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衛視養生堂視頻真茵子3
2025-07-17 10:31:11
《本草中的真「菌」子3》豬苓、水腫
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院長王耀獻
豬苓在我國已經有2000多年的要用歷史,它是我國常見的菌類藥材,如今在國內外享有盛名。可是很多人聽過豬苓的名字,卻不知道它的作用。下面是王院長為我們介紹關於豬苓治水腫方面的知識,還有豬苓和其他藥材搭配之後的妙用。
《本草經集注》說:「其皮至黑,做塊似豬矢,故以名之」。民間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豬靈芝。《本草求真》載:「豬苓,凡四苓、五苓等方,並皆用此,性雖有類澤瀉,同入膀胱腎經,解熱除溼,行竅利水,然水消則脾必燥,水盡則氣必走。」
老北京人都知道茯苓餅、茯苓酸奶,而這豬苓就是茯苓的兄弟,兩個出自同樣的生活環境。有相似之處,比如利水,但也有明顯的不同。
歸經,就是藥物到達發揮作用的部位和靶點,如每個人各回各家,不會走錯門。豬苓入腎,膀胱經;茯苓入心,脾,胃、肺、腎經。正是因為它倆歸經不同,功效也就有所不同。茯苓入心,脾,腎經,所以它除了利水之外,還有益脾寧心的作用,具有一定的補益作用。豬苓入腎,膀胱經,走水道,單從利水治水腫的角度講,豬苓的功效就勝於茯苓。
在《傷寒論》中記載了一個經典名方「豬苓湯」。豬苓專入腎與膀胱,茯苓、澤瀉以甘淡之性,助豬苓利水滲溼之力,滑石甘寒,利水而清熱,阿膠甘鹹,潤燥而滋陰。五藥共合成利水清熱養陰之方使水去而熱消,陰復而煩降,利水而不傷陰,滋陰而不斂邪。
水腫在百姓生活中很常見,有些是生理性的,有些是病態的。我們如何判斷自己有水腫呢?
王院長說:第一要結合自己的基礎病,如心臟病、腎病、肝病、內分泌病,服用有什麼藥;第二是感覺,是不是有腫脹沉重感覺,可以照照鏡子,眼瞼腫不腫;第三是手指按壓皮下組織少的部位(如小腿前側)時,看是不是有明顯的凹陷;第四,要看體重,是不是短期內增長迅速。水腫發生部位多在組織鬆弛的部位或者下垂部位,如眼瞼、面頰、踝部及陰囊等處。嚴重可伴有胸水、腹水。
首先先看這水腫是不是對稱性的,如果不對稱,比如一條腿腫,一條腿不腫,那肯定是外科的問題,可能是靜脈血栓等;而對稱型、全身性水腫則應注意詢問有無心臟病、腎臟病、肝臟病、營養不良、內分泌功能失常、用藥情況等病史。心源性水腫多從下肢腳部開始,繼而遍及全身,同時伴有心慌啊,胸悶等表現;腎源性水腫多先從眼瞼、顏面開始,繼而延及四肢,全身,小便多有泡沫等;肝源性水腫,多有肝病病史,表現為腹水,四肢多不腫;藥物性水腫,是由於新近使用了某種藥物後出現的水腫,比如說,有部分高血壓病人常吃的鈣離子節抗劑類的降壓藥如硝苯地平後,容易出現下肢水腫;也有查不到原因的,稱為特發性水腫。
很多人得了水腫病,心急火燎,追求快速消腫,往往使用作用峻猛的利尿藥,這是很危險的事。短期內快速利尿消腫,容易引起水電解質紊亂、血栓血塞的形成、低血容量休克和腎衰等。王院長經常給研究生講一個病例,作為教訓警示:有個中年女性患者,腎病症候群,高度浮腫,家屬每天追著大夫消腫,天天利尿,恰巧病人合併拉肚子,因為高度浮腫掩蓋了脫水,沒有及時補液,住院後第四天夜間病人出現左側小腿疼痛,沒有引起值班大夫重視,第五天晚上病人痛的抱住腿哭叫,嗎啡、杜冷丁不見效,第六天白天我查房時,發現患者左下肢末端已經變黑開始壞死了,最後轉到周圍血管科截肢了。
王院長總結了治療水腫的基本原則:寧腫勿幹。腎病水腫的病人一定要嚴格記錄水出入量,稱稱體重,每日體重減輕在0.5 -1.0公斤之間。
著名的解酒方葛花解酲湯,是李東垣治療「飲酒過傷」之劑,在方中就用到了豬苓。王院長也有一個解酒方子,只有六味藥:葛花、豬苓、茯苓、枳椇子、炒梔子、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