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康復用上身聯動訓練支架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04:33:34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是涉及一種康復用上身聯動訓練支架。
背景技術:
一些患者因為受傷或者疾病的原因,需要進行臥床,然而長期臥床會導致身體機能下降,使得患者身體變得更差。又因為為了讓患者漸漸康復,需要患者進行循序漸進的身體訓練。但是臥床的病人並不能很好的操控訓練機器,也缺少合適的訓練機器使用,普通的訓練機器,容易在訓練時,造成肌肉拉傷。這些問題,給患者的康復訓練帶來了難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缺少康復訓練機械,患者臥床不能訓練的缺陷,提供一種康復用上身聯動訓練支架。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康復用上身聯動訓練支架,包括安裝架,所述安裝架的一端垂直連接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的頂部通過轉軸活動連接手臂壓板,所述手臂壓板的一側活動連接第一傳動杆的一端,所述第一傳動杆的杆體與第二傳動杆的一端活動連接,所述第二傳動杆的杆體與安裝架活動連接,所述第一傳動杆的杆體下端插入套管的上部空腔,所述第一傳動杆位於第一傳動杆與第二傳動杆的連接部下方固定套設環板,所述第一傳動杆位於環板與套管之間套設彈簧,所述套管的下部安裝支撐螺杆,支撐螺杆的底端安裝支撐盤,所述第二傳動杆的另一端之間間隔連接背板。
進一步的,所述安裝架對稱固定安裝在床體邊側板處,所述安裝架的架體上貫穿開設通孔,床體的邊側板開設有與安裝架的通孔位置對應的螺紋槽孔,安裝架的通孔內插入螺栓,螺栓的端部與床體邊側板的螺紋槽孔旋緊。
進一步的,所述手臂壓板上設有手臂固定帶。
進一步的,所述套管內設有隔板,套管位於隔板下部的空腔側壁設有內螺紋。
進一步的,所述背板的上側面分布著按摩凸點,按摩凸點的尖角做弧形處理。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一種康復用上身聯動訓練支架,結構簡單,便於安裝和拆卸,能夠利用患者手臂的力量帶動上身前後移動,在移動訓練的過程中具有刺激按摩背部穴位的作用,手臂和腰背均可得到訓練,同時高低可調,成本低廉,特別適合患者臥床進行小幅度的上身康復訓練,使用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康復用上身聯動訓練支架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康復用上身聯動訓練支架背板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為:1-安裝架;2-支撐架;3-手臂壓板;4-第一傳動杆;5-第二傳動杆;6-套管;7-環板;8-彈簧;9-支撐螺杆;10-支撐盤;11-背板;12-手臂固定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參照圖1至圖2可知:一種康復用上身聯動訓練支架,包括安裝架1,所述安裝架1的一端垂直連接支撐架2,所述支撐架2的頂部通過轉軸活動連接手臂壓板3,所述手臂壓板3的一側活動連接第一傳動杆4的一端,所述第一傳動杆4的杆體與第二傳動杆5的一端活動連接,所述第二傳動杆5的杆體與安裝架1活動連接,所述第一傳動杆4的杆體下端插入套管6的上部空腔,所述第一傳動杆4位於第一傳動杆4與第二傳動杆5的連接部下方固定套設環板7,所述第一傳動杆4位於環板7與套管6之間套設彈簧8,所述套管6的下部安裝支撐螺杆9,支撐螺杆9的底端安裝支撐盤10,所述第二傳動杆5的另一端之間間隔連接背板11。
所述安裝架1對稱固定安裝在床體邊側板處,所述安裝架1的架體上貫穿開設通孔,床體的邊側板開設有與安裝架1的通孔位置對應的螺紋槽孔,安裝架1的通孔內插入螺栓,螺栓的端部與床體邊側板的螺紋槽孔旋緊,便於使用安裝和拆卸;所述手臂壓板3上設有手臂固定帶12,防止手臂亂動;所述套管6內設有隔板,套管6位於隔板下部的空腔側壁設有內螺紋,便於調節支架整體高低;所述背板11的上側面分布著按摩凸點,按摩凸點的尖角做弧形處理,提高訓練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優點:使用時,先對床體的邊側板進行開孔,用螺栓將兩個安裝架1對稱固定安裝在床體邊側板處,患者的上身躺在背板11上,將患者手臂用手臂固定帶12固定在手臂壓板3上,當患者的手臂下壓手臂壓板3時,手臂壓板3帶動第一傳動杆4的下降,第一傳動杆4帶動第二傳動杆5的一端下降,第二傳動杆5的另一端帶著背板11上升,使患者上身前移,此時的第一傳動杆4向套管6內下壓,彈簧8壓縮,患者再反向壓動手臂壓板3,第一傳動杆4帶動第二傳動杆5的一端上升,第二傳動杆5的另一端帶著背板11下降,使患者上身後移,此時第一傳動杆4從套管6內伸出,彈簧8起一個穩定和輔助的作用,根據床體的高低,旋轉支撐螺杆9,調節整個支架的高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