錫。清康熙時貫棠刊刻馬中錫《東田文集》第三卷中亦收錄此文。推測是馬中錫依據前人作品改寫而成。

  《玉簪記》
  中國明代傳奇作品。高濂著。寫道姑陳妙常與書生潘必正愛情婚姻故事。事見《古今女史》和明人雜劇《張於湖誤宿女貞觀記》。劇中寫少女陳嬌蓮在金兵南下時與家人離散,入金陵女貞觀為道士,法名妙常。觀主之侄潘必正會試落第,路經女貞觀,陳、潘二人經過茶敘、琴挑、偷詩等一番波折後,私自結合,終成連理。作者把陳妙常對愛情既熱烈追求又害羞畏怯的複雜心理,描寫得玲瓏剔透。《秋江哭別》一出,情景交融,富有詩意。《琴挑》、《秋江》等零出,被各種地方戲作為保留劇目,盛演不衰。

  《綠牡丹》
  《綠牡丹》是明末優秀戲劇家吳炳的代表作。
  寫翰林沈重結社為女婉娥擇婿。在文社會試中,以綠牡丹為題,各作詩一首。柳希潛請館師謝英代筆,車本高求妹妹車靜芳捉刀,僅顧粲自作。車靜芳和謝英看了對方寫的詩,互生愛慕之心。後來經過面試,柳希潛和車本高作偽之事敗露。鄉試時,謝英和顧粲高中。最後,謝英和車靜芳,顧粲和沈婉娥,結成兩對夫妻。

  劇中的車靜芳敢於自擇配偶,她的選擇標準不是門第和財產,而是人品和才學。柳希潛求婚,車靜芳提出要面試他的學問,結果使他醜相畢露。劇中情節曲折,性格描寫細緻,有較強的喜劇性。它淋漓盡致地描寫了柳希潛、車本高在考試中作弊的種種醜態,揭露了科舉制度的腐敗,對明末的假名士作了冷峻的嘲諷。京劇《詩文會》就是根據它改編的。

  《風箏誤》
  中國古代經典喜劇漫畫本。
  《風箏誤》是清代著名戲曲家李漁的作品。書生韓世勳題詩風箏上,紈絝子弟戚施放風箏,風箏線斷,飄落他處,被詹府才貌雙全的二小姐淑娟拾到,重新題詩後再放,由此引出一連串誤會與巧合,生出了韓世勳、戚施與詹府兩位小姐兩樁相互對比而又相互糾葛的婚事。該劇脈絡貫通,情節波瀾起伏,引人入勝,巧妙新奇。

你可能也喜歡:
滿族有多少人口,滿族的分布情況
維吾爾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山東落子戲,充滿當地特色的民間藝術
八角鼓,滿族的戲曲藝術形式

同类文章

湖南衛視2020片單出爐 流量和實力齊頭並進

  湖南衛視向來都是衛視臺的領軍人物,推出了不少受到廣大觀眾喜愛的好劇,而最近,湖南衛視2020招商大會舉行,2020年的影視劇片單也出爐了。從這份片單來看,既有新進的流量小生的劇,也有頗具爆款的實力劇,可謂是流量和實力兩頭抓,顯示出湖南衛視的野心!下面我們一起去戲劇文化那裡看看這份片單吧!  金鷹

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是很膾炙人口的經典劇種之一,發源於浙江,又有紹興文戲之稱,以唱為主,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與廣泛的群眾基礎,是我國流傳最廣的劇目。本期的越劇文化帶你瞧一瞧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又名紹興戲,是中國漢族五大戲曲種類之一,是目前中國第二大劇種。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

廬劇文化之《五女拜壽》劇情簡介

  廬劇《五女拜壽》講述的是楊繼康被株連削職為民後,爭先恐後拜壽的五個女兒只有被嫌棄的養女願意收留題目,後楊繼康沉冤得雪的故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廬劇文化中具體看看《五女拜壽》的劇情吧。  明代嘉靖年間,戶部侍郎楊繼康,因對嚴嵩專橫擅權深為不滿,欲告老還鄉。在他六十壽誕之期,眾女兒女婿均奉厚禮進

廬劇文化之《老先生討學錢》唱詞

  廬劇,安徽省傳統地方戲主要劇種之一。是在大別山一帶的山歌、淮河一帶的花燈歌舞的基礎上吸收了鑼鼓書(門歌)、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發展而成的。接下來,廬劇文化要介紹的是《老先生討學錢》的唱詞,一起去看看吧。  老先生:巍巍乎啊欠起身蕩蕩乎走出門庭  一路走來一路行來來往往都是人  家家都把那年來過小

戲曲文化說,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京韻大鼓是在清末由河北省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經藝人改革後發展而來。木板大鼓傳入天津、北京後,劉寶全改以北京的語音聲調來吐字發音,吸收石韻書、馬頭調和京劇的一些唱法,創製新腔,專唱短篇曲目。本期的為大家介紹下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木板大鼓發展成京韻大鼓後,伴奏樂器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了三

眉戶戲文化傳承:刺目勸學的劇情介紹

  在中國歷史上,關於考取狀元的典故不少,其故事情節或讓人深受鼓舞,或讓人義憤填膺,或唏噓不已。今天,要介紹的眉戶戲劇目之一《刺目勸學》,也與考取狀元相關,那麼,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吧。  《刺目勸學》也叫《曲江歌女》又名《曲江打子》。故事發生在唐代曲江池畔,見文於唐白行簡李娃傳。  唐、常州

京韻大鼓名家有誰,及其代表作

  京韻大鼓清末民初形成並流行於北京、天津地區。由當時的鼓書藝人劉寶全等把原用河北語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語音演唱,廣泛吸收京劇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間曲調創製新腔,並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樂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傳至今的京韻大鼓。且看本期的。  京韻大鼓有以劉寶全、白雲鵬、張小軒為代表

蘇州彈詞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有些事,有機會做的時候,就去做,別等沒機會了,再去做,就來不及了;有些人,有機會珍惜的時候,就去珍惜,別等失去了,再去把握,就沒意義了。」  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蘇州評彈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小三弦:  三弦:又稱「弦子」,中國漢族傳統彈撥樂器,其他少數民族受漢族文化影響,也

一步一個腳印,淮海戲發展歷程

  淮海戲,江蘇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2008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淮海戲的發展歷程吧,看它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1、正式定名  淮海戲曾在民間稱為「小戲」,與柳琴戲、泗州戲同源於「拉魂腔」,因流行於淮海地區,曾稱"淮海小戲",19

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山西的北路梆子,在山西的戲曲發展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當然在不可替代的價值裡,就有創造價值的人,本期梆子戲文化,讓我們一起來看卡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戲劇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二、三、四屆理事,山西分會二屆理事、三屆副主席、四屆名譽主席,山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二、三、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