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異常通道封堵器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01:46:07 2
專利名稱:心血管異常通道封堵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心血管異常通道封堵器。
背景技術:
先天性心病動脈導管未閉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之一,其約佔整個先天性心臟病的10% -20%,全國每年大約有數餘萬患動脈導管未閉的先天性心臟病嬰兒出生。這些先天性心臟病患者若不進行治療,便會逐漸發展成重度肺動脈高壓,引起肺血管損傷,最終形成「艾森曼格氏症候群」直至死亡。上述先天性心臟病必須進行外科開胸手術才能得到根治。1967年拍斯特曼(Porstmann)首先採用不開刀的介入治療方法對先天性心臟病動脈導管進行泡沫海綿栓塞治療,開創了介入治療先心病的先河。後來,有不少介入學家對上述介入器械進行改進與創新,如瑞西凱德(Rashkind)雙面傘閉合器,各種可控與非可控性彈簧鋼圈等等,但均有不盡人意之處,90年代末期,美國介入放射學家阿姆普拉茲(Amplatzer)發明的由記憶合金絲製作呈蘑菇傘狀及雙盤狀的先心病封堵器較好地克服了以往介入治療方法的很多不足,其具有在靜脈系統操作,創傷小、操作更方便、適應證廣及療效明確且更安全可靠等優點,使得先心病介入治療異軍突起,在心臟病介入治療領域佔有一席之地,受到越來越多臨床醫生及廣大患者的關注和歡迎。Amplatzer封堵器的總體構造是由網塞、阻流內芯及螺絲帽三部分組成,其網塞由記憶合金絲製成,阻流內芯由三層無紡布縫於網塞中,螺絲帽一端為束聚記憶合金絲的作用,另一端帶有螺母其與推送杆上的螺栓結合具有可脫功能,是其安全操作的保障。儘管如此,Amplatzer的動脈導管未閉封堵器亦並非完美無缺,其突出缺點是其封堵器在對嬰幼兒患者進行封堵術時,其寬大的前圓盤常常會突出於降主動脈內,從而造成該處降主動脈血流受阻,有的甚至出現類似「主動脈縮窄」的術後併發症,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多數情況由此造成患者不得不放棄該介入治療。雖然國內外學者最近對Amplatzer動脈導管未閉堵器進行改造,研究出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動脈導管未閉封堵器,但均未能較好解決即讓前圓盤突不出於降主動脈或鄰近血管又使之不易脫落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心血管異常通道封堵器,可明顯減少了因寬邊前圓盤突出於鄰近血管腔內而可能造成血流阻礙的現象。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心血管異常通道封堵器,包括網塞,所述網塞呈錐臺狀或圓筒狀,網塞的內部設有阻流內芯,網塞的兩端分別設有前圓盤和後圓盤,前圓盤右端通過金屬帽連接有若干阻滑槓一,後圓盤上設有螺母;所述後圓盤左端通過螺母連接有若干阻滑槓二。所述阻滑槓一和阻滑槓二的個數最少為2個,所述阻滑槓一均勻分布於前圓盤的右端面上,所述阻滑槓二均勻分布於後圓盤的左端面上,阻滑槓均呈圓形、橢圓形、梅花瓣狀或單杆狀分布。[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I、由於去除了傳統封堵器前圓盤上的外凸的寬邊使封堵器網塞能更好地置入於未閉動脈導管內;為了避免因去除封堵器前圓盤的寬邊後可能出現的網塞主體支撐力減少而造成滑脫的現象,本實用新型在封堵器前圓盤的中央增加1-2或多對阻滑槓以防止封堵器的滑脫。2、本實用新型心血管異常通道封堵器由於採用阻滑槓替代了傳統封堵器前圓盤上寬邊結構,使封堵器即可以較好地適應各種未閉動脈導管的形態結構,使封堵器網塞既不突出於降主動脈或鄰近血管腔內又不容易造成封堵器的滑脫。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所述的心血管異常通道封堵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所述的心血管異常通道封堵器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所述的心血管異常通道封堵器的使用狀態參考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所述的心血管異常通道封堵器的使用狀態參考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所述的心血管異常通道封堵器的使用狀態參考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所述的心血管異常通道封堵器的使用狀態參考圖。圖中I、網塞;2、阻流內芯;3、前圓盤;4、後圓盤;5、金屬帽;6、阻滑槓;7、螺母;8、輸送
鞘管;9、輸送鋼纜。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所述的一種心血管異常通道封堵器,包括網塞1,所述網塞I的內部設有阻流內芯2,網塞I的兩端分別設有前圓盤3和後圓盤4,前圓盤3右端通過金屬帽5連接有若干阻滑槓6,後圓盤4上設有螺母7。所述網塞I呈錐臺狀,所述阻滑槓6的個數最少為2個,阻滑槓6均勻分布於前圓盤3的右端面上,呈圓形、橢圓形、梅花瓣狀或單杆狀分布。使用時,將螺母7與輸送鞘管8內的輸送鋼纜9連接,先經皮穿刺股靜脈送入輸送鞘管8通過右心室、肺動脈經未閉動脈導管進入降主動脈內(如圖3所示),先用輸送鋼纜9將本實用新型中網塞I的前圓盤3前方的兩個阻滑槓6推出(如圖4所示),再後撤整個推送系統(輸送鞘管8和輸送鋼纜9),當前圓盤3前方的兩個阻滑槓6貼緊未閉動脈導管主動脈側的血管壁時操作者會有輕度的阻力感或阻滑槓輕度後突變形時,則固定輸送鋼纜9後撤輸送鞘管8,此時,封堵器網塞I的前圓盤3、後圓盤4復位,此時整個封堵器網塞I呈自然狀態或網塞腰部略凹緊貼動脈導管管壁而固定於未閉動脈導管內(如圖5所示)。封堵器網塞I因藉助兩個阻滑槓6而不會被高壓的主動脈側的血流衝滑入肺動脈。封堵器封堵牢固後逆時針旋轉推送鋼纜使封堵器釋放(如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被置放於動脈導管未閉腔內其網塞因縫製有阻流內芯2,從而使該處的左向右分流的血流完全堵閉而達到治癒的目的。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所述的一種心血管異常通道封堵器,包括網塞1,所述網塞I的內部設有阻流內芯2,網塞I的兩端分別設有前圓盤3和後圓盤4,前圓盤3右端和後圓盤4左端分別通過金屬帽5和螺母7連接有若干阻滑槓一 6和若干阻滑槓二10。所述網塞I呈圓筒狀,所述阻滑槓6的個數最少為2個,阻滑槓6均勻分布於前圓盤3的右端面上,呈圓形、橢圓形、梅花瓣狀或單杆狀分布。使用時,將螺母7與輸送鞘管8內的輸送鋼纜9連接,先經皮穿刺股靜脈送入輸送鞘管8通過右心室、肺動脈經未閉動脈導管進入降主動脈內,先用輸送鋼纜9將將本實用新型中網塞I的前圓盤3前方的四個阻滑槓6推出,再後撤整個推送系統(輸送鞘管8和輸送鋼纜9),當前圓盤3前方的四個阻滑槓6貼緊未閉動脈導管主動脈側的血管壁時操作者會有輕度的阻力感或阻滑槓輕度後突變形時,則固定輸送鋼纜9後撤輸送鞘管8,此時,封堵器網塞I的前圓盤3、後圓盤4復位,後圓盤4上的四個阻滑槓二 10即隨之張開,這樣前圓盤3上的阻滑槓一 6和後圓盤4上的阻滑槓二 10分別位於未閉動脈導管未閉的主動脈端和肺動脈端,兩者將整個封堵器網塞I固定於未閉動脈導管內,封堵器網塞I。封堵器網 塞I因藉助四個阻滑槓一 6和四個阻滑槓二 10可呈自然狀態或腰部略凹緊貼動脈導管管壁上而不會向前或向後滑脫。封堵器封堵牢固後逆時針旋轉推送鋼纜使封堵器釋放,本實用新型被置放於動脈導管未閉腔內,其網塞因縫製有阻流內芯2,從而使該處的左向右分流的血流完全堵閉而達到治癒的目的。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心血管異常通道封堵器,包括網塞(1),其特徵在於所述網塞(I)的內部設有阻流內芯(2),網塞(I)的兩端分別設有前圓盤(3)和後圓盤(4),前圓盤(3)右端通過金屬帽(5)連接有若干阻滑槓一 ¢),後圓盤(4)上設有螺母(7);所述後圓盤(4)左端通過螺母(7)連接有若干阻滑槓二(10)。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心血管異常通道封堵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網塞(I)呈錐臺狀或圓筒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心血管異常通道封堵器,包括網塞,所述網塞呈錐臺狀或圓筒狀,網塞的內部設有阻流內芯,網塞的兩端分別設有前圓盤和後圓盤,前圓盤右端通過金屬帽連接有若干阻滑槓一,後圓盤上設有螺母。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由於去除了傳統封堵器前圓盤上的外凸的寬邊使封堵器網塞能更好地置入於未閉動脈導管內;為了避免因去除封堵器前圓盤的寬邊後可能出現的網塞主體支撐力減少而造成滑脫的現象,本實用新型在封堵器前圓盤的中央增加1或多對阻滑槓以防止封堵器的滑脫。
文檔編號A61B17/00GK202761337SQ20122043925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1日
發明者鄭宏, 劉楠 申請人:鄭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