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部好看的農村題材電視劇(這九部農村題材的電視劇)
2023-06-27 02:09:18 1
餿哥/文
說起農村,大家的印象有好有壞。
好的就是像《那山那人那狗》的畫面,一眼望去,民風淳樸,青山綠水相伴的村莊。壞的呢,就像電影《盲山》中所說的那樣,窮山惡水出刁民。很多人因為《盲山》這部電影對農村好奇心消失得一乾二淨,並且都不願意踏入農村半步。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城市化不斷推進,村落為單位的農村正在消失。這讓餿哥很懷念以前夏天晚上,一把蒲扇、一群人坐在壩上乘涼、張家長李家短的扯閒篇。白天聽蟬鳴,晚上聽田間的蛙叫。現在農村的元氣跟創造力都被抽空了,年輕人都在外面打工,剩下的都是些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還有一顆期盼團圓的心。
餿哥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九部關於農村題材的電視劇,讓你更立體地認識這些年農村的變化。
1.《鄉村愛情》
自2006年第一部首播起,《鄉村愛情》就俘獲了大批觀眾的心。2008年改為春節期間播出後,每年春節看《鄉愛》則成為了不少觀眾的新民俗。接地氣的場景、雞毛蒜皮卻格外真實的人物矛盾、與時俱進的劇情、讓人忍俊不禁的臺詞都讓觀眾對這一有著鄉村背景、節奏的劇集十分認可。
作為中國最長壽的一部農村題材電視劇,《鄉村愛情進行曲》是《鄉村愛情》系列的第九部作品。這一部裡,象牙山村將迎來新的改變。故事圍繞新角色「第一書記」的登場展開,他的到來和其實施的新舉措給村裡造成了一系列的影響。趙四忽悠宋曉峰爭當村主任,劉能與時俱進做起了電商,而大腳則會有新的感情故事,處處充滿了正能量。
2.《馬向陽下鄉記》
很多觀眾都是衝著吳秀波追劇的。可是看著看著,觀眾們就不僅僅是在看吳秀波了,而是純粹地在看這部連續劇,並且不帶快進。
農村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家長裡短,有農活的時候大家下地幹活,閒下來的時候走街串巷,嘮嘮嗑。但凡大事小事,不一會的功夫,保準傳遍整個村子。但是這個農村又是那麼的現實,貧困,兩壟地一年才掙50塊錢。有這麼一段劇情,馬向陽說如果要不回地,就陪丁秋香十年二十年的錢,也不過是幾千塊錢嘛,一桌豪宴也拿不下來啊。留守兒童、年輕的勞動力都去城裡打工了,留下了老人孩子相依為命,更留下來一堆的俏媳婦,這就是一出出鮮活的農村生活。
3.《民工》
該劇是由導演康洪雷執導,範明 、潘雨晨、陳思成、張譯等主演的一部現代都市情感電視劇。主要講述的是鞠家父子兩代人的打工遭遇,揭示著他們迷茫、艱辛、幸福和悲痛的心路歷程。
片名叫民工,可是描寫的不僅僅是民工,而是涵蓋了農村和城市的人們各為背景,傳統與現代各為背景,在這個大環境下生活的每一個人。一個農村人,在村裡逃不過的不只是窮和苦,逃不過傳統思想的束縛,逃不過貪官權貴的壓榨,逃不過中國人世世代代積攢下來的醜陋習性,逃到城裡,依然逃不過窮與富帶來的活生生的刺痛,逃不過吃苦受累,逃不過真誠付出換不來溫暖人心的一點點關懷。
4.《暖春》
該劇根據同名電影《暖春》改編,講述了一個無家可歸的孤兒小花的故事。她的寬容和善良撞擊著寶柱和香草的良心,他們終於流下了懺悔的眼淚。寶柱爹和小花被請回了正屋,小花撲進香草的懷裡喊出了生平中第一聲娘,十四年後,小花大學畢業,回到了山村,當上了一名鄉村女教師。
有觀眾這樣評價:電視劇對農村生活刻畫得很真實,裡面人性的複雜,其實每個人都有善良、自私的一面,每個人都說自己是善良的,如果小花在我們現實中出現,試問能有幾人做到爺爺那樣,我個人認為,這部劇非常的成功,至於有些誇大的情節,本來藝術就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評價一部劇的好壞,主要是看它的有沒有導人向善的社會意義,以及它有沒有感動你,我就是被感動了其中的一個,這部劇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是人活著不能光想著自己,對身處絕境的弱者要伸出援助之手。這部劇不僅僅是我,而是讓所有看過此劇的人,靈魂都受到了一次洗滌。
5.《平凡的世界》
歷經百年的動亂,古老深沉而又多災多難的中華大地總算迎來了和平的曙光。位於山東黃河邊上的麥香村,伴隨著家國的脈搏發生一連串的大事小情。窮苦農民出身的牛大膽(陳寶國 飾)和燈兒(牛莉飾)相知相戀,但兩家父輩仇上加仇,讓他們始終無法走到一起。土改風潮遽然而至,地主出身的馬仁禮(馮遠徵飾)則一夜之間從闊少爺變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曾與之有婚約的女人喬月則見風使舵,踏上了革命的一隻腳。農村變了新天地,牛大膽敢作敢當,為了守住好不容易得來的土地使出渾身幹勁兒,不僅敢於頂撞各種權貴,甚至不惜挑戰稍不留神就會掉腦袋的土地政策。
風起雲湧的時代,牛大膽、馬仁禮、燈兒、喬月以及千千萬萬的普通農民,各自譜寫著屬於自己的歷史……
6.《老農民》
電視劇《老農民》以「土改」為切入點講述了新中國農村的變遷,且涉及到經歷的各次政治運動。通過貧農出身的牛大膽、地主的馬仁禮、城市小市民喬月這三人,因為出身的不同在歷次變革中經歷的不同命運。
馬仁禮是出身地主兒子,受過高等教育,響應政府號召將土地分給農民,但仍然沒有逃脫「唯成分論」的厄運。對事看得明白但是藏於心中。喬月是那個年代造就的最多見的「見風使舵」的小人,雖然可氣可悲,但也是那個時候的生存之道。韓美麗是「鐵姑娘」,是勞模,是典型的盲從追隨者,在歷次政治變革中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無論土改、大躍進和文革,她都是狂熱的盲從者,結局也是悲催的。
7.《沂蒙》
《沂蒙》成功地塑造了馬牧池村普通村民的群體英雄譜系。《沂蒙》將抗日戰爭時代的沂蒙山地區原貌還原出來,從取景、演員到語言的選擇上都極大地尊重了現實,觀眾在劇中看到的是低矮的小山村,土色的磚牆和深灰色的遠山、土裡土氣的山裡人,聽到的是蹩腳的普通話和臨沂方言,以及人物帶有時代特色的表達。
這些細化的外部一點一點滲透到人物內心深處,將每個角色包裝成地地道道的抗戰時期鄉土農民,讓他們有了支撐沂蒙精神的堅實臂膀。
8.《爹媽滿院》
該劇聚焦農村養老問題,被認為是「本山劇」在鄉土和城市對撞、喜劇和正劇磨合後,重新投射農民生存狀態的回歸之作。
「現在流行問你幸福嗎?但鮮少有人關注老年人的幸福。」該劇出品方負責人表示,「希望觀眾能從《爹媽滿院》中感受到親情的溫暖、家庭的珍貴和堅韌樂觀的時代精神。我們將和觀眾一起找尋解決養老困境的一些出路,雖然這些出路並不能完全解決養老問題,但是劇中倡導的孝道和大愛會給人鼓舞和啟發,這些足以讓從我們關懷周邊弱勢群體,尊老敬老,為解決養老問題助力。」
9.《苦樂村官》
該劇是首部精準扶貧的現代農村題材電視劇,在央視和全網播出後,該劇憑藉接地氣的劇情獲得大眾好評,熱度節節攀升。明星村官萬喜,肩負重任,為了建設家鄉,造福村民毫無怨言。有責任感、懂得感恩,萬喜的正能量性格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更多熱門影視劇資訊,請關注搜視網微信公眾號(TVsou01)&搜視網官方微博(@好看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