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禮的內容(在古禮中真正的)
2023-10-11 17:01:00 1
今天我們接著學習《國語》,在昨天的內容中我們知道:《國語》中塑造了一名偉大的女性—敬姜夫人,這位女性的最大特點就是推崇「嚴於律己」的行為模式,可以算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道德楷模。
今天的內容我們依舊從她的故事開始,來看看古禮中「大家閨秀」的標準是什麼樣的?
敬姜夫人雖然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卻飽受中年喪夫,晚年喪子的悲傷,面對如此巨大的不幸,她是如何應對的呢?答案很簡單:合乎禮儀的一舉一動,對悲痛的心情做出充分的節制。
在她兒子公父文伯剛去世的時候,敬姜夫人嚴厲告誡兒子的所有姨太太們:「你們不要默默流淚,更不要嚎啕大哭,你們的喪服要比禮法規定的低一些,要做到安安靜靜的行禮,這樣別人才不會認為我兒子是因為沉迷女色搞壞身體而死去的」。
這番話被孔子聽到後,老夫子深刻的讚美了敬姜夫人的大智慧。當然,敬姜夫人雖然一生充滿了道德感,但是她畢竟還是一個女人,所以她也需要情緒的宣洩口,不過她畢竟不是一般的女人,不能像祥林嫂一樣情緒一來就哭,而是要分門別類的哭,簡單來說就是:白天哭丈夫,晚上哭兒子。
嚴格上來說晚上哭兒子也是可以的,但是絕不能哭丈夫。《禮記》中有言:「寡婦不夜哭」。意思是說,死了丈夫的女人,晚上不能哭泣,否則就會讓人以為她在思念男人的情慾。
人的性慾是與生俱來並且難以克制的,所以禮學想盡一切辦法在兩性之間設置了鴻溝防線。如果今天您去朋友家玩,恰巧朋友有事出去一回兒,只剩下女主人那該怎麼辦呢?一般來說也會進門喝杯茶與女主人聊聊天,但是在禮學中就規定你千萬不能邁進朋友家的大門,只能退到樓下等候朋友的歸來。只有一種場合可以例外,就是朋友死了,你去家裡哭喪。
正宗的禮學並不要求女人三貞九烈,但特別強調以禮自防,一舉一動都要符合禮儀規矩才好。敬姜夫人就是表率,即便在最痛苦的時候,也表現得很有節制,所以孔老夫子說敬姜夫人很懂禮。
《國語》也是正出於樹立「懂禮」的典型,才從各個側面刻畫了敬姜夫人的全貌。比如:季氏的族長季康子,去拜訪敬姜夫人,這位季康子比敬姜夫人小了兩輩,但是男女之別依舊要講,他們談話的時候,敬姜夫人會在裡屋打開門,季康子則站在門外,誰也不能跨過門檻說話。
再比如:在祭祀的時候,季康子要把祭祀用的肉給敬姜夫人,但是敬姜夫人不能親自來接,這就是所謂的「男女授受不親」,到最後的飲酒典禮上敬姜夫人一定要在人散場之前率先退場,這樣做的意義就是不能和男人獨處。
我們翻看先秦古籍,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儒家看待男女關係就像看待洪水猛獸,嚴防死守到近乎變態的程度,真的有必要這樣嗎?答案是:在貴族社會中真的很有必要。我們要清楚在人的天性中有著食慾與性慾兩種最原始的欲望,非常難以克制。食慾相對而言比較好滿足,但是性慾卻就不那麼容易了。
美女雖然很多,但是有的已經嫁人,有的和自己差了輩分,有的又是自己的同胞,有權勢的男人很容易突破這樣的藩籬,一旦突破了帶來的會是可怕的惡果,因為這違反了人類最普世的道德,很容易給予別人口實引發戰爭。
我們熟悉的齊桓公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在「色」上他連自己的姐妹和姑媽都不放過,於是在他死後齊國就爆發了嚴重的暴亂,動搖國本,齊國霸主的地位快速衰落下去。於是在先秦產生了一種強盜邏輯:女人都應該像敬姜夫人一樣潔身自好,齊桓公那種色狼就不會有機可乘,國家也就可以長治久安了。
好了,關於「真正的大家閨秀應該是什麼樣的?」的內容就到此結束吧。今天的內容您只需記住兩點:第一、敬姜夫人作為道德楷模表現出的是一種貴族應有的克制;第二、先秦禮學中對「男女」之事嚴防死守的程度幾近變態。
謝謝賞閱,您的關注是對「王庶文講壇」最大的鼓勵。「王庶文講壇」致力於中西方文化、歷史、美文、詩詞創作,謝謝您的支持。#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