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李牧簡介 他最後因何被殺?
2023-10-15 08:23:14 2
李牧,嬴姓,李氏,名牧,趙國柏仁人,戰國時期趙國著名軍事家,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古人云:「李牧亡,趙國亡。」失去李牧的趙國之苦苦支撐了三個月就被秦國大將王翦所破,也難怪有這麼一說。當時的李牧去哪裡了呢?他是正常死亡的嗎?
李牧的一生可可以大概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找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而是接連打退對趙國虎視眈眈的秦軍。
李牧在抗擊匈奴的時候採取的是守勢。他給士兵們下的命令是要是見到匈奴來攻,趕緊收兵回城,膽敢跟匈奴正面廝殺的殺無赦。
士兵們很憋屈,匈奴屢屢來挑釁,他們就只能在城牆之上當縮頭烏龜,就這樣,每天還有酒有肉,還有賞賜,真是對不起那些被殺當作口糧的牲畜。
大家都覺得是守將李牧膽小怕死,才不敢出城迎敵。這事情傳到趙王耳中,氣得趙王連連斥責李牧,命其立馬出城迎戰,但李牧依然不從,趙王就把李牧從邊境給調回都城,換了其他將領去戍邊。
新換的將領確實勇敢,一到任就命將士們出城攻打匈奴,結果被匈奴打得灰頭土臉的,損失慘重,士氣低落,還不如當初的守城不出呢。
趙王又急了,連忙把李牧找來,讓他去解決邊境的問題。李牧就說:「如果我做什麼大王都不幹涉的話,我就去。」趙王就只好應了。
回到邊境的李牧還是老樣子,縮在城牆之上,但這只是匈奴看到的表象。李牧暗地裡正在操練士兵,購進戰馬,正準備著與匈奴的大戰。
匈奴派小股人來試探,李牧就假裝不敵來迷惑匈奴。等匈奴單于帶大軍深入,就發現自己已經中了李牧的圈套,從兩側突然出現大批精兵良將,以左右之態合圍匈奴大軍,把匈奴人給包了餃子。
此戰大勝,斬殺匈奴十萬人馬,匈奴單于夾緊尾巴就跑了,此後十年,匈奴再也沒有侵擾過趙國邊境。
公元前233年,秦國大將桓齮率軍越過太行山自北路深入趙國後方,連下兩城,直逼邯鄲。
趙王調回李牧,命其指揮趙軍全力反擊秦軍。李牧率軍在宜安一地與秦軍相遇,李牧認為秦軍連勝幾戰,正是士氣高漲的士氣,不便於其決戰,不然吃虧的必是趙軍。
於是採取築壘固守、以伺敵軍疲憊的策略,再一次像縮頭烏龜一樣縮了起來。不管秦軍怎麼挑釁,我就是閉城不出,氣得秦軍牙痒痒。
過去的廉頗也是這樣對付王齕的,如今的李牧還是這樣,讓桓齮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但是他耗不起,所以他假意進攻肥下,想要誘李牧出城救援肥下。
李牧看破了桓齮的陰謀,依舊閉城不出。待秦軍主力都前往肥下之後,李牧覺得機會來了,趁著秦軍沒有防備,打了秦軍一個措手不及,俘獲全部留守秦軍和輜重。
桓齮回援不及,反而被李牧埋伏的左右大軍給截住了,兩軍大戰一番,畢竟秦軍連日奔波,體力不及,故趙軍大勝。秦國想要吞併趙國的願望就這麼被李牧給生生扼住了。
秦國深知只要有李牧在,拿下趙國就是件艱難無比的事情,所以他們想到了反間計。秦國派奸細入趙國,用重金收買了當初誣陷了廉頗的趙王近臣郭開,讓郭開散布謠言說,李牧勾結秦軍,打算挾趙王投降。
昏庸的趙王一聽,可不得了了,加上郭開在旁邊煽風點火,趙王更加堅信李牧叛國了。所以趙王暗中布置圈套抓住了李牧,並將其殺了。
趙國能有李牧這樣大將是它的幸運,有趙王這樣昏聵的君主和郭開這樣的奸臣,氣數已盡也是必然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