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式拔軸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12 22:33:06 5
專利名稱:套筒式拔軸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具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套筒式拔軸器。
背景技術:
現在社會,包裝造紙行業日趨興旺,然而同時也出現了一個難題就是紙卷從生產設備上生產完畢後,如何能夠將帶動紙卷旋轉的軸從紙卷中拔出並投入到下一個生產循環中。由於紙卷的自重少則3噸多則10幾噸,所以中間的軸均採用的是金屬製品,自重較大, 如果靠多個人力拔出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存在一定的危險性。迄今為止,還沒有有效的方法快速、安全地取軸的方法。除了造紙業外,所有有軸的物品,都需要將軸從該物品中抽出,最常見的是大型的紙卷、線卷、布卷等。由於此類物品中,為了更加方便地拔取軸以及在卷繞物品的時候更加牢固地固定軸,因此,會採用凹槽結構的軸;由於軸本身相對較粗,而且比較光滑,因此,僅靠人力在拔取的時候不易握緊軸頭,容易打滑。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拔軸器,利用它可以輕鬆實現將帶有凹槽的軸拔出,而且一切的操作只需要一個人即可輕鬆完成,不僅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節省大量人力成本,而且能夠有效改善生產環境的安全性。本實用新型是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套筒式拔軸器,其特徵在於它包含有軌道、車身、控制杆、控制車身前進後退的控制手柄、滑輪、限位、腳踏板、後輪、前輪、套筒、蓄電池箱、左右移動油缸、支撐腿、蓄電池和電動機;套筒由套管、插銷和連接座構成;軌道上安裝有滑輪,軌道的頂部裝有限位;滑輪的前端與連接座及支撐腿相接,後端與車身相接;支撐腿位於連接座下方,支撐腿下方安裝有前輪。左右移動油缸位於支撐腿上方;車身上安裝有控制杆和控制手柄,車身後端安裝有可轉動的腳踏板,車身下方安裝有後輪;蓄電池箱位於車身內,蓄電池箱內有蓄電池,車身內還安裝有電動機。上述所述的套筒式拔軸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套筒上有與軸的凹槽相匹配的凸狀體。上述所述的套筒式拔軸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控制杆有二個,分別控制套管的上下移動和左右移動。上述所述的套筒式拔軸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控制手柄可以控制整個車體的前進後退。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該拔軸器的設計為全自動控制式,拔軸器的所有操作均採用電動控制,由車體自帶的蓄電池供電。蓄電池為可充電式,可循環使用。具體的實現方法如下控制手柄上的旋鈕內部具有調速器,旋鈕將改變調速器的電阻大小,位於車身內部的電控部分接收到改變後的電阻信號後,將根據電阻信號的大小適當更改輸往電機的電壓大小,從而實現電機的轉速可控,並最終達到車體速度可控的目的。而前進後退則是通過電機的正轉和反轉帶動腳輪的正轉和反轉,從而實現車體的向前及向後行走。該功能主要由車體內部的一個換向接觸器改變輸往電機的正負極來實現電機的正向及反向旋轉。套筒在軌道上的移動是通過液壓原理來實現的。車身內部有一個存儲液壓油的儲油箱,通過液壓泵站的工作,將儲油箱內的液壓油通過高壓油管泵入液壓缸內,將液壓缸內的金屬絲杆頂起,隨著泵入液壓油數量的不斷增多,金屬絲杆起升的高度也越來越高,金屬絲杆帶動著鏈條將夾具一起提升至所需要的高度,從而實現提升的功能。下降功能是將已經泵入液壓缸的液壓油回流至儲油箱,從而金屬杆會根據自重自行下落。在軌道頂端附近設置了限位,使夾具在正常的範圍內移動;這樣就達到了夾具上下移動的目的。左右移動部分的原理跟上下移動部分的原理雷同,不過是將垂直的單向油缸更換為橫向的雙向油缸,該橫置的油缸通過操控杆更換液壓油的流向,從而實現向左、或向右移動,並帶動套筒的左右運動。將捲軸從設備上取下放到地面平穩之後,首先將拔軸器移動至軸所在的位置,通過操縱杆可實現套筒的上、下、左、右四方向移動,從而實現準確定位至軸。然後通過旋鈕實現車體的前進、後退、轉彎功能,將車體向前移動,直至軸完全進入套筒內,完全進入之後將插銷向下銷住已經進入套筒內的軸,讓軸不能再隨意進出,實現卡住軸的目的。然後向後旋轉旋鈕,使車體向後移動,從而帶動套筒內的軸也順帶著向後移動。從而實現將軸拔出的目的。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節省大量人力成本、有效地提高安全性;而且操作更簡單、更方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面視圖;圖2為圖1中使用的一種套筒在裝有軸時的工作狀態的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見圖1至圖3,套筒式拔軸器,其特徵在於它包含有軌道1、車身2、控制杆3、 控制車身前進後退的控制手柄4、滑輪5、限位6、腳踏板、後輪8、前輪81、套筒9、蓄電池箱 10、左右移動油缸11、支撐腿12、蓄電池和電動機;套筒9由套管91、插銷93和連接座94構成;軌道1上安裝有滑輪5,軌道1的頂部裝有限位6 ;滑輪5的前端與連接座94及支撐腿 12相接,後端與車身2相接;支撐腿12位於連接座94下方,支撐腿12下方安裝有前輪81。 左右移動油缸11位於支撐腿12上方;車身2上安裝有控制杆3和控制手柄4,車身2後端安裝有可轉動的腳踏板,車身2下方安裝有後輪8 ;蓄電池箱10位於車身內,蓄電池箱內有蓄電池,車身內還安裝有電動機。上述所述的套筒式拔軸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套筒9上有與軸的凹槽相匹配的凸狀體。[0021]上述所述的套筒式拔軸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控制杆3有二個,分別控制套管的上下移動和左右移動。上述所述的套筒式拔軸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控制手柄4可以控制整個車體的前進後退。腳踏板可以轉動,水平位置的腳踏板70,經90度轉動後與軌道平行,此時腳踏板 71可以佔用更少的位置。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該拔軸器的設計為全自動控制式,拔軸器的所有操作均採用電動控制,由車體自帶的蓄電池供電。蓄電池為可充電式,可循環使用。具體的實現方法如下控制手柄上的旋鈕內部具有調速器,旋鈕將改變調速器的電阻大小,位於車身內部的電控部分接收到改變後的電阻信號後,將根據電阻信號的大小適當更改輸往電機的電壓大小,從而實現電機的轉速可控,並最終達到車體速度可控的目的。而前進後退則是通過電機的正轉和反轉帶動腳輪的正轉和反轉,從而實現車體的向前及向後行走。該功能主要由車體內部的一個換向接觸器改變輸往電機的正負極來實現電機的正向及反向旋轉。套筒在軌道上的移動是通過液壓原理來實現的。車身內部有一個存儲液壓油的儲油箱,通過液壓泵站的工作,將儲油箱內的液壓油通過高壓油管泵入液壓缸內,將液壓缸內的金屬絲杆頂起,隨著泵入液壓油數量的不斷增多,金屬絲杆起升的高度也越來越高,金屬絲杆帶動著鏈條將夾具一起提升至所需要的高度,從而實現提升的功能。下降功能是將已經泵入液壓缸的液壓油回流至儲油箱,從而金屬杆會根據自重自行下落。在軌道頂端附近設置了限位,使夾具在正常的範圍內移動;這樣就達到了夾具上下移動的目的。左右移動部分的原理跟上下移動部分的原理雷同,不過是將垂直的單向油缸更換為橫向的雙向油缸,該橫置的油缸通過操控杆更換液壓油的流向,從而實現向左、或向右移動,並帶動套筒的左右運動。將捲軸從設備上取下放到地面平穩之後,首先將拔軸器移動至軸所在的位置,通過操縱杆可實現套筒的上、下、左、右四方向移動,從而實現準確定位至軸。然後通過旋鈕實現車體的前進、後退、轉彎功能,將車體向前移動,直至軸完全進入套筒內,完全進入之後將插銷向下銷住已經進入套筒內的軸,讓軸不能再隨意進出,實現卡住軸的目的。然後向後旋轉旋鈕,使車體向後移動,從而帶動套筒內的軸也順帶著向後移動。從而實現將軸拔出的目的。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節省大量人力成本、有效地提高安全性;而且操作更簡單、更方便。本文具體說明了本實用新型示例性實施實例和目前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理解, 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可以按其他種種形式實施運用,它們同樣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套筒式拔軸器,其特徵在於它包含有軌道(1)、車身O)、控制杆(3)、控制車身前進後退的控制手柄(4)、滑輪(5)、限位(6)、腳踏板(70/71)、後輪(8)、前輪(81)、套筒(9)、 蓄電池箱(10)、左右移動油缸(11)、支撐腿(12)、蓄電池和電動機;套筒(9)由套管(91)、 插銷(93)和連接座(94)構成;軌道(1)上安裝有滑輪(5),軌道(1)的頂部裝有限位(6); 滑輪( 的前端與連接座(94)相接;支撐腿(1 位於連接座(94)下方,支撐腿(1 下方安裝有前輪(81);左右移動油缸(11)位於支撐腿(12)上方;車身(2)上安裝有控制杆(3) 和控制手柄,車身( 後端安裝有可摺疊的腳踏板,車身( 下方安裝有後輪(8);蓄電池箱(10)位於車身內,蓄電池箱內有蓄電池,車身內還安裝有電動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式拔軸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套筒(9)上有與軸的凹槽相匹配的凸狀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式拔軸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控制杆C3)有二個,分別控制套管的上下移動和左右移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工具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套筒式拔軸器;它包含有軌道、車身、控制杆、控制手柄、滑輪、限位、腳踏板、後輪、前輪、套筒、蓄電池箱、油缸、支撐腿、蓄電池和電動機;套筒由套管、組件、插銷和連接座構成;軌道上安裝有滑輪,滑輪頂部有限位,前端與連接座及支撐腿相接,後端與車身相接;支撐腿位於連接座下方,支撐腿下方安裝有前輪;油缸位於支撐腿上方;車身上安裝有控制杆和控制手柄,車身後端安裝有可摺疊的腳踏板,下方裝有後輪;蓄電池箱位於車身內,車身內裝有電動機。本實用新型解決了帶凹槽的軸不易拔出的問題,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節省大量人力成本、有效地提高安全性;而且操作更簡單、更方便。
文檔編號B25B27/00GK201931417SQ20102016976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21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21日
發明者劉可君 申請人:青島優邁搬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