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成形7075鋁合金型材下陷結構的方法與流程
2024-02-17 05:19:15 1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金屬加工成形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
7075系列高強度鋁合金型材在飛機結構上一般作為框縱梁緣條類零件,在型材零件的兩側通常帶有下陷結構。由於7075系列鋁合金的靜強度高,材料的塑形較差,成形時應力集中、敏感性強等特點,對於7075鋁合金的t6狀態及回火的零件需在壓制下陷時對材料進行加熱成形。
而對於7075鋁合金進行加熱成形需要專用的一起和設備,加熱成形的過程中對設備的要求十分嚴格,溫度控制器應精準到3℃,且需要在熱成形所規定的溫度±14℃的範圍內成形。材料在成形前需要達到規定的加熱溫度,在成形時需要使用金屬加工用的潤滑劑來防止零件擦傷、高溫下產生氧化皮,並且對材料的保壓時間和累計加熱時間都有限制。
技術實現要素:
:
需要發明一種新的能夠不需要專用加熱設備及儀器來成形7075鋁合金t6狀態及回火的型材下陷結構的成形方法,從而降低生產成本,節省加工時間,免去專用加熱設備對生產的限制。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成形7075鋁合金型材下陷結構的方法,解決了工廠由於缺少專用熱成形設備無法成形下陷結構的難題,克服了現有熱成形工藝效率低、能耗大的缺點,本工藝具有生產成本低,效率高、加工簡單等優點。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用於成形7075鋁合金型材下陷結構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選擇與產品相同規格的7075鋁合金「o」狀態下的型材。
第二步:對於有外形要求的型材,如彎曲外形,橫截面變化等,在「o」狀態下成形出型材的理論外形。
第三步:將成形完外形的型材或產品本身無需成形的型材送至鹽槽和淬火槽進行淬火。
第四步:對淬火後的型材在「aq」狀態下按照工程圖樣給定的過渡區長度和下陷深度來壓制下陷。
第五步:將壓制下陷後的型材進行回火得到「t」狀態。
第六步:對回火後的零件進行手工校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利用7075鋁合金在固溶狀態時的成形性能較好,在材料的「aq」狀態下壓制型材的下陷結構。本發明方法與型材在「t」狀態下直接使用熱成形壓制下陷相比,免去了專用加熱設備對生產的限制,減少了生產能耗,能夠防止高溫下產生氧化皮,增加了生產的效率。
本發明所使用的成形方法在對型材壓制下陷的過程中無需對零件進行加熱,沒有對材料的保壓時間和 累計加熱時間的限制,避免了現有加熱方式由於零件在加熱過程中與空氣接觸容易產生氧化皮的缺點。在加工生產的過程中零件表面光潔,生產環境安全,節省加工時間,免去專用加熱設備對生產企業的限制,降低了生產成本,縮短了生產的周期。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第一步:根據產品的尺寸、厚度等要求,選擇合適的型材尺寸規格,在7075—「o」狀態下利用通用切斷模、手工銑床、切割鋸等通用設備把型材的毛料切割成合適的尺寸。
第二步:對於一些對外形有要求的型材可以對切割後的7075型材在「o」狀態下利用型材拉彎機、手打模具、滾彎成形等設備制出型材的理論外形。
「o」狀態下是指退火再結晶狀態。
第三步:將成形完外形的型材或著產品本身無需成形的型材按照通用的熱處理時間進行淬火。
第四步:當型材完成淬火工序後應立即轉移到衝壓工段進行下陷的壓制,在「aq」狀態下按照工程圖樣給定的過渡區長度和下陷深度來壓制下陷。型材淬火後從出爐時起到完成下陷壓制的時間不應超過20min,當淬火後的20min內無法完成下陷的壓制時,可以通過適當的冷卻和冷藏來延長型材的「aq」狀態,冷藏的溫度為-12~-29℃,。型材在淬火出爐前應完成衝床下陷模的調試,避免時間浪費。
「aq」狀態下是指新淬火狀態,是剛經過固溶處理後具有良好塑性的狀態。
第五步:將壓制下陷後的型材進行回火工序得到最終的「t」狀態。
「t」狀態下是指經過時效處理後所獲得的狀態。
第六步:型材進行完回火工序後,對翹曲及不平的區域進行手工校正。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於成形7075鋁合金型材下陷結構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選擇與產品相同規格的7075鋁合金「O」狀態下的型材;第二步:對於有外形要求的型材在「O」狀態下成形出型材的理論外形;第三步:將成形完理論外形的型材或產品本身無需成形的型材送至鹽槽和淬火槽進行淬火;第四步:對淬火後的型材在「AQ」狀態下按照工程圖樣給定的過渡區長度和下陷深度來壓制下陷;第五步:將壓制下陷後的型材進行回火得到「T」狀態;第六步:對回火後的零件進行手工校正。
技術研發人員:呂知先;李海昌;劉電生;周寶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6.03.25
技術公布日:2017.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