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項橐怎麼讀?怎麼成為孔子老師的?

2025-04-23 19:16:25

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神童,從小就十分聰明,年僅七歲就已經被孔子當做自己的老師,甚至在和孔子的「交手」中屢屢佔上風,那就是項橐,下面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神童到底是怎麼個人物。

項橐怎麼讀

項橐 [ xiàng tuó ]

項橐,春秋時期莒國(今山東省日照市)的一位神童,雖然只有七歲,孔夫子依然把他當作老師一般請教,後世尊項橐為聖公。《戰國策·秦策五》: 「甘羅曰:『夫項槖生七歳而為孔子師,今臣生十二歳於茲矣!君其試焉,奚以遽言叱也?』」後以「項橐」代稱早慧的兒童。據考,這種說法最早見於《戰國策》。

孔子的老師

有一次,一個官差路過這裡,他對項橐的聰明才智早有耳聞,就想親自見識一番,便以人馬皆餓為名,來到項橐家說明來意。項父母平時很好客,經常接濟人。這次見是官差,二話沒說便找了草料餵馬,隨後又問差爺想吃什麼,官差便說:「米麵飯都行,但要廿樣菜」。這可把項父母難住了,拿什麼拼這廿樣菜呢?這時項橐從外面玩耍回來,見父母面有難色,就問父母是怎麼回事。父母就把經過說了一遍。項橐略加思索,便對母親說:「烙個大餅,用大蒜和醬拌生、熟兩盤韭菜就行了。」母親不解,項橐解釋說:「生韭熟韭,二韭(九)一十八,再加上蒜和醬,正好廿樣。」母親雖然心裡不踏實,但也只好如此照辦了。等到飯菜上桌時,把那個官差驚得目瞪口呆,暗暗佩服項橐的聰明才智。

俗話說,「話沒腿走千裡」,一個七歲的小孩兒這樣聰明伶俐,很快傳遍了四面八方,也傳到了正在周遊列國的孔老夫子耳朵裡。孔子想借東遊看海,來會會這位神童。一天中午飯後,父親去鋤地,項橐跟著玩兒。在地頭的路上用小石頭圍了個圈,裡面用薄板石蓋了間小屋。正玩的高興時,忽然從西南驛道上來了輛馬車,上面坐著位長者,頭挽髻,寬袖長袍。後面跟著一些弟子。

駕車的便是那個人死冠不免的子路。他頭戴盔,身披甲,手執長鞭,嘴裡不斷的喊,駕,駕!猛然看見一個小孩蹲在路中間玩,就大聲吆喝:「閃開!閃開!」項橐若無其事,照樣玩他的。子路滿臉怒氣,伸手要揍項橐,被孔子禁止。孔子下車問:「你這小孩子怎麼不讓路?」項橐說:「城躲馬?還是馬躲城?」孔子一時語塞,弟子們也啞口無言。只好繞「城」而過。子路氣未消,走到地那頭去麻煩了一會兒項父才走。項橐見他們走後,去問父親,他們說什麼來。父親這般如此的說了一遍,項橐說他們再回來,你就這樣告訴他們。再說孔子向北走了一會兒,看天色已晚,離驛站尚遠。特別聽說神童就在這一帶,未很好交談感到很惋惜。便決定原路返回,在此住宿。回來後,子路果然又去麻煩項父問:「你的鋤一天到底鋤多少下?」項父回答:「你的馬蹄一天抬多少下,我的鋤就鋤多少下。」孔子聽後很愕然,便問:「那會兒你說不知道,這會又這樣講,是誰教你的?」項父是個厚道人,不會說謊,便對孔子說了實話。孔子斷定這個小孩就是他要見的神童。便吩咐弟子們找店住下。打算進一步找項橐交談交談。

這地方無論是民宅還是店家,都種秋齊棘子當院牆。孔子進店沒注意,袍子被棘子掛破了。一個弟子很惱火,便對圍觀的人有所指的說:「此地棘子甚多,自幼長刺,大了更惡,實乃無用之材。」項橐也在其中,一聽便知弦外有音,就問:「先生們,什麼是『有用之材』?」 孔子說:「諸木之中,唯有四季長青的松柏最好。」項橐接著問:「松柏確實是有用之材,你能說出松柏為什麼四季長青嗎?」孔子說:「因為松柏木質硬,無孔、心紅。」項橐接著又問:「那竹子可是心白有孔,為什麼也四季長青?」孔子無言以對。當晚不歡而散,各自休息。第二天一早,孔子便遣弟子去找項橐交談。去的人回來告訴孔子,項橐和幾個小夥伴們到東邊看日出去了。孔子便親自到村東去找。不一會兒便發現了項橐和另一個小孩兒正在池塘邊爭執著什麼。

於是孔子便湊了過去,只見兩個小孩兒爭得面紅耳赤。那個小孩兒指著太陽說:「你看!你看!早晨它像車輪子,中午就像個盤盂,這不是早晨離我們近,中午離我們遠嗎?」項橐說:「離我們近必定曬人厲害,可早晨雖大,反而滄滄涼涼,但到了中午卻像火盆烤人,開水燙人呢?」正當二人相持不下,見孔子來到,便請教孔子。孔子哼哼啊啊也沒說出個所以然。這時,有群鵝在池塘哇哇叫著戲水。項橐就問孔子:「鵝的叫聲為什麼這樣大?」孔子說:「因為它的脖子長。」項橐說:「蛤蟆、蛙子脖子很短,叫聲也不小。」孔子又吱吱嗚嗚了。

項橐誠懇地說:「人們都說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倫綱常,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聖人,怎麼這些事不給俺講清楚呢?」孔子長嘆一聲,俯下身子對項橐和藹地說:「後生可畏,我當拜你為師。」回頭對弟子們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矣。要不恥下問。」經孔子這一褒獎,項橐便名揚九州,震動朝野。以後《史》、《志》有關章節都有記載。據《史記》記載,甘羅十二歲拜丞相時,還拿項橐作比喻,說服文信侯呂不韋讓自己出使趙國。南宋大儒王應麟編寫的《三字經》勸諸後生說:「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蓋出於此。

智鬥老鷹

小項橐長得眉清目秀,水洗一般,無師自通,聰明過人。他自小就喜歡觀察事物,遇事好砸破砂鍋問(紋)到底。提出的問題使好多大人難以回答。夏天項橐見電閃雷鳴,瓢潑大雨隨之而降,就問父親:「天為啥打閃打雷?」父親說:「是天老爺讓打閃忍娘娘照明,他打雷轟劈壞人和妖怪。」項橐反問:「那壞人和妖怪只有夏天有,冬天沒有嗎?」父親張口結舌說不出道理來。

一天,舅舅來走親,晚上在院裡乘涼,天空晴朗,繁星滿天,舅舅逗項橐說:「橐兒,你說天上有多少顆星?」項橐說:「跟地上的人一樣多。」接著反問舅舅:「你頭髮有多少?」舅舅回答:「跟你的一樣多,不信你數數呀!」項橐說:「行,你把頭髮拔下來,我就數。」惹得在座的人哈哈大笑。

一次項橐正在門口玩,忽聽雞群嘎嘎叫,只看見雞亂竄,找埝躲藏。項橐抬頭看,一隻老雕翻上覆下的要抓那隻帶一群小雞正在覓食的老母雞。這時,項橐左手攏住老母雞,右手扳倒一棵臘樹條,一條腿蜷,一條腿跪,昂頭看著有恃無恐的老雕,當老雕再次俯衝下來,項橐右手一松,只聽撲哧一聲,老雕挨了一臘條,返回藍天,再也不敢回來了。

同类文章
 僅僅找好釣點是完全不夠的,你真的會調漂嗎?

僅僅找好釣點是完全不夠的,你真的會調漂嗎?

釣魚雖然說是一件將就陶冶情操的事情,但是其實也有競技釣這一說,這就是會發生在一些黑坑等其他的場所,很多人並排在一起,大家有說有笑來釣魚也是不可以的,這其中會發生的一個現象,那就是往往大家明明各種前提都差不多,但是卻發現有的人可以一直連竿自己卻不行,想要有口就有魚?僅僅找好釣點是完全不夠的,你真的會調

黑坑釣場老闆到底隱瞞了什麼秘密?釣友:難怪上魚這麼難

由於冬季環境低下,所以很多釣友早已封竿,或轉戰室內的大棚黑坑進行垂釣。為什麼冬季不進行野釣呢?首先因為冬季溫度低,導致魚口輕或者魚兒的遊動率低下,另外的原因也很簡單,在野外釣魚吹風也很冷。這個時候很多釣友為了「解毒」,去黑坑垂釣也是首要的選擇,儘管如此有些黑坑的老闆也會使用一些小手段,讓釣友們魚獲變

小魚鬧窩怎麼辦?學會兩招上大物不再是問題

小魚鬧窩是常有的事,每個釣魚人都必免不了小魚鬧窩的情況,除了冬季小魚鬧窩的情況比較少之外,春夏秋這是哪個季節難免不會碰到小魚鬧窩的情況,今天就來跟大家來聊聊小魚鬧窩的情況,大家對這些也有全面的了解。一、小魚的特性小雜魚,品種很多,最常見的比如餐條、鰟鮍、趴地虎等。其中餐條最多,防止鬧小魚在很大程度上
 四個跡象證明大魚進窩,想要上大物這些條件缺一不可

四個跡象證明大魚進窩,想要上大物這些條件缺一不可

釣魚人垂釣的目標魚,都是想搏大物的心態,並不是說要釣一條大物的心態,而是在釣魚的生涯之中留下一點痕跡。但是很多釣友因為自身能力的原因,而導致垂釣的失誤,運氣好的只留下魚鱗證明過自己垂釣過大物,運氣不好只留下多副被切斷的子線,那麼大魚入窩會有明顯的預兆嗎?答案是肯定的,今天就跟大家說說上大物的前奏是什
 浮漂沒動作卻中魚,只是釣得太鈍?

浮漂沒動作卻中魚,只是釣得太鈍?

相信大家在釣魚的時候都遇到過這樣一種情況,明明浮漂看起來沒動作,但是打算換餌的時候提竿卻中魚了。有的新手釣友甚至覺得這是運氣好,浮漂不動居然也能釣上魚來。另外一些有經驗的釣友會認為調釣出了問題,通過改變調釣來改善這種情況。難道問題就這麼簡單?改變調釣就可以改善這種情況?不一定!因為出現浮漂沒動作卻中
 打太極拳要做到「力線貫通」,這樣練功你會有所收穫

打太極拳要做到「力線貫通」,這樣練功你會有所收穫

一語道破天機,真情方見真淳。找到自身問題,把問題縮小。方法是,先學習他人經驗,再進行篩選整合,最終形成自己,一套東西。沉勁與沉勁,會有不同,這是武術的魅力。有人的沉,透著整,能催能轟。有人的沉,含著活,能拔人根,處處落空。沒有哪種更好,練到家最好。人是這樣,不可能各方面都突出,認準一門,花功夫深入,
 冬季釣魚技巧,水庫釣魚怎麼選擇釣位?

冬季釣魚技巧,水庫釣魚怎麼選擇釣位?

冬釣找釣點就是為了尋找冬魚窩冬的棲息點,經過不少冬釣釣友的總結,什麼背風、向陽、有草,仿佛只要符合這三個條件,就一定釣上魚,但是正如不少釣友發自肺腑的感慨,要有魚、要有魚、要有魚!水裡沒魚,1000個必要因素都是扯談,所以我們現在與其說那些因素是都魚群棲息的條件,不如直接點,直接說地形特徵,有沒有咱
 冬季釣魚打窩還用打窩器?用上這幾招魚兒早就進窩了

冬季釣魚打窩還用打窩器?用上這幾招魚兒早就進窩了

冬天釣魚,最難的就是「聚魚」,為了能夠將魚兒聚集到窩子裡,很多釣友都選用精準打窩的方式,用打窩器將窩料直接投放到釣點裡。這種方法雖然簡單,但是對窩量有比較高的要求,而且發窩的時間相對較長。那麼還有沒有別的方法聚魚呢?其實很多老釣友都選擇「抽窩子」的方法來聚魚和誘魚。什麼叫抽窩子?就是釣魚人用較快的速

冬季釣魚怎麼垂釣鰱鱅?三個方面很關鍵

鰱鱅是鰱魚和鰱鱅的合稱,因為這類魚的個頭大力量強,是釣魚人常常垂釣的對象,尤其是冬季釣鰱鱅,個頭都比加大,在提竿遛魚的時候都比較有樂趣,但是冬季釣鰱鱅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上魚,特別是魚口輕的季節,鰱鱅跟鯽魚一樣吃口輕,並且釣竿和釣位要選擇到位,才會有大鰱鱅垂釣上來。一、宜用海竿或磯竿有句話說得好「大

魅力奧運人文奧運 萬裡長城萬人太極拳表演

          「魅力北京、人文奧運,居庸關萬裡長城萬人太極表演活動」今天上午隆重開幕,來自四面八方的近萬名太極拳愛好者齊聚雄偉的居庸關長城腳下,共同上演了一幕氣勢恢宏的壯觀場景。   本次活動是北京奧組委首屆文化節的系列活動之一,簡短的開幕式之後,首先進行的是具有濃鬱民族特色的鑼鼓表演,之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