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普盧利沙星的製備方法
2023-10-11 01:01:29 1
專利名稱:一種普盧利沙星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喹諾酮類抗菌藥物新的製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普盧利沙星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普盧利沙星(prulifloxacin),是由日本新藥株 式會社與明冶治果公司共同研發的氟喹諾酮類抗菌藥,於2002年在日本首次上市。本品具有廣譜抗菌活性,對金葡菌的抗菌活性與氧氟沙星(ofloxacin)相似,大於環丙沙星(ciprofloxacin),對鏈球菌的活性比氧氟沙星大5倍,對大腸桿菌的活性與環丙沙星相當,對肺炎克雷伯菌、粘質沙雷菌、綠膿桿菌的抗菌活性比環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大2 3倍,臨床可用於治療肺炎、急慢性支氣管炎、咽喉炎和呼吸道慢性繼發性感染等。如下化學式,專利CN1024194C報導使用4_氯甲基_5_甲基-I,3_ 二氧雜環烯戊二酮-X ((DMDO-X, X為滷素)與6-氟-7-哌嗪-I-甲基_4_氧代_4H_[1,3]硫氮雜環丁烷並[3,2-a]喹啉-3-羧酸(化合物II)反應得到普盧利沙星。化合物II研究報導廣泛,且
有市售,該方法成為普盧利沙星現階段最主要的合成路線。
JοΛ Vs
Rx + HO 設。H —
DMDO-XFF
X為滷素化合物II14-氯甲基-5-甲基-I,3-二氧雜環烯戊二酮-X可以是下化學式4-氯甲基-5-甲基-I,3-二氧雜環烯戊二酮-Cl(DMD0-C1)、4-氯甲基-5-甲基-I,3-二氧雜環烯戊二酮-Br(DMDO-Br )、4-氯甲基-5-甲基-I,3-二氧雜環烯戊二酮-I (DMDO-I)三物質中任意一種,其中DMD0-C1來源易得,但反應活性及效果差。DMDO-Br不易製得,所以Tatsuya Fuii等[Chem. Pharm. Bull. 43 (11),1872-1877 (1995)]報導,將 DMD0-C1 與溴化鈉在有機溶劑中反應,過濾,製得的DMDO-Br濾液用於反應。但同樣有反應活性不高等特點。DMDO-I反應活性最好,但有來源及儲存困難等缺點。居於DMDO-I反應活性最好的原因,有必要研究出一種採用來源易得的DMD0-C1原料,轉化為DMDO-I去反應,利用反應活性最好的條件,用於普盧利沙星的合成。
權利要求
1.ー種合成普盧利沙星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I、以4-氯甲基-5-甲基-I,3- ニ氧雜環烯戊ニ酮為起始原料,加入碘化物,在有機溶劑I中攪拌得反應液A ; 步驟2、反應液A不經分離,直接與下式II化合物(6-氟-7-哌嗪-I-甲基-4-氧代-4H-[1,3]硫氮雜環丁烷並[3,2-a]喹啉_3_羧酸)、鹼類物質、ニ甲基甲醯胺混合,一鍋法反應得到普盧利沙星,原料投料比以摩爾數計,DMDO-Cl :碘化物有機溶劑I :化合物II:鹼類物質ニ甲基甲醯胺=1 2:1 3:5 1000:1:1 3:10 2000。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合成普盧利沙星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原料投料比以摩爾數計,DMDO-Cl :碘化物有機溶劑I :化合物II :鹼類物質ニ甲基甲醯胺=1. I I. 5:1. 4 2.5:10 40:1:1. 3 2. 5:30 200。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合成普盧利沙星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碘化物為碘化鈉、碘化鉀中的至少ー種。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合成普盧利沙星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碘化物為碘化鈉。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合成普盧利沙星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有機溶劑I為丙酮、ニ甲基甲醯胺、こ腈中的任意ー種或幾種的混合溶剤。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合成普盧利沙星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有機溶劑I為丙酮。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合成普盧利沙星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鹼類物質為碳酸氫鈉、碳酸鈉、碳酸氫鉀、碳酸鉀、Cs2C03、N,N-ニ異丙基こ胺中的至少ー種。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合成普盧利沙星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鹼類物質為為碳酸氫鉀或N,N- ニ異丙基こ胺。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普盧利沙星的合成方法。將DMDO-Cl與碘化鈉在有機溶劑中攪拌,反應液不經分離,直接與化合物2、鹼類物質一鍋煮反應,得到普盧利沙星。本發明的方法使用的DMDO-Cl原料便宜易得、易存儲運輸,該方法合成普盧利沙星收率高、純度提高、操作簡便。
文檔編號C07D513/04GK102718781SQ201210139610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8日
發明者張翔, 李明驗, 黃耀宗 申請人:四川科倫藥物研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