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醫用調速降溫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2-18 13:50:15 1

本發明屬於低溫凍存及換熱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醫用調速降溫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人民對於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於新興病種的不斷出現,需要對其進行科研攻關,而其細胞的研究尤為關鍵,如何凍存細胞,以利於長久的科研應用,已經成為人們,尤其是科研人員日益關注的話題。
細胞凍存是將細胞保存在低溫環境下,減少細胞代謝,保證保存後的細胞各項生物特性基本完整,以便長期儲存,有利於長久的科研應用。不同的細胞和組織所對應的最佳凍存速率不同,傳統的程序降溫裝置只能在固定的降溫速率在降低樣品速度,其降溫速率無法調節,無法有效地實現組織和器官的長期保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進行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通訊功能並且能夠方便地調節降溫速率的醫用調速降溫裝置。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醫用調速降溫裝置,具有這樣的特徵,包括:上殼體,內部設置有第一殼體密封腔、第一凍存管腔、第一特製儲能材料腔和第二特製儲能材料腔;下殼體,與上殼體通過金屬杆連接,內部設置有多個第二凍存管腔、第二殼體密封腔和第三特製儲能材料腔,第二凍存管腔用於放置凍存管,該第二凍存管腔內還放置有相變材料;溫度調節裝置,包括四個特製儲能杆;溫溼度探頭,設置於第二凍存管腔的其中一個的外側,通過溫度探頭採集溫度信息,溼度探頭採集溼度信息;溫溼度顯示面板,設於上殼體的正表面,用於顯示溼度信息以及溫度信息;特製儲能材料,包括設置在第一特製儲能材料腔內的第一特製儲能材料、設置在第二特製儲能材料腔內的第二特製儲能材料以及設置在第三特製儲能材料腔內的第三特製儲能材料,用於改變降溫速率,其中,下殼體內還設置有互相連通的四個儲能杆腔,四個特製儲能杆分別可活動地設置在對應的儲能杆腔內,使得使用者能夠通過插入或抽出特製儲能杆來改變降溫速率。
在本發明提供的醫用調速降溫裝置中,還可以包括:外殼體,用於在降溫速率要求更緩慢的情況下套在上殼體以及下殼體的外部,從而使得降溫速率降低。
在本發明提供的醫用調速降溫裝置中,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徵:其中,第二凍存管腔按圓周均勻分布。
在本發明提供的醫用調速降溫裝置中,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徵:其中金屬杆有四根,該金屬杆依次穿過設置在上殼體上的第一固定孔以及設置在下殼體上的第二固定孔從而將上殼體和下殼體連接。
在本發明提供的醫用調速降溫裝置中,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徵:其中,四個儲能杆容納腔內設有特殊保溫材料、特製儲能材料或相變材料。
在本發明提供的醫用調速降溫裝置中,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徵:其中,特製儲能材料為導熱係數為15w/(㎡·k)-25w/(㎡·k)之間的複合材料。
在本發明提供的醫用調速降溫裝置中,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徵:其中,相變材料為相變溫度在零下13-零下7℃之間的相變材料。
發明的作用與效果
根據本發明所涉及的醫用調速降溫裝置,由於採用了填充在凍存管腔內的相變材料,因此能夠增加細胞降溫過程中的玻璃化狀態,加強復溫細胞的存活機率和組織細胞的完整性。由於採用了四個可活動地設置在儲能杆腔內的特製儲能杆,因此能夠讓使用者通過插入或抽出特製儲能杆來改變降溫速率,其降溫速率的改變操作更為簡單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以下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作具體闡述。
實施例: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外部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如圖1、圖2及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醫用調速降溫裝置100,包括:上殼體1、下殼體6、溫度調節裝置(圖中未示出)、溫溼度探頭11、溫溼度顯示面板12、特製儲能材料(圖中未示出)和外殼體(圖中未示出)。
上殼體1,內部設置有第一殼體密封腔2、第一凍存管腔3、第一特製儲能材料腔4和第二特製儲能材料腔5。
下殼體6,與上殼體1通過通過四根金屬杆(圖中未示出)連接,內部設置有多個第二凍存管腔7、第二殼體密封腔8、第三特製儲能材料腔9和互相連通的四個儲能杆腔(圖中未示出)。
金屬杆依次穿過設置在上殼體1上的第一固定孔13以及設置在下殼體6上的第二固定孔14從而將上殼體1和下殼體6連接。
第二凍存管腔7按圓周均勻分布,用於放置凍存管10,該第二凍存管腔9內還放置有相變材料。
四個儲能杆腔內設有特殊保溫材料、特製儲能材料或相變材料。
特殊保溫材料是由a料和b料經過一定的配比複合而成,具有低導熱係數、低吸水度、高密度、無毒、不易燃、環保的特點。
特製儲能材料為導熱係數為15w/(㎡·k)-25w/(㎡·k)之間的複合材料。
相變材料為相變溫度在零下13-零下7℃之間的相變材料。
溫度調節裝置,包括四個特製儲能杆,該四個特製儲能杆分別可活動地設置在對應的儲能杆腔內,使得使用者能夠通過插入或抽出特製儲能杆來改變降溫速率。
溫溼度探頭11,設置於第二凍存管腔7的其中一個的外側,通過溫度探頭採集溫度信息,溼度探頭採集溼度信息。
溫溼度顯示面板12,設於上殼體1的正表面,用於顯示溼度信息以及溫度信息。
溫溼度探頭11與溫溼度顯示面板12之間通過溫溼度探頭連接線連接。
特製儲能材料,包括設置在第一特製儲能材料腔4內的第一特製儲能材料、設置在第二特製儲能材料腔5內的第二特製儲能材料以及設置在第三特製儲能材料腔9內的第三特製儲能材料,用於改變降溫速率。
外殼體,用於在降溫速率要求更緩慢的情況下套在上殼體1以及下殼體6的外部,從而使得降溫速率降低。
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
請參閱圖1、圖2、圖3,以豬軟骨組織切片為例,從豬骨頭上取出豆粒大小的軟骨組織,經過一定生物製劑的前處理工作將豬軟骨組織放置在凍存管10中並倒入事先配置好的dmso溶液。
將凍存管10分別放入第一凍存管腔3和第二凍存管腔7內,使凍存管10浸入相變材料中,然後根據需求的降溫速率來選擇不同壁厚的外殼體(該外殼體的壁厚不低於5mm),或者將第一特製儲能杆15、第二特製儲能杆16、第三制儲能杆17和第四特製儲能杆從儲能杆腔內抽出或插入來達到需求的降溫速率,將上殼體1和下殼體6連接在一起,使第一殼體密封腔2與第二殼體密封腔8貼合在一起,然後將裝置整體放置在-80℃的冰箱中,通過控制面板上顯示溫溼度。操作人員根據該數據可以進一步調整與優化降溫速率,同時可啟動在第一特製儲能杆15的埠通過螺栓固定的小風扇來調節降溫速率,從而增強對流與輻射熱換,加快降溫速率。
實施例的作用與效果
由於採用了填充在凍存管腔內的相變材料,因此能夠增加細胞降溫過程中的玻璃化狀態,加強復溫細胞的存活機率和組織細胞的完整性。由於採用了四個可活動地設置在儲能杆腔內的特製儲能杆,因此能夠讓使用者通過插入或抽出特製儲能杆來改變降溫速率,其降溫速率的改變操作更為簡單方便。選擇不同壁厚的外殼體也能改變降溫速率。
上述實施方式為本發明的優選案例,並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