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如何防病?中醫有妙法
2025-07-19 00:14:13
春季是個多病之季,如何有效的去預防疾病呢?中醫有妙法教你如何防治疾病,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順應時令 謹慎起居 中醫稱流感為「時行感冒」,認為是四季時邪疫毒,自口鼻、皮毛入侵人體而發病。流感來勢兇猛,而且治療流感病毒尚無特效藥。治未病是中醫的強項,我們一定要把關口前移,移到未病之時,在預防上下足功夫。 春季天氣雖然漸暖,但不應過早脫衣,以防非時之寒;秋季天氣漸涼,但不能過早、過多增衣,以防非時之熱。即所謂春捂秋凍,讓身體逐漸適應四時更替。 老年陽虛體弱者最易感受寒邪,引起流感,故應注意保護身體陽氣,防禦外界寒邪侵襲,特別應注意足部保暖,每晚用溫熱水洗腳,以促進末梢血液循環。又因為寒邪侵襲人體,常從皮毛而入,所以進行耐寒鍛鍊,可以有效防止寒邪侵襲。 冷水洗浴法: 體質較差者可從春暖開始,以冷水擦鼻、洗臉、漱咽,長年堅持不懈;體質較好者從盛夏開始冷水洗浴,範圍由小到大,逐漸擦浴全身,並堅持到9月份以後,然後改為冷水洗面。 推薦食療方: 蔥白7段,生薑7片,粳米1把,共熬成粥,加醋半杯服食。可用於流感初期輔助治療。 玉屏風散: 黃芪30克,防風30克,白朮60克。上藥研末,水泛為丸。每次服用10克,每日2次。此方的功能為益氣固表止汗,既可用於防治流感,也可以用於流感善後調理。
飲食自倍 腸胃乃傷 中醫理論認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人之所以得病是因為身體虛弱、過勞、抵抗力差、免疫功能低下,所以必須保持生活規律,勞逸結合,不要使身體透支太多。很多白領工作很累,一到周末就睡懶覺,也不吃早餐,生活規律完全打亂,這樣不利於身體健康。 《內經》中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大魚大肉損傷腸胃,經常吃快餐也不利於身體健康,平時應注意少吃油炸食品,多吃蔬菜。 中醫認為春主生發。春天氣候比較乾燥,可以吃些百合銀耳蓮子羹。百合、銀耳可以清肺熱,蓮子能健脾祛溼。夏天還可以吃冬瓜海帶湯,再加點蓮藕清肺熱、祛溼健脾。此外,馬齒莧、蒲公英包子也有清熱祛溼、健脾潤腸的作用。
哮喘之病 內外相應 哮證是由於素體稟賦不足,脾腎虛弱,痰飲內伏,加之外感風、寒、熱及飲食、情志、勞倦等因素而誘發。而風邪伏肺、痰氣壅塞、肺失宣肅、氣道不利,則是該病的主要病機。由於哮喘的發生與體質、痰飲及各種誘因有關,故預防當以提高稟賦素質、杜絕痰飲生成和避免誘發因素為原則。 《時方妙用·哮證》云:「哮喘之病,內外相應,遇風、寒、暑、溼、燥、火六氣之傷即發。」因此,凡家族中有哮喘病人、體質有過敏傾向的,在氣候變化劇烈及節氣轉化之時,應特別注意起居,防止外邪侵襲,以避免內外合邪誘發哮喘。另外,應注意避免吸入空氣中的過敏物質,如花粉、動物皮屑、昆蟲鱗毛以及灰塵等;保持室內乾燥、通風和空氣清新,及時清除室內各角落的積塵,勤曬被褥。 哮喘發病也可由飲食引起,其中最常見的食物是魚、蝦、蟹、禽蛋、牛奶等。故屬過敏體質的人、有哮喘病發作傾向者應特別注意禁食上述致敏食品。此外,暴飲暴食,過食酸、鹹也是哮喘常見的誘因。約有10%的病人對酒精敏感,因此,屬過敏體質的人、有哮喘病發作傾向者,應儘量少飲酒或不飲酒。
氣候乾燥 寶寶動火 春季寶寶易患的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統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另外,寶寶在春季還容易患變態反應性疾病,如蕁麻疹、支氣管哮喘等。春季還是兒童傳染病多發的季節,如麻疹、猩紅熱等。由於氣候乾燥,寶寶容易上火,會出現鼻衄(出鼻血)。 為預防上述疾病的發生,家長應該注意讓寶寶多飲水,多休息,吃易消化的食物,適時增減衣服。如寶寶對花粉或粉塵過敏比較明顯,外出可戴口罩。另外,應少吃魚蝦等海鮮類產品,以防加重過敏。春季容易生風動火,不宜讓寶寶吃上火食品,如牛肉、羊肉等。
虛邪賊風 避之有時 感染性疾病由疫毒引起,所以完全可以做到防患於未然。中醫學的整體觀和內因論強調內環境平衡,改變人體應激狀態,可以減輕症狀、抑制病情,實現防病治病的目標。 我國傳統民俗中,端午節前後家家門口掛艾蒿、除蟲菊草,以驅趕五毒,孩子們身上佩帶裝有藿香、佩蘭、茴香末的香囊,意在驅邪避害。現代中藥的相關噴霧劑、噴喉劑,也有清潔環境、保護人體的作用。
天人相應 防患未然 季節變換之時,往往是疾病的高發期,因為「人與天地相應」,機體還沒有完全建立起對氣候、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 春夏之交,乍暖還寒,晝夜溫差大,各種致病因子又都處於活躍階段,加之人的防衛能力較差,許多疾病就會發生。 春季養生一定要順應時令,居住在北方地區的人和抗病力較差的老人、兒童,更不應過早、過快減去衣服。如溫度確實已經升高,不妨適當減去一些上衣,但最好要準備一個背心,保護好腰背部。同時要注意保護好腿部,因為人體下半部的血液循環沒有上半身好,很容易受到風寒的侵襲。還要特別強調的是,一些女孩子過早地把肚臍露出來的習慣也對健康不利。肚臍,中醫稱為神闕穴,是機體新陳代謝的重要通道,既是治療疾病的重要部位,也是邪氣入侵人體的通路。肚臍受寒、感邪,多種疾病就會接踵而至,如腹痛、月經不調等。 運動對強健身體很重要,春季的運動應以慢運動為主,以不出汗或微出汗為佳。春遊、放風箏、散步、慢跑、打太極拳以及不太劇烈的球類運動,可以改善血液循環,提高心肺功能,使腦組織得到較多的血液和氧氣,從而適應機體對季節性變化的需求。在晨曦初露之時,靜心清神,面對東方,自然勻稱地慢慢做腹式呼吸(氣納丹田)10~15分鐘,有利於濁氣的排出和清氣的吸入。 春季的飲食,也應符合這個季節的特點。基本原則是養肺、疏肝、健脾。食物以清淡、富於營養、增酸、增甘的原則來搭配。 中醫的所建議的預防疾病的方法需要我們個人去注意的,如果你只是聽而不去做,那麼疾病就會給你帶來很多的麻煩,不要為了一時的偷懶而讓麻煩纏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