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真菌單孢分離器具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22:44:39 2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真菌單孢分離器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此實用新型技術屬於生物領域。用於人類、動物、植物的微生物真菌研究領域。
二背景技術:
19世紀50年代國外已有許多經典的真菌單孢分離技術的報導,基本是挑取法和 印記法。如Hildebrand. E.M. 1950 Bot Ben. 16(4) :181_207 ;Holton. C. S. 1951, Phytopath, 41 :511_512 ;Haskins. St. Spencer. 1962 ;Kavanagh. Τ. 1963 ;J. Dept. Eive. 60 :66_67。我國近些年的真菌單孢分離經實踐驗證均存在一定汙染率,有的分離不夠精準,有的不便操作。此技術部分相關報導有(1)周德慶真菌單孢子分離簡便方法,微生物通報 1979年2期。(2)盧春達真菌單孢子快速分離方法,微生物學湧報1982年5期。(3)王國 良介紹一種改進的單孢分離技術——小玻片注射法,植物保護1986年3期。(4)袁桂榮一種 有效的真菌分離方法河南職業技術師範學報1987年2期。(5)食用真菌的單孢分離法,微 生物通報1987年6期。(6)高微微介紹一種簡便的真菌單孢分離方法,中國中藥雜誌1992 年3期。(7)李曉大型真菌單孢子分離的研究吉林農大學報2003年3期。(8)張中鍵介紹 一種簡單的真菌單孢子分離方法雲南農大學報2003年3期。(9)林代福單孢子分離的眉毛 挑針法西北農業生物學報2003年5期。
三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操作方便、不產生汙染的新型真菌單孢分離器具。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新型真菌單孢分離器具,包括載玻片、蓋玻片、微型蓋玻片和半球形透明 罩,以及作為溶劑的低濃度瓊脂溶液,所述半球形透明罩的半球直徑為9mm,且其具有 12X 12mm正方形底邊。進一步地,所述微型蓋玻片長X寬X厚=5X5X0. 15mm。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真菌單孢分離器具用於分離真菌單孢時不產生汙 染,且具有分離精準,操作方便的特點。使用此分離器具可對微生物真菌進行單個孢子(或 菌絲)的一步直接分離而獲得其純系。
四
圖1用筆標記微型蓋玻片的位置圖21. 2X1. 2cm蓋玻片放於載玻片劃線位置圖30. 5X0. 5cm微型蓋玻片放在1. 2X1. 2cm蓋玻片中央圖4塑料半球與小蓋片、蓋玻片在載玻片上的位置(4a為剖視圖,4b為俯視圖)圖5打開透明罩,用4號針頭將菌懸液滴在小蓋片中央圖6滴好菌懸液,蓋好塑料半球形透明罩待鏡檢圖7滴好菌懸液,蓋好塑料半球形透明罩待鏡檢(正視圖)五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真菌單孢分離器具,包括載玻片、蓋玻片、微型蓋玻片和半球形透明罩,以及作為溶劑的低濃度瓊脂溶液,其中半球形透明罩的半球直徑為9mm,且其 具有12X 12mm正方形底邊,微型蓋玻片長X寬X厚=5X5X0. 15mm。(一)真菌單孢子(菌絲)分離的器具製備1、載片(1)市售通用載片。在長χ寬χ厚=7.5X2.5X0. Icm普通載玻片上,用優質油性記號筆的尖細端 (直徑約0. 8mm)距兩長邊Icm處畫兩虛線,距兩橫邊1. 5cm、2cm、3. 5cm畫線,將相交而成 每邊長0. 5cm的小正方格畫成實線(見說明書附圖1),在每個小方格下標明序號,如1. 1、
1.2 、 1 . 3,2. 1 、2.2 、 2.3,3.1、3.2 、等。(2)微型載片。將通用蓋玻片劃切而成長X寬X厚=5X5X0. 15 (mm)的矩形。2、半球形透明罩用市售降壓藥「倍他樂克」(無錫生產)直徑9mm半球形透明塑料包裝,撕去錫紙 並剪成具每邊長12mm正方形的半球形透明罩。3、其他儀器及備品超淨工作檯、倒置顯微鏡、烘箱、溫箱、溼熱滅菌器、一次性Iml針管、4號試敏針 頭、眼科鑷子、直徑9cm玻璃培養皿、培養基及待分離真菌菌種、0.2%瓊脂液、100萬單位醫 用鏈黴素(每瓶加5ml無菌水搖勻)、70%乙醇、0. 升汞、無菌水、5ml —次性針管配6號 針頭、滅菌IOml青黴素瓶、酒精燈、記號筆等。將通用載片和微型載片分別裝入培養皿,將待制平板的空培養皿放滅菌筒內用烘 箱170°C滅菌1小時,將0. 2%瓊脂液、培養基、眼科鑷子用121°C溼熱滅菌20min。將滅菌 後降溫至60°C左右的培養基每IOOml滴加5-6滴稀釋鏈黴素液搖勻,每皿倒入上述培養基 約12ml製成培養基平板。將半球形透明罩放70%乙醇中消毒5min再轉入0. 升汞液中 殺菌1 Omin後,將其用無菌水泡洗後晾乾,放滅菌培養皿中備用。4、配菌懸液按常規無菌操作在超淨工作檯上,用5ml —次性針管配6號針頭吸取滅菌的0. 2% 瓊脂液5ml加入待分離真菌的試管斜面上,輕輕振動後轉吸到滅菌的20ml青黴素的瓶 中.以此5ml針管反覆吸、放,將真菌孢子均勻分布瓊脂液中。用增減0.2%瓊脂液的方法 調節直到顯微鏡目鏡15倍、物鏡10倍下每視野僅含0-3個孢子時為宜。無菌操作在超淨工作檯上用滅菌眼科鑷子依次夾取一微型載片放到通用載片的 每個小方格上(見說明書附圖2、3),並分別以鑷子蓋上滅菌的半球形透明罩(見說明書附 圖 4-4a,4b)。(二)操作流程用一次性Iml無菌針管配4號無菌試敏針頭,吸取0. 5ml製備好的待分離0. 2%瓊 脂菌懸液,一手輕微推動針管使針頭孔部形成一針口大的微小液滴,一手持眼科鑷子夾開 透明罩,將此小懸液滴放在微型載片中央,蓋上透明罩(見說明書附圖5)。用此方法依次進行,滴加多塊載片(見說明書附圖6、7)。 將透明罩下具懸液的各載片小心放在倒置顯微鏡下,分別用低倍和高倍(目鏡和物鏡)搜索鏡檢,將僅含一個待分離孢子(或菌絲)的液滴記好序號。在超淨工作檯上的 酒精燈旁,用滅菌眼科鑷子將載有僅含一個孢子(或菌絲)小瓊脂液滴的微型載片翻轉放 到培養基平板上,每平板均放三片,將分離的平板置於25°C恆溫箱培養。三天後將長出的菌 絲進一步鏡檢及鑑定,確認之後即可將目的菌轉移到試管斜面培養基成為單孢分離的純系 菌種。
權利要求一種新型真菌單孢分離器具,包括載玻片、蓋玻片、微型蓋玻片和半球形透明罩,以及作為溶劑的低濃度瓊脂溶液,其特徵是所述半球形透明罩的半球直徑為9mm,且其具有12×12mm正方形底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真菌單孢分離器具,其特徵是所述微型蓋玻片長X 寬 X 厚=5X5X0. 15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真菌單孢分離器具,屬於生物、醫藥領域,包括載玻片、蓋玻片、微型蓋玻片和半球形透明罩,以及作為溶劑的低濃度瓊脂溶液,所述半球形透明罩的半球直徑為9mm,且其具有12×12mm正方形底邊。本實用新型的真菌單孢分離器具,採用半球形透明罩解決了在分離、鏡檢、轉移等環節中待分離物易被汙染的關鍵問題,同時還具有操作簡便的特點。
文檔編號C12N3/00GK201553727SQ2009200998
公開日2010年8月18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12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12日
發明者奚迪 申請人:奚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