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向式液壓千斤頂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07:55:44 2
專利名稱:萬向式液壓千斤頂的製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在任何方向狀態下放置都能正常使用的液壓千斤頂。
現時所使用的液壓千斤頂只能豎直向上地放置,才能正常使用,其主要原因是由於這種千斤頂的儲油缸內的液壓油是處在自由液面狀態的。當千斤頂傾斜到一定角度(如近於平衡或倒向放置)時,儲油缸內的油液在重力作用下,與底座上的手動油缸的吸油孔離空,使手動工作油缸吸不到油,從而影響了千斤頂的正常工作。
本實用新型就是為解決上述的缺點而設計的。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其中,1是底座、2是負荷油缸、3(包括其餘未注的非金屬剖面)是密封圈、4是復位彈簧、5是負荷油缸柱塞、6是缸蓋、7是通氣孔、8是儲油缸、9是活塞螺孔、10是活塞、11是手搖柄、12是手動柱塞、13是手動油缸、14是吸油路止回閥、15是吸油路、16是高壓油路、17是回油路、18是高壓油路止回閥、19是回油路螺釘錐形閥。在底座1上固定著負荷油缸2、儲油缸8和手動小油缸13。儲油缸內有一個活塞10,通過通氣孔7與大氣相通。在大氣壓力下,活塞緊壓著儲油缸內油液。當使用時,抽動手柄11,與之用鉸鏈相聯接的小油缸柱塞12被提起,將儲油缸內的油液經油路15和止回閥14吸進小油缸,同時,儲油缸活塞10隨著存油的減少而在大氣壓力下向儲油缸底部移動,使儲油缸的存油在活塞和底座之間始終處於充盈和受壓的狀態,而且不受儲油缸體所處任何傾斜角度的影響,從而保證小油缸不會因儲油缸油液與底座的吸油孔出現離空而吸不到油。當手柄11向下擺動時,柱塞12下行,將手動小油缸的油液經油路16和止回閥18壓入負荷油缸。將柱塞5向上頂起,完成工作過程。當卸荷時,只要將螺釘錐形閥19擰出一些,回油路17便暢通,負荷油缸內的復位彈簧便將柱塞下移,油回流儲油缸內,活塞10亦隨油液的上升而上升。需要往儲油缸加油時,先將螺釘錐形閥19完全擰出,並以此螺孔作為加油孔。再用一條螺栓穿過儲油缸頂部的通氣孔7擰進活塞面上的螺孔9,一面加油,一面拉動螺栓,使活塞向儲油缸頂移動,加速油液進入儲油缸,加完油,將螺孔錐形閥於原螺孔處擰緊並除走活塞上的螺栓。
圖2是依照本工作原理而構思的萬向式液壓千斤頂的另一種結構形式的剖視圖。儲油缸套8同心地固定在負荷油缸2的外圍,形成一個環形儲油腔,腔內有一個環形活塞10。活塞通過缸蓋上的通氣孔7與大氣相通,使環形活塞在大氣壓力下壓貼儲油腔內的油液,其工作原理及過程如前文所述。圖2中所標註的各序號的部件名稱與圖1相同。
圖1、圖2所示的儲油腔活塞如因某些原因(如因密封圈與缸壁的摩擦力過大等)而顯得大氣壓力不夠時,可採用在活塞面附加彈簧增力的方法,但要小於負荷油缸內復位彈簧的壓力。
權利要求
1.一種由底座1和固定在底座1上的負荷油缸2,手動油缸13及儲油缸8組成的萬向式液壓千斤頂,其特徵在於儲油缸內裝有活塞裝置。手動油缸13與儲油缸8之間由油路15和止回閥14相連接。儲油缸8與負荷油缸2之間由油路17和螺釘錐形閥19相連接。負荷油缸2與手動缸13之間由止回閥18和油路16相連接。
專利摘要
一種萬向式液壓千斤頂。現時,市售的液壓千斤頂大都只能在垂直向上的狀態下使用,而本實用新型卻是一種無論在任意傾斜狀態下都能正常工作的萬向式液壓千斤頂。其主要特徵是在儲油腔內具有活塞裝置,活塞在外力作用下將油液緊壓貼著與工作油缸相通的吸油孔,使千斤頂無論處於任何傾斜度,儲油腔內的油液都不會因此而與工作油缸的吸油孔離空而影響千斤頂的正常使用。
文檔編號B66F3/24GK86207680SQ86207680
公開日1988年2月10日 申請日期1986年10月11日
發明者黃可文 申請人:黃可文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