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人為滴水偷水的水龍頭的製作方法
2024-02-02 18:12:15 1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防止人為滴水偷水的水龍頭。
背景技術:
現有的水龍頭,可將閥門以微小的角度打開,讓水龍頭的出水為滴水狀態,而微小流量的流水,水錶是無法計量的,這種缺陷的結構衍生出成千上萬的偷水現象,造成國家巨大的經濟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防止人為滴水偷水的水龍頭,它可以防止滴水現象發生,避免用戶進行偷水。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一種防止人為滴水偷水的水龍頭的技術解決方案為:
一種防止人為滴水偷水的水龍頭,包括龍頭主體,在龍頭主體上設有進水口與出水口,在出水口上安裝有防滴水裝置,所述防滴水裝置包括安裝固定在出水口內壁的基座,在基座底部設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與設在基座頂部的通水孔一貫通;所述基座底部設有端蓋,所述端蓋中間設有通水孔二,所述通水孔二與容置槽貫通;在容置槽內由下而上依次設有彈簧、滑座與鋼球,所述彈簧一端抵在端蓋上,另一端抵在滑座的支撐法蘭上,所述支撐法蘭的側壁與容置槽的側壁貼合,鋼球設於滑座的頂部,在滑座上設有貫通通道,所述貫通通道使得通水孔一連通至通水孔二;在基座的頂部設有鉸接座,在鉸接座上鉸接的「7」字型翻板,所述翻板的一端設有帶磁性的堵頭,所述堵頭對應通水孔一併堵住通水孔一,且堵頭可吸合住鋼球;所述翻板的堵頭翻轉距離小於堵頭與鋼球的最遠吸力距離。
所述端蓋外側固定有起泡器。
本實用新型可以達到的技術效果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防止人為滴水偷水的水龍頭,在出水口設置了防滴水裝置,並在防滴水裝置上設置了翻板,當滴水偷水行為發生時,由於水龍頭內的水流為柔性滴水流水形式,這樣,在龍頭主體的閥芯與出水口之間會慢慢充滿水並形成一定水壓,這樣,翻板不受水流衝擊,始終堵住通水孔一,成功阻止了滴水行為的發生。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防止人為滴水偷水的水龍頭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止人為滴水偷水的水龍頭,包括龍頭主體1,在龍頭主體1上設有進水口與出水口,在出水口上安裝有防滴水裝置,所述防滴水裝置包括安裝固定在出水口內壁的基座2,在基座2底部設有容置槽3,所述容置槽3與設在基座2頂部的通水孔一4貫通;所述基座2底部設有端蓋5,所述端蓋5中間設有通水孔二6,所述通水孔二6與容置槽3貫通;在容置槽3內由下而上依次設有彈簧7、滑座8與鋼球9,所述彈簧7一端抵在端蓋5上,另一端抵在滑座8的支撐法蘭上,所述支撐法蘭的側壁與容置槽3的側壁貼合,鋼球9設於滑座8的頂部,在滑座8上設有貫通通道10,所述貫通通道10使得通水孔一4連通至通水孔二6;在基座2的頂部設有鉸接座11,在鉸接座11上鉸接的「7」字型翻板12,所述翻板12的一端設有帶磁性的堵頭13,所述堵頭13對應通水孔一4並堵住通水孔一4,且堵頭13可吸合住鋼球9;所述翻板12的堵頭13翻轉距離小於堵頭13與鋼球9的最遠吸力距離。
所述端蓋5外側固定有起泡器14。
以下對本實用新型的防止人為滴水偷水的水龍頭的工作原理作出如下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防止人為滴水偷水的水龍頭,在正常用水時,打開龍頭閥芯,水流在瞬間衝向防滴水裝置,瞬間增加的衝力作用在翻板12的上表面,其衝力遠大於磁性堵頭13與鋼球9的吸力,從而使翻板12翻轉一定角度,這樣,翻板12堵住通水孔一4的端面離開通水孔一4,接著,具有較大水壓的水流穿過通水孔一4並將作用力施加在鋼球9上,當水壓大於彈簧7的彈力時,水流衝開鋼球9並使鋼球9下移,水從鋼球9與通水孔一4之間的縫隙中流至容置槽3內的滑座8的上方部分,並經滑座8的貫通通道10流至容置槽3內的滑座8的下方部分,最終從端蓋5的通水孔二6流出,當關閉龍頭閥芯時,由於吸力,堵頭13會復位堵住通水孔一4;在有人進行滴水偷水時,通常的做法是,輕輕的擰開水龍頭開關,使閥芯能夠轉動輕微角度,水流以滴水的方式流出,水慢慢沿著龍頭主體1的內壁流至防滴水裝置的頂面,並逐漸升高水平面,直至充滿整個龍頭主體1內腔,由於是緩慢的充滿整個龍頭主體1內腔且水流是沿著龍頭主體1的內壁流入,所以,翻板12不會受到瞬間作用力並保持原位置不動,通水孔一4始終被堵頭13堵住,這樣,阻止了滴水偷水行為。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防止人為滴水偷水的水龍頭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方案;同時,對於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