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社交恐懼症原因?如何克服社交恐懼症8個技巧
2025-07-21 11:51:09
社交恐懼症,又名社交焦慮症、見人恐怖症,是一種對社交或公開場合感到強烈恐懼或憂慮的精神疾病。患者對於在陌生人面前,可能被別人仔細觀察的社交場合,有顯著且持久的恐懼,害怕自己的行為或緊張的表現會引起羞辱、難堪。有些患者對參加聚會、打電話、到商店購物、或詢問權威人士都感到困難。
造成社交恐懼症的原因
1、 心理社會因素造成社交恐懼症
患者在首次發病前可能會有某種精神刺激因素,資料表明有近三分之二的患者都主動地追溯到與其發病有關的某一事件。19世紀初,美國心理學家用條件反射理論來解釋恐懼症的發生機制,認為恐懼症狀的擴展和持續是由於症狀的反覆出現使焦慮情緒條件化,而迴避行為則阻礙了條件化的消退。即當患者遭遇某一恐懼性刺激時,當時情景中另一些並非恐懼的刺激(無關刺激)也可能同時作用於患者大腦皮層,兩者作為一種混合刺激形成條件反射,所以今後重遇這種情景,即便是只有無關刺激,也能引起強烈的恐懼情緒。然而部分患者並無曾受恐嚇的經歷,有些患者恐懼的對象經常變換,這些都是條件反射學說難以解釋的。
2、 害怕受到挫折、嘲笑造成社交恐懼症
這類社交恐懼症患者的成因是由於在以往的交往過程中碰到過挫折、麻煩、失敗,或者受到過嘲笑、諷刺、拒絕等,從而在他們的心理上留下陰影,使其對人群感到恐懼,以致害怕與人交往,和人說話時就會出現緊張、焦慮、不安等情況。
社交恐怖症的表現
1、場所恐懼症的表現
場所恐懼症以女性多見,病人多出身於穩定而且成員關係密切的家庭,母親對病人的過分保護很常見,病前性格多害羞、被動、依賴、容易焦慮不安。病後對家屬的依賴更加突出。外出需人陪伴,嚴重者不敢出門,長期困居家中。
場所恐懼症的症狀往往是複雜多樣的,常常合併有其他內容的恐懼症,還常有驚恐發作和焦慮症,有些病人還合併有抑鬱症狀、癔症症狀、強迫症狀或人格解體。臨床上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無驚恐發作,另種是有驚恐發作。
2、場所恐懼症的表現
相對來講,患上社交恐懼症的患者總是處於焦慮的狀態下,自己也是說不出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他們害怕在別人或公共場合中出洋相,所以一旦與人交往或出現在公共場合中的話就會感到非常的緊張,對於他們來講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所以總是逃避著。
社交恐懼症的自我治療
面對社交恐懼症(傾向)首先要有一個正確評價自我的標準,發掘自身的優勢,比如,演講能力不行,但是寫作的能力不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這也是自己的一個優勢,自己並不比別人差什麼,在對外聯繫交往中,揚長避短是關鍵。自己處處都優秀,高人一等,這是自我心理期許過高的表現。
其次,建議你採取心理自我刺激療法,主動有意識地糾正自己的心理障礙。比如多為自己創造一些在大庭廣眾之下發表意見的機會;多增加和異性朋友交往的機會;感到緊張的時候,默念「放鬆」「放鬆」。開始時不必正視大家的目光,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談話上。然後逐漸有意識地調整自己,從容面對大家,用眼神、表情和聽眾交流,直到慢慢地消除掉恐懼感。
在自己緊張的時候,還要學會放鬆練習。找一個誘導物,比如在一個柔軟的墊子上找一個舒適的姿勢坐下,聽著大海的濤聲或者看著一幅優美的風景畫,閉眼默念「放鬆」「放鬆」,想像身體逐漸變得發沉和鬆弛,呼吸自然。練習過程中不要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專注自己的心理感受,整個訓練過程2-20分鐘,以感到輕鬆為止,完成練習後靜坐片刻再睜眼起身,動作不要太猛。每天練習3-4次,不適的緊張和焦慮會逐漸緩解。
解決社交恐懼的5大技巧
1、害羞使人呼吸急促,因此,要強迫自己做數次深長而有節奏的呼吸,這可以使緊張心情得以緩解,為建立自信心打下基礎。
2、做一些克服羞怯的運動。例如:將兩腳平穩地站立,然後輕輕地把腳跟提起,堅持幾秒鐘後放下,每次反覆做30下,每天這樣做二、三次,可以消除心神不定的感覺。
3、與別人在一起時,不論是正式與非正式的聚會,開始時不妨手裡握住一樣東西,比如一本書,一塊手帕或其他小東西。握著這些東西,對於害羞的人來說,會感到舒服而且有一種安全感。
4、有時你的羞怯不完全是由於過分緊張,而是由於你的知識領域過於狹窄,或對當前發生的事情知道得太少的緣故。假若你能經常讀些課外收籍、報刊雜誌、開拓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閱歷,你就會發現,在社交場合你可以毫無困難地表達你的意見。這將會有力地幫助你樹立自信,克服羞怯。
5、學會毫無畏懼地看著別人,並且是專心的。當然,對於一位害羞的人,開始這樣做比較困難,但你非學不可。試想,你若老是迴避別人的視線,老盯著一件家具或遠處的牆角,不是顯得很幼稚嗎?難道你和對方不是處在一個同等的地位嗎?為什麼不拿出點勇氣來,大膽而自信地看著別人呢?
如何克服社交恐懼症8個技巧
1、適當的放鬆
這樣做能夠緩解心理的恐懼感。將兩腳平穩站立,輕輕地把腳尖踮起,堅持幾秒鐘,然後放下,同時,邊做有節奏的深唿吸邊數數,這樣做二到三組,每組三十下,一般就能緩解心理恐懼。
2、接納並信任自己
社交恐懼症在某種程度上時不能接受自己的一種表現。從現在開始,停止對自己的挑剔,批評,責難,也不要以恐懼就逃跑。要知道,如果自己都不信任自己,那麼這個世界上還有誰會信任你呢?
3、讓自己有事做
心理學家認為,雙手空空會讓人的社交恐懼感增加,而手裡握著東西能夠給人一定程度的安全感。臺灣名主播蔡康永就總是這樣,在做節目的時候,把一支筆我在手裡,他說:「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手不知擺在什麼地方的尷尬。」
4、試著看著別人眼睛說話
眼睛是人心靈的窗戶,如果能夠勇於直視他人的眼睛,也就相當於敢於敞開心靈與人交流。開始時,一直盯著別人的眼睛,感覺可能會比較尷尬,當我們可以給自己一些心理暗示,比如:即使看著他的眼睛,他也不會咬我一口。又或者當成一個自己的小遊戲:我就這麼盯著他看,看他會有怎樣的反應。
5、自己演練社交情景
經常自己在腦海中預演,或者把板凳,桌子等當成陌生人進行社交演練。次數多了,時間久了,效果就明顯了。
6、選擇友善的人交往
友善的人比較懂得如何尊重一個人,我們也比較容易從他們那裡獲得認可,進而建立起我們的社交自信。
7、不刻意迎合
壓抑自己,迎合別人和外界的做法並不可取。一方面,這樣的方式讓對方無法了解到真實的我們,另一方面,也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讓自己排斥社交活動。
8、關注社交本身,而非自己的表現
將注意力轉移到怎樣才能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怎樣才能發掘對方的有點等事情上來,這樣就能夠自然從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