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子宮頸癌了解多少?這類高危險人群要注意了
2025-07-22 21:15:12
子宮頸癌為女性前十大癌症之一,根據國建署2014年的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發生率於女性排名第8位;死亡率為第7位。有性行為的人終其一生有一半以上感染過人類乳突狀病毒。其中有性經驗的婦女、尤其是早婚、生育子女多、性伴侶較多的婦女等為高危險人群,下面就跟太極拳小編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發生原因及危險族群
人類乳突狀病毒(HPV)是一種很普遍的病毒,有性行為的人終其一生有一半以上感染過人類乳突狀病毒。其種類超過兩百種,約有30到40種與外生殖器有關,其中致癌高風險型為HPV第16,18型;低風險型為HPV第6,11型。感染這類病毒後百分之八十的人會被免疫系統消滅,剩下沒有清除病毒的才有機會進展為子宮頸癌。
危險族群包含:有性經驗的婦女、尤其是早婚、生育子女多、性伴侶較多的婦女。已無性生活或停經的婦女,由於HPV感染後需10-2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會進展為子宮頸癌,所以已無性生活或停經者仍須定期抹片檢查
子宮頸癌症狀
子宮頸癌初期往往沒有特別的症狀,大多是在例行的子宮頸抹片檢查時意外發現。最常見的症狀是不正常的陰道出血或分泌物。子宮頸癌是一個疾病發展相當緩慢的癌症,再加上零期原位癌的治癒率幾乎可達百分之百,因此女性朋友更需要定期做抹片,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檢查結果怎麼判讀
報告可分兩部分,包含抹片的品質,以及病理報告化驗結果。抹片結果及處理如下:
正常:每年仍需定期做一次抹片檢查。
異常/發炎:如停經後子宮頸細胞萎縮發炎或曾接受過放射線治療,可給予局部治療,六個月後重做抹片檢查。
子宮頸癌檢查結果
【非典型鱗狀細胞】:
意義不明的非典型細胞變化(ASC-US):六個月做抹片檢查、或檢查人類乳突病毒感染(HPV DNA)、或直接做陰道鏡檢查。
細胞病變,無法排除高度病變(ASC-H):視為高度病變,直接做陰道鏡檢查。
【低度鱗狀細胞上皮內病變(LSIL)- CIN1(輕度分化不良)】:陰道鏡檢查,停經婦女演變成高度病變機會較低,也可以選擇間隔六個月做抹片檢查、或檢查人類乳突病毒感染(HPV DNA)。
【高度鱗狀細胞上皮內病變(HSIL)-CIN2(中度分化不良),CIN3(重度分化不良)】:必須做陰道鏡切片檢查 。
【子宮頸癌】:
必須立即到醫院就醫治療 。
異常-非典型腺體細胞:陰道鏡切片等多重檢查。
異常-檢體不足難以判讀:應立即重做檢查 。
結語:人類乳突病毒是子宮頸癌最重要的元兇,即使現在已經有人類乳突病毒疫苗,但仍無法取代子宮頸抹片的篩檢。此外篩檢也有所謂為陰性的限制,亦即指患者已出現病變,檢測卻檢查不出來。但根據臺灣國健署統計資料,連續三年做子宮頸抹片,卻檢查不出病變的機率只有千分之一。大部分的抹片異常都只是癌前期病變,治癒率高,因此面對異常的子宮頸抹片報告,更需要積極地前往醫療機構諮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