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時間和開曼群島時間(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與時間計量)
2023-06-22 00:10:33 2
格林尼治天文臺
很多人都說時間寶貴,那麼我們真的珍惜時間嗎?可能未必。梁實秋先生在《時間即生命》一文中說:「最令人怵目驚心的一件事,是看著鐘錶上的秒針一下一下的移動,每移動一下就是表示我們的壽命已經縮短了一部分。」因此他發出如下感嘆:「沒有人不愛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視他的時間。」就像朱自清在《匆匆》裡說的那樣:我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當我們發現韶華易逝,匆匆變老之時,回頭看看後起的年輕人變著法兒虛擲青春,不覺又為他們感到憂心起來。
我們都在談論時間,那麼時間在哪裡?如何計算呢?
日晷
中國古代將一天分為12個時辰,對應「子醜寅卯」等12天幹,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2個小時,唐朝以後每個時辰又為分「初」和「正」兩個小時辰,每天便有了24個時辰,和現在24小時正好吻合。西周時期,古人還把一晝夜均分為100刻,一刻接近現在的15分鐘,過去「午時三刻」斬犯人,就是要選在11點45分鐘左右,太陽居於上中天陽氣最盛之時,這時候陰魂無處可存,不會留在人間作祟。但100刻除以24小時除不盡,成為一件讓人深感不便的事情,直到清朝時西元曆法傳到中國,把一晝夜確定為96刻,才徹底解決了這個兩千多年的難題。
古代計時工具漏刻
不管是在西方還是東方,大家都是通過觀察太陽所在的位置確定時間,以太陽居於上中天為中午12點。那麼問題來了,每個人所處的經線不同,太陽中天的時刻必然有差異。如果都以自己為中心來測算時間,那我們的計時系統可就亂套了。大家可以試想,如果每個城市都有各自的時間體系,那我們的高鐵、航班還怎麼運行?
古代農業社會,日出而作日沒而息,對時間計量要求不那麼精確,大航海時代開啟之後,船隻遠航對時間精度要求越來越高。在無線電導航設備發明之前,遠洋船舶最重要的導航方法就是通過測算天體的方位來推算自身的位置,這是一件既複雜精度要求又極高的工作,如果沒有準確的時間做參考,算出來的船位偏出去幾百公裡是很正常的事情。自1833年起,英國的格林尼治天文臺便通過報時球向附近的船隻通報校時標準,直到現在每天下午1點整,天文臺八角屋頂的紅色報時球依然會準點降下。1924年2月5日天文臺開始採用五短一長的無線電信號進行授時。記得小時候家裡的鐘表誤差很大,隔幾天就要使用收音機進行對時,那嘀嘀噠的報時信號編碼便源自於此。
格林尼治天文臺的報時球
鐵路運輸對統一的時間要求也非常高,只有統一標準才能協調運營。早在1840年,英國大西部鐵路便設置了標準時間。時間混亂的問題在小國很容易解決,但在土地遼闊尤其是東西跨距比較大的國家,這個問題可就麻煩多了。19世紀初的美國有100多個地方時,相互之間的差異在3個小時以上。美國在1872年提出要將國內統一設置為基於格林尼治子午線的4個時區,以協調各地之間的時間。1879年,加拿大鐵路工程師伏列明提出了「區時」的概念。按此概念,地球被分為24個時區,每15度1個時區。
未有時區之前的美國時刻表
1884年,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了國際子午線會議,正式確定以通過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的子午線為經度的起點,該子午線於1851年由喬治·艾裡爵士設置,經過英國、法國、西班牙、阿爾及利亞、馬裡、布吉納法索、多哥和加納共8個國家。美國人希望把本初子午線放在華盛頓,德國人主張在柏林,法國人不用說自然希望在巴黎,也有人提出使用經過聖城耶路撒冷的那條子午線。但當時的耶路撒冷在伊斯蘭的控制之下,出於民族自尊心被歐美人放棄,鑑於格林尼治天文臺在航海上的突出貢獻,代表們最終表決將本初子午線設置在倫敦。這次會議上法國投了棄權票,直到1911年之前法國仍堅持以巴黎子午線作為經度起點。不過法國後來還是在廣播授時上領先了一把,1910年法國通過艾菲爾鐵塔頂端的長波發射器進行授時,每天兩次廣播巴黎天文臺的標準時間,通過長波傳播距離遠的特性,幫助海上的船隻校對時間。有一種說法認為,正是因為艾菲爾鐵塔的這一新功能,使鐵塔在年滿20周歲、土地租用到期時免除了被拆除的命運。
本初子午線
如今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的院子裡保留著一條混凝土嵌著銅條的子午線,天文臺還通過投射雷射的方式顯示子午線的位置。很多遊客來到這裡都要感受一下腳跨東西半球的豪邁。如果您用手機GPS定位會發現,本初子午線顯示的並不是零度,而是西經5.31弧秒。原來經過重新計算得出的本初子午線的精確位置,在現有標誌線以東102米處。
本初子午線編差
按照時區的劃分方法,中國跨越東五到東九共5個時區,民國時分別稱為崑崙時區、新藏時區、隴蜀時區、中原標準時區和長白時區,新中國成立後以北京所處的東八區區時為中國標準時間。新疆曾經設置過東6區的烏魯木齊時間,現在有些地方政府和新疆電視臺還同時使用兩個時間,與當地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同胞打交道時需要注意他們使用哪一個時間。東八區的中央經線為東經120度,距離這條經線最近的城市是杭州和青島,北京的地方時比東8區區時實際上晚了14分鐘。有意思的是,北京時間並不在北京確定,而是由位於陝西臨潼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原子鐘確定的。
時區
從中國到歐、美、澳洲旅行都存在時差的問題,時差如何計算,手錶如何調整經常讓很多朋友感到迷茫。如果在轉機時手錶校時不對,很容易影響後續航班登機。這裡告訴大家一個小竅門,按24小時計時法,以您所在地為基準,校正口訣就是「東加西減」。您往東走,手錶時間加上相應的時差就得出目的地的時間,往西走正好相反。例如您從北京經莫斯科飛維也納,假設北京時間為20點,莫斯科在北京西邊的東3區,北京時間減去時差5個小時,得出莫斯科時間為15點;維也納在東1歐,與莫斯科時差2小時,維也納時間就是15-2=13點。向東或者回程的校時正好相反。例如東京在東9區,北京時間若是20點,東京時間就是21點。如果大家覺得「東加西減」還容易記混的話,那隻記住「東加」也就夠了,往西是反的嘛。黃世仁跟楊白勞什麼關係啊,東家(東加)嘛,是不是就容易記住了?如今手機上都有多時鐘顯示功能,大家在出境遊時不妨提前設置好多地的地方時,或者開啟手機自動校時功能,及時校準您所在的區時,省卻了很多麻煩。
本初子午線雷射版
回到文章開始的問題,您珍惜生命,愛惜時間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