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李樹建唱段,李樹建個人資料
2023-10-12 17:26:29 3
「不論是好是壞,這個世界正日益為攻擊性文化所控制,因為當兩個文化接觸的時候,更富攻擊性的文化自然佔了上風。這些文化希望人們往外看,開拓競爭,取得勝利。」豫劇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本期豫劇文化了解李樹建。
李樹建,河南省汝州人,中國豫劇一級演員,工生行,善唱老生,他的唱腔樸實真切、哀婉悲愴、激情澎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李樹建歷任河南省豫劇二團黨支部書記、團長,河南豫劇院院長。
李樹建是「豫西派」的傑出代表,從藝20多年來,他先後主演了《大登殿》、《清風亭》、《鄉村警官》等十幾部優秀劇目。他挖掘整理「豫西調」的傳統聲腔遺產,走訪「豫西調」名家,學習其演唱方法、技巧,琢磨用氣、吐字和潤腔的訣竅,終於自如地掌握了豫西名生王二順演唱的基本特點和韻味,曾被譽為「小王二順」。
但藝無止境,他又研習了其他豫西名家的演唱風格。經過長期的舞臺實踐,逐漸形成了自己具有明顯個性特徵的獨特唱法,即既有王二順嗓音洪亮、音域寬廣、聲韻醇厚的特色,又使原本就擅長表現曲折委婉感情的「豫西調」更加悲壯蒼涼。這在他的代表劇《清風亭》中的演唱上表現得非常明顯。
劇中他飾演勤勞忠厚、命運悲苦的張元秀,唱腔時而高亢,時而低回。高亢時響遏行雲,聲震屋宇;低回時纏綿蘊藉,宛若遊絲。在演唱方法上,既有馬連良「衰派」的散淡優雅,又有周信芳「麒派」的蒼涼悲壯。
豫劇《程嬰救孤》中,李樹建簡約了程式化的表演,使唱、念、身段更加生活化,特別是劇中的「失子」和「十六年」兩大段唱,兼用「輕聲」、「氣聲」,實為哭唱,前者哭別人,後者哭自己,悲痛欲絕卻未見號啕,不勝悽苦卻沒有聲嘶力竭,把無限的悲情化作乾澀的雨與顫抖的風,點滴撕扯著、浸潤著觀眾的心。
《程嬰救孤》,榮獲了「文華大獎」、國家舞臺藝術十大精品劇目和第10屆「五個一工程」獎等,李樹建也被中宣部確定為「四個一批」人才。
李樹建說,通過這幾年的探索,他總結了四句話:「走遍千山萬水找市場,吃盡千辛萬苦樹形象,歷經千錘百鍊出精品,想盡千方百計奔小康。」在20多年的戲曲人生道路上,李樹建牢記自己是「農民的兒子」,多次率團到老少邊窮地區慰問演出。離開三門峽後,他幾乎每年都率團回來,深入三門峽的鄉村、礦山、企業演出。每次演出,他都親自登臺,向關心他的父老鄉親獻上拿手好戲。
代表劇目有《清風亭》、《鞭打蘆花》、《程嬰救孤》《蘇武牧羊》等。《清風亭》由中央電視臺錄製收入國家藝術精品庫。其中《程嬰救孤》《清風亭》《蘇武牧羊》被稱為「忠孝節」三部曲!
【結束語】李樹建在2015年榮登中國劇協副主席的寶座,使得李樹建不僅僅只是局限於豫劇界的名聲,能夠在這麼多的出色劇種以及人員中脫引而出也能看出李樹建多麼優秀。
你可能也喜歡:
包青天鍘美案劇情,豫劇鍘美案選段
維吾爾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城市文化】北京歷史文化知識大全
豫劇名家馬金鳳名劇名段,馬金鳳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