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顧鼎臣?顧鼎臣母親是婢女?
2023-10-13 05:40:24 1
顧鼎臣是明朝內閣首輔,嘉靖年間因為青詞寫的好而受到皇帝賞識,夏言離職之後,接替其內閣首輔的位置,成為有名的「青詞宰相」。
顧鼎臣在歷史上評價並不高,倒不是說他是奸臣,而是因為他在位之時的無作為。和大部分的臣子一樣,顧鼎臣個人性格柔媚,這就決定了他堅持明哲保身的為官原則。這樣的大臣在哪個朝代都有,雖然不是奸臣,但對國家也沒有太大的貢獻,評價低是很正常的事情。
顧鼎臣之所以能坐到內閣首輔的位置,最大的原因就在於嘉靖帝的賞識。嘉靖帝當時喜好長生之術,所以喜歡青詞寫的好的大臣。要是對嘉靖帝一朝歷史比較熟悉的同學,可以發現嘉靖朝的宰相,不管是出名的不出名的,有所作為還是無所作為的,都寫的一手好青詞。
青詞宰相雖然是顧鼎臣的外號,但是這個外號包含的又不僅僅是他一個人。在嘉靖帝時期,有「詞臣」的說法,而詞臣在顧鼎臣時期得以發揚。
受到嘉靖帝的提拔,顧鼎臣得以進入內閣參預機務。最開始入內閣的時候,內閣首輔為李時,夏言次之,顧鼎臣再次之。李時秉政的時候,顧鼎臣還能說上一兩句話。等到李時離職,夏言接替李時的位置之後,顧鼎臣基本上就是一擺設了。
夏言是一個非常霸道專權的內閣首輔,大部分政策都是他一個人的意見,無人敢掠起刀鋒。顧鼎臣當時雖然位置沒有夏言高,但也不低,其實是有能力對夏言的一些決定表示反對的。但是顧鼎臣卻從未這樣幹過,以至於在夏言當朝之時,他這個閣臣只是充位之人而已。夏言離職,顧鼎臣擔任閣老之後,他也是這麼個調調,並未有什麼拿的出手的大事兒,但也幹了些不大不小的事情。
顧鼎臣是南直隸蘇州府崑山人,東南一帶經濟發達,比較賦稅,但相應的賦稅也比其他地方高了不少。所以顧鼎臣所處的崑山賦稅嚴重,在加上土地兼併等,當地百姓的日子過的十分艱難。
顧鼎臣了解到自己家鄉父老因為賦稅嚴重而怨聲載道的情況之後,當即上書皇帝,請求重新丈量國家土地,並開始進行賦稅改革,嘉靖帝同意了這個請求。這一次上諫,不僅使得土地兼併日益嚴重的情況得到抑制,許多被權貴強佔的土地歸還原主。後來各地發生災害,顧鼎臣都及時請求賑災救災,百姓因此對他十分感激。
崑山物產豐富又瀕臨東海,所以在經濟富庶的情況下,會遭到東南賊寇海盜的侵犯。但是應該與之相對應的防禦卻十分薄弱,還是由早先由竹木圍築的柵欄。顧鼎臣了解之後,請求修建城池,加強了當地的防禦力量,保證了百姓的利益。
顧鼎臣作為一位內閣首輔,文臣中最大的頭頭,不說出生書香世家,相反身世還真有點拿不出手。
顧鼎臣出身商戶,父親是買賣針線的小商人。若只是商人也就算了,他卻不是正室所生,而是其父與一婢女私通生下的孩子。
他父親顧徇年過半百仍然無有子嗣,但是家中娘子看管甚嚴,所以也沒有妾室,只有一個婢女。
這一天婢女給顧徇送飯,正好遇見雷電交加的情況,無法迅速返家。於是顧徇就抓住這個機會,與婢女有了關係。婢女雖然比平日更晚回到家中,但是因為天氣的原因,妻子也沒有懷疑,等到後來懷孕並且生下顧鼎臣之後才發現這個事實。
顧妻發怒,準備將顧鼎臣給丟了。幸好被人給發現,並抱回家中默默撫養,顧鼎臣才得以平安長大。一直到後來考中狀元才得以回到家中,尋找自己的生母。原本顧妻還準備阻撓,不過今時不同往日,顧家親戚們看著狀元郎的份上,自然會幫襯。等到見到蓬頭垢面的生母之時,母子兩抱頭痛哭,終得相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