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坐月子要注意什麼?吃什麼調理最好?
2025-07-22 21:03:14
大家都知道女人在生完孩子後要坐月子,其實坐月子是指孕婦產後用一個月或多月的時間進行休養。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為產後必須的儀式性行為。而且在坐月子期間長輩們會交代很多的禁忌,比如不能洗頭髮、洗澡、出門等等不讓做的事。而現在冬天馬上就要到了,產婦在坐月子期間要注意的事項到底都有什麼呢?在飲食上要怎麼調理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冬天坐月子的注意事項
1、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冬季要注意通風,即使天氣寒冷也應每天開窗換氣至少20分鐘,尤其在房間裡使用電或煤等取暖用品時,更需要經常開窗換氣。開窗時媽媽和孩子可以先轉移到別的房間裡,待房內的溫度回升後再回來。對室內進行通風時要將媽媽和寶寶換到另一間房間或蓋好被子,不要讓風直吹媽媽和寶寶,通風一般20~30分鐘,每天一到兩次。
2、注意勞逸結合
剛分娩的新媽媽在產後需要進行適當的運動,保證氣血流通。要注意臥床休養與適宜的活動相結合,在冬天不宜出門的話,可以選擇在床邊和房間內慢慢走動,並練習一些產後體操,這樣既可以儘早恢復體形,也可減少便秘的發生。
3、保持適宜的溫溼度
室內的相對溼度要控制在55%~65%,坐月子的屋子一般來說溫度要保持在22~24為好,因為太冷容易讓媽媽和寶寶著涼,患上感冒甚至肺炎,太熱也不利於媽媽身體恢復。在冬天坐月子時需要對媽媽和寶寶進行全方面的照料。
4、預防母乳餵養時肩關節受涼
冬天天氣冷,給寶寶餵奶時媽媽的肩關節很容易受涼,導致以後落下月子病。給寶寶餵奶時首先要保持室內溫度和溼度,前面已經提到過了,還有就是可以買一些專門用於媽媽餵奶時穿的餵奶服,不僅方便哺乳,還不會冷到肩關節。或者餵奶時披一件外套、並更換餵奶姿勢,餵奶後可適當活動活動肩部,因為每次餵奶時間差不多要半個小時時間,總保持一個姿勢不動,確實可能造成患頸肩痛。
5、坐月子時應用溫水刷牙
經常有些老人告誡產婦坐月子時千萬別漱口刷牙,否則以後牙齒會受「驚」。其實,這是毫無科學根據的。實際上,產婦更應該注意刷牙、漱口,保持口腔衛生。產婦剛生產後可能感到疲乏,此時可用鹽水、溫茶水等漱口。一旦體力初步恢復,能夠下床活動後,應儘早恢復刷牙,清除口腔的汙物。但要注意,刷牙時應用溫水,不要使用涼水,牙刷要選用軟毛牙刷以免損傷牙齦。
6、洗澡要講究
傳統說法認為坐月子的產婦不能洗澡,尤其是冬天,最好滴水不沾。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因為產婦容易出汗,加上產後抵抗力較弱,細菌很容易繁殖生長,侵入肌膚引起皮膚炎症。在冬天,新媽媽也要注意皮膚清潔衛生。但要注意的是,順產的媽媽要在產後24小時才可以擦浴,產後1周可以開始淋浴。剖宮產的媽媽要等傷口恢復後才可以淋浴。切忌,無論是順產還是剖宮產的媽媽都不可以坐浴或者盆浴,這樣會增加子宮感染的機會。而且每次洗澡的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水溫在36度左右為宜。洗澡後要立刻擦乾頭髮和身體,穿好衣服,防止受涼。
7、放鬆心情,防止產後抑鬱症
生了小寶寶後,產後媽媽的心情會莫名的煩躁與失落,尤其在冬季,天氣寒冷、陽光不足,新媽媽很容易患上產後抑鬱症。此時,媽媽要注意放鬆心情,可以找信任的親朋好友交流,宣洩一下自己苦悶無助的情緒。丈夫也應該加倍關心愛護妻子,拿出較多的時間陪伴在妻子身旁,減輕她在生理上的痛苦。家人也可以幫助新媽媽處理家務和照料小寶寶,讓新媽媽有愉悅的心情調養身子和穩定情緒。
8、產後飲食以清淡、營養豐富、易消化為原則
產後飲食的原則是:清淡、營養豐富、易消化。除了雞、魚、蝦、肉外,最好選擇易消化、無刺激性的溫和食物,如紅蘿蔔、萵苣、紅莧菜等蔬菜,水果方面:蘋果、葡萄、荔枝、龍眼等水果為佳。產後不宜大補,忌喝高脂肪的濃湯,因為容易影響食慾、體形。高脂肪也會增加乳汁的脂肪含量,導致新生兒不能耐受和吸收而引起腹瀉。因此,產婦宜喝些有營養的葷湯和素湯,如魚湯、蔬菜湯、麵湯等,以滿足母嬰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
9、吃水果時宜溫水洗過或蒸過
很多人認為水果屬於生冷食物,冬天吃進肚子裡都冰涼冰涼的,這樣對產婦恢復不好,所以冬天坐月子不吃水果。其實,冬天坐月子最好吃一些水果,如獼猴桃、榴槤、蘋果、木瓜、葡萄、菠蘿、橄欖、香蕉、龍眼、山楂等對產婦的身體恢復有好處。但要注意,吃水果時用溫開水洗一下再吃或者隔水蒸一下再吃。
10、冬季坐月子要注意補鈣
懷孕後期以及產後3個月,新媽媽體內鈣的流失量較大。特別是寒冷的冬天,坐月子時曬太陽的時間很少,這樣就不利於鈣的合成和利用。媽媽缺鈣會減少母乳餵養嬰兒鈣的攝取,影響嬰兒牙齒、頭髮和骨骼的正常發育。所以冬天產婦坐月子要注意鈣的補充,可適當攝取維生素D營養片,促進體內鈣的吸收。
坐月子吃什麼好
產後第一周:開胃為主,拒油膩
不論是哪種分娩方式,新手媽咪在剛剛升級的最初幾日裡會感覺身體虛弱、胃口比較差。如果這時強行填下重油重膩的「補食」只會讓胃口更加減退。在產後的第一周裡,可以吃些清淡的葷食,如肉片、肉末。瘦牛肉、雞肉、魚等,配上時鮮蔬菜一起炒,口味清爽營養均衡。橙子、柚子、獼猴桃等水果也有開胃的作用.
推薦菜式:蘆筍牛柳、菠蘿雞片、青椒肉片、茄汁肉末,少吃白米,改吃糙米、胚芽米、全麥麵包。
特別提醒:太油膩的食物會令人反胃,媽媽攝入油脂過多可能會讓乳汁也變油,使寶寶發生腹瀉。
產後第二周:補血補維生素
進入月子的第二周,媽媽的傷口基本上癒合了,可以開始儘量多食補血食物,調理氣血,多吃蘋果、梨、香蕉減輕便秘又富含鐵質,動物內臟更富含多種維生素。
推薦菜式:麻油炒豬心、大棗豬腳花生湯、魚香豬肝,加入少許枸杞、山藥、茯苓。
特別提醒:藥膳請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滋補。
產後半月後:催奶
媽媽的產奶節律開始日益與寶寶的需求合拍,反而覺得奶不漲了,這時可以開始吃催奶食物了。催奶不應該只考慮量,質也非常重要,湯裡的營養僅僅是湯料的20%左右,所以科學的觀點是湯汁要吃,料更不能捨棄。
推薦菜式:鯽魚湯、昂子魚湯、豬手湯、排骨湯,加入通草、黃芪等中藥,效果更佳。
坐月子不能吃的食物
1、過於寒涼、辛辣的食物;
2、營養過於豐富的大補食物,比如人參,鹿茸等;
3、刺激性較大的食物;
4、過硬、難以消化的食物,加重新媽產後負擔。
總結:女人在剛生完孩子的時候,體質會變得虛弱,但是還沒有到只能躺著的地步,所以在休息了幾天後就可以下床走動了,只要不太大動作都是可以的。當然。在飲食上更要注意,切記不要吃太油太辣和冷的東西。希望各位新辣媽們都能記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