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感應推車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2-14 22:41:15 2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動感應推車裝置,該裝置運用在自動洗車棚裡,在車輛掛空擋情況下,通過該裝置實現車輛的自動向前移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不斷提升,創建一個自動、安全、高效的洗車環境有利於提高售後服務的工作效率。傳統自動洗車棚需要司機在車輛啟動的情況下,以一定的車速駛入洗車棚內進行清洗,由於高壓水槍噴出的水柱和滾動清洗帘布的影響,通過前車窗很難辨別清楚前方的周圍環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除此之外,車輛掛擋前行,車速很難保證,不利於淋噴系統和滾動清洗帘布的自動化控制。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存在的安全隱患和不利於自動化控制的問題,本發明設計出一種自動感應推車裝置,在車輛駛入鏈傳動區域內的情況下,迅速掛入空擋,通過鏈傳動帶動滾動套筒的循環轉動,當滾動套筒與車輪接觸的時候,將車輛向前推動。
一種自動感應推車裝置,包括支架、排水格柵、格柵斜坡架、電動機、減速齒輪箱、鏈輪、鏈條、滾動套筒、軸承、圖像傳感器、感應承重架、承重傳感器、報警器以及電子控制單元,
所述支架為長條軌道形,支架上面為排水格柵,支架前端和後端分別設有格柵斜坡架,支架前端的格柵斜坡架前方地面上設有感應承重架,感應承重架上安裝有承重傳感器,支架前端和後端還設有圖像傳感器,圖像傳感器、承重傳感器以及報警器與電子控制單元通過信號線連接,
所述支架左右兩側分別設有鏈條鏈輪機構,兩側的鏈輪同軸連接,電動機通過減速齒輪箱與其中一個鏈輪連接,滾動套筒兩端分別通過軸承連接在支架左右兩側鏈條上,軸承外圈與滾動套筒固定連接,軸承內圈與鏈條的鏈板固定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具備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結構簡單,易於推廣應用,安裝製造成本低,能夠實現洗車過程車輛自動移動,消除了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電子控制單元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述滾動套筒與鏈條的連接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所述自動感應推車裝置正視圖。
圖4為本發明所述自動感應推車裝置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闡述。
一種自動感應推車裝置,包括支架1、排水格柵2、格柵斜坡架3、電動機4、減速齒輪箱5、鏈輪6、鏈條7、滾動套筒8、軸承9、圖像傳感器10、感應承重架11、承重傳感器、報警器12以及電子控制單元,
所述支架1為長條軌道形,支架1上面為排水格柵2,支架1前端和後端分別設有格柵斜坡架3,支架1前端的格柵斜坡架3前方地面上設有感應承重架11,感應承重架11上安裝有承重傳感器,支架1前端和後端還設有圖像傳感器10,圖像傳感器10、承重傳感器以及報警器12與電子控制單元通過信號線連接,
所述支架1左右兩側分別設有鏈條鏈輪機構,兩側的鏈輪6同軸連接,電動機4通過減速齒輪箱5與其中一個鏈輪6連接,滾動套筒8兩端分別通過軸承9連接在支架1左右兩側鏈條7上,軸承9外圈與滾動套筒8固定連接,軸承9內圈與鏈條7的鏈板固定連接。
支架1上放置七塊排水格柵2,軸承9內圈與鏈條7的外鏈板焊接固定,整根鏈條上共分布十五根滾動套筒8,兩根滾動套筒8之間間隔一米,電動機4輸出的扭矩通過減速齒輪箱5帶動齒輪的轉動。
假設車輛13的質量為1200kg~2000kg,軸距為2.5~3.0米,電動機的功率為5.5kw。車輛13駛入感應區域,承重傳感器和圖像傳感器10開始採集信號,在同時滿足M≥220kg和車輛13車牌已被識別兩個條件時,電動機4才啟動工作,否則報警器12會發出語音提示。
車輛13的一側的輪子通過格柵斜坡架3駛上支架,車輛另一側的輪子在地面上行駛,車輛前輪駛入兩根滾動套筒之間後,迅速掛入空擋,當滾動套筒與前車輪接觸時,車輪會受到向前的作用力,因為滾動套筒可以自由滾動,就不會發生車輪與套筒卡死的現象。車輛在支架上的移動速度是由電動機的轉速決定的,因此能以相對勻速的速度向前移動,有效避免車速突變的情況出現,保證淋噴系統和滾動清洗帘布的自動化控制,確保清洗區域的安全。
車輛前輪離開鏈傳動區域時,可以通過滾動套筒與後輪之間的作用力將車輛推下支架,當車輛駛離支架時,電子控制單元接收並處理圖像傳感器信號,輸出控制指令,電動機停止工作,整個流程自動、安全、高效。
承重傳感器是用於感應車輛的質量,圖像傳感器是用於對車輛的車牌進行識別。當車輛依次經過感應承重架(設計當稱重質量M≥220kg時,承重傳感器才開始採集信號)和圖像傳感器時,電子控制單元開始接收並處理傳感器採集到的信號,在滿足上述兩個條件的情況下,電子控制單元輸出控制信號,啟動外圍設備,電動機輸出的扭矩通過減速齒輪箱傳到鏈條上,帶動滾動套筒的循環轉動,車輛前輪駛入兩根滾動套筒之間並迅速掛入空擋,當滾動套筒與車輪接觸時就可以將車輛向前推動,實現車輛的自動移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