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變檢查是什麼?血流變檢查可以檢查什麼病?
2025-07-21 05:32:09
血流變檢查是一種通過檢查血液的粘稠度、紅細胞電泳時間等等,來判斷人體血液是否存在問題,血流變檢查有分為全血粘度、全血還原粘度、全血相對粘度等檢查,通過血流變檢查還可以知道身體有沒有問題存在,下面大家跟著小編來簡單的了解一下。
血流變檢查是什麼
血液流變學包括全血比粘度,全血還原粘度,血漿粘度,紅細胞電泳時間,血小板電泳時間,纖維蛋白原測定,血沉及紅細胞變形能力等10多項指標。主要是反映由於血液成分變化,而帶來的血液流動性、凝滯性和血液粘度的變化。在正常情況下,血液在外力(血壓)的作用下,在血管內流動,並隨著血管性狀(血管壁情況和血管形狀等)及血液成分(粘度)的變化而變化,維持正常的血液循環。當血液粘度變大時,血液流動性就變差,也就最容易發生腦血栓性疾病。反之,粘度較小,流動性較好。
血流變檢查有什麼作用
一、全血粘度
血流變可以檢查全血粘度,也就是血液總體的流動指標,全血粘度增高表示血液粘滯性增加而流動性降低。由於血液在不同的流動狀態(切變速度)下所表現的粘度是不同的,因而一般測定由高到低幾種不同切變速度下的全血粘度,用以大致反映血液在體內不同粗細、不同壓差的血管中的流動性。
血流變可以檢查全血粘度
1、高切全血粘度
什麼是高切全血粘度呢?所謂的高切全血粘度就是指血液在高切變速度下流動時所表現的流動性大小。高切全血粘度增高的直接原因依次是:(1)血細胞(主要是紅細胞)濃度增加;(2)血漿粘度增加;(3)紅細胞剛性增加(即變形能力降低)。
2、低切全血粘度
表示血液在低切變速度下流動時所表現的流動性大小。低切全血粘度增高的直接原因依次是:血細胞濃度增加,血漿粘度增加,紅細胞聚集性增加。
二、全血還原粘度
是除去血細胞濃度這個影響因素後的全血粘度。本指標反映血漿粘度和血細胞本身性質對血液流動性的影響。它包含下列二個指標。
1、全血高切還原粘度
其增高的直接原因是血漿粘度增加,或紅細胞剛性增高(變形能力降低)。
2、全血低切還原粘度
其增高的直接原因是血漿粘度增加,或紅細胞聚集性增加。
三、全血相對粘度
是指除去血漿粘度這個影響因素後的全血粘度,它反映血細胞濃度和血細胞本身性質對血液流動性的影響,它也有二個指標。
1、全血高切相對粘度
其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血細胞濃度增加,或紅細胞剛性增高(變形能力降低)。
2、全血低切相對粘度
其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血細胞濃度增加,或紅細胞聚集性增加。
四、血漿粘度
其增加的直接原因是血漿纖維蛋白原或大分子球蛋白增加,或血脂顯著增加。
五、紅細胞壓積:又稱紅細胞比容或比積
它是血細胞濃度的指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血流變指標,本指標增加時全血粘度各指標都可能增加。
六、紅細胞沉降率:又稱血沉、ESR
它是表示血液在靜止狀態下紅細胞在自身血漿中的沉降速度。影響血沉快慢的直接因素是紅細胞聚集性(正相關)和紅細胞壓積(負相關)。血沉增速,可能是紅細胞聚集性增加,也可能是紅細胞壓積降低。
七、血沉方程K值
為了使血沉能更準確地反映紅細胞的聚集性,就需要把紅細胞壓積的影響消除,這就使血沉方程K值,它是除去紅細胞壓積的影響後的血沉校正值,它能糾正由於貧血或血液受稀釋後的血沉「假性」增速,因此只有血沉方程K值增加用上述六、七兩項指標來判斷紅細胞聚集性。
血流變檢查可以檢查什麼病
1、血管性疾病,高血壓、冠心病、周圍血管病、腦卒中等。
2、代謝性疾病,糖尿病、高球蛋白血症、高脂蛋白血症、高纖維蛋白血症等。
3、血液疾病,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原發性和繼發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和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症。
4、其他疾病,如:休克、慢性肝炎、肺心病、臟器衰竭等。
血流變檢查前需要注意什麼
血流變檢查要求比較嚴格的,檢查前需要空腹的,如果準備近期檢查血流變,最好在3天內不要吃雞蛋,少吃肉或者不吃肉,避免飲酒,檢查的當天早上不要吃東西。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