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香蕉連作障礙病土消毒的有機製劑及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4-02-27 10:21:15 1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業技術,具體是一種用於香蕉連作障礙病土消毒的有機製劑及應用。
背景技術:
香蕉連作障礙是普遍存在的現象,經過多年的深入研究,人們更加摸清了這種現象和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一般認為香蕉連作障礙主要由作物、土壤、微生物及其環境系統內部多因素所致,其中最主要的是根區微生物系統失調,香蕉連作的主要表現是土壤生態環境惡化,理化指標變差,酸化板結,土傳病蟲害加重,導致香蕉長勢減弱,抗病性降低,產量和品質下降,甚至絕收。
現有技術中,解決香蕉連作障礙的方法大多是與其他作物進行循環輪作,也就是發生連作障礙的香蕉地採收香蕉後,挖除根系,清理秸稈,翻耕施肥後栽種一種多種其他作物,一茬或幾茬後再重新栽種香蕉。如申請號為cn201510290176x的發明專利申請「一種香蕉-水稻-波蘿輪作防治香蕉連作障礙的栽培方法」就屬於這種技術。據該專利文獻記載,該方法能夠有效地改善發生連作障礙香蕉地的土壤理化性質,消除酸化板結,減輕導致發生香蕉病蟲害的微生物數量和害蟲。恢復香蕉地的土壤微生態環境。
但是,同時也就耽誤了輪作期間種植香蕉的時間,減少了土地種植收入。換言之,這種消除香蕉連作障礙的技術是以減損香蕉種植收入為代價的。對於許多大面種香蕉園的種植戶來說這種做法是難以接受的,特別是用水稻、波蘿這樣的低值廉價的作物輪作,難以彌補不種香蕉的巨大損失。
香蕉連作障礙的發生周期,不同地域,不同的香蕉品種和管理方式可能會有不同,但普遍的發生周期是5-6年,一旦發生連作障礙,香蕉種植的上述減損表現就會發生,使得產量逐年下降,病蟲害逐年增多,香蕉品質也一年不如一年,而種植成本卻一年比一年高,效益一年比一年差。據調查,有的香蕉園連作10年以上還在栽種,種植者為求得當前的利益,不顧連作障礙的表現,一味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使土壤酸化板結的速度日益加快,土壤微生態環境加速惡化。
因此,一方面,消除香蕉連作障礙的現有技術存在嚴重的推廣難度,另一方面,香蕉連作障礙的問題又日益嚴重,刻不容緩。必須研發另外的技術加以克服。
技術實現要素:
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用於香蕉連作障礙病土消毒的有機製劑及應用,使之快速消除導致香蕉連作障礙的主要因素,確保香蕉連續栽種,穩產高產,充分發揮土地的利用價值,以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發明提出的這種用於香蕉連作障礙病土消毒的有機製劑,其特徵在於它是如下乾性植物粉料中的一種或者多種與糖蜜的組合物:
蘆葦、薯藤、稻草、麥秸、豌豆秸、蔗渣、豆渣、蠶豆秸和玉米秸,其中,介質糖蜜的重量百分比為0-100%。
所述乾性植物粉料與糖蜜使用前分別包裝。
所述乾性植物粉料的細度要求不低於20目。
所述糖蜜是糖廠的白沙糖結晶作業的半流質粘性副產品。有時稱廢糖蜜或介質糖蜜。
上述乾性植物粉料可以單獨粉碎,也可以混合粉碎,但必須曬乾或者烘乾後密封包裝、存儲和運輸,以防回潮。
糖蜜以罐裝或者桶裝,使其在使用前與空氣隔絕。
本發明的這種用於香蕉連作障礙病土消毒有機製劑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對有連作障礙的香蕉地挖除根系、清除秸稈;
(2)將乾性植物粉料或糖蜜按事先設定的比例均勻地撒在地面上,用旋耕機翻耕,將植物粉料或糖蜜混埋到土壤耕作層內;
(3)對翻耕後的香蕉地以每畝30-80噸的比例均勻澆水,保持土壤潮溼,以手抓成團為宜;
(4)用塑料薄膜對地面進行覆蓋,使土壤與空氣隔絕;
(5)控制土壤溫度在25-50℃,氧化還原電位達到-60mv以下,形成厭氧強還原狀態;
(6)保持厭氧強還原狀態3-4周後撤去覆膜即可。
實施步驟(1)-(5)的時間為每年的夏秋兩季,土溫25℃以上。
步驟(1)的乾性植物粉料或糖蜜施放量按0.5kgc/m2,即每平方米按有機碳0.5kg的量,折算成乾性植物粉料或糖蜜的實物量來施放。
步驟(1)的糖蜜先用水進行稀釋,以降低粘性。
糖蜜與乾性植物粉料的配合,根據土壤類型按如下比例進行:
第一類,透氣性差有板結的土壤,第一年單獨用乾性植物粉料,第二年單獨用糖蜜,兩者不可混用,如此交替單獨使用;
第二類,團粒結構性好、透氣性好的土壤按100%的比例混合,即單獨使用糖蜜;
第三類,介於第一類和第二類之間的土壤按25-35%比例搭配先後使用,即乾性植物粉料和糖蜜不同時混用,而是在乾性植物粉料對土壤的處理完成後再用佔比25-35%的糖蜜處理。
本發明的有機製劑和使用方法,能夠有效消除香蕉地的連作障礙,大幅度降低導致香蕉土傳病蟲害的發病率,當年消毒,當年種植,無需輪作其他作物,可對香蕉土地進行持續利用,穩定產量和質量,充分發揮土地的利用價值。
本發明純屬植物材料處理,無化學品參雜,對土地和環境無任何汙染,只有持續的改良,綠色環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用實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
實例、海南省某公司香蕉種植園,連作十年的香蕉地出現了嚴重的連任障礙,表現為大面積的香蕉植株枯萎病。技術人員查明,這種枯萎病主要由尖孢鐮刀菌引起。後來用本發明的方法進行處理。處理的過程如下:
該地塊位於南回歸線以南,屬於低海撥熱帶氣候,土壤屬於第一類土壤,但經過多年連作,特別是施用大量化肥和農藥後,土壤出現了板結,原有的團粒結構遭到較大的破壞,透氣性、保水保肥性都變差。於是在採收香蕉後,於當年8、9月間,土壤溫度較高,多在28℃以上,將事先準備好的粉碎後的幹植物秸稈粉料(主要是蘆葦、豆渣、蠶豆秸、豌豆秸、紅薯藤,均用飼料粉碎機打碎並過20目篩孔0.85mm的篩子),一袋袋地運到地裡均勻地撒在地面,隨即用旋耕機進行翻耕,將這些秸稈粉料均勻地埋入土壤中耕作層內。接著在翻耕後的地面上按每畝30-80噸的標準澆水,水滲入土中後,均勻擴散,以手抓一把土成團不散為標準。將翻耕後的地塊按常規的尺寸開溝分成若干條塊,形成地壠,用常用的農用薄膜對地壠進行覆蓋嚴實,做到不漏氣,使地壠與空氣有效隔絕,形成厭氧環境。
需要強調的是,在散撒乾性植物粉料前,要對老香蕉樹徹底清除,地下的根系挖撿乾淨,地上的莖、杆、葉等部分全部清理出田,不殘留。特別不能殘留在土中與本發明的有機製劑混合。否則將嚴重影響消毒效果。
香蕉地經過如上處理後,按正常的方法步驟栽種香蕉苗並進行常規管理,兩個香蕉品種的試驗結果如下:
rsd(本發明)處理與ck(對照)結果表
在實施本發明過程中,確保厭氧發酵時的土壤中的氧化還原電位在-60mv以下這個指標很重要。有幾個地塊的氧化還原電位沒有達到這個要求。結果是收穫時的香蕉產量明顯少於其他正常地塊。
為了取得更好的厭氧發酵效果,在植物粉料中可以加入一定的厭氧發酵劑,以保證所需溫度也是一種好的措施。
通過香蕉的試驗證明,通過本發明的方式處理過的耕地,消除香蕉連作障礙具有顯著的效果。可以保持在很長的時間內進行多茬連作,實現穩產高產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