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還有大作用的? 來看看掏耳朵的正確打開方式
2025-07-23 06:12:09
「耳屎」在醫學上叫耵聹積聚較多時,就會發癢,條件反射,人們就會去掏,而且很爽。掏耳朵看似非常簡單,每人都會做,只是方法對不對。殊不知耳屎對我們的耳朵有保護作用,多數人掏耳朵的都會陷入誤區,看看你是否犯過。
耳屎的作用
在人的外耳道外側軟骨表面的皮膚中有耵聹腺,能分泌一種淡黃色黏稠的物質,稱為耵聹,俗稱「耳屎」或「耳蟬」,它像「哨兵」一樣守衛著外耳道的大門。對於耳朵來說,耳屎其實是耳朵的保護傘,一直在默默無聞地保護著耳朵,只是你看不到而已~
耳屎的三大作用:
一、抵抗細菌、病毒
耳屎富含油脂,在耳道皮膚表面形成一層酸性膜,賦予外耳道抵抗細菌、病毒侵害的作用。
二、阻擋異物入侵耳內
耳屎所含的油脂能滋潤外耳道皮膚上的細毛,這些茸茸的細毛和富有黏性的耳屎,能阻擋由外界吹進來的塵埃顆粒,擋住昆蟲進入外耳道。另外,耳朵不小心進水時,耳屎還可以阻擋髒水的侵入,並防止可能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的發生。
三、保護鼓膜
耳屎使外耳道空腔稍稍變窄,對傳入的聲波能起到過濾和緩衝的作用,使鼓膜不致被強聲所震傷。
此外,富含油脂的耵聹能使外耳道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溼度,保證耳道深處的鼓膜不致變幹,從而使鼓膜處於最佳運動狀態。
掏耳朵的誤區
誤區一:鼓膜破了,一定會耳聾
正解:掏傷鼓膜,聽力下降
坊間對鼓膜的認識是,一旦鼓膜破裂了,聽力就沒有了。其實並非如此,鼓膜損傷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件相當平常的事情。很多人在掏耳朵時掏得太深,碰到耳膜很痛,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在鼓膜上戳了個小孔。鼓膜的功能是擴發音量、增強聽力,它的破損甚至破裂只會影響聽力,但不會完全導致失聰。一般人掏耳朵時不小心在鼓膜上弄破一個小洞,一般來說3個月左右就可以自行恢復的。
要提醒的是,不僅掏耳朵會捅破鼓膜,過大的音量、很重的一巴掌、打球撞擊等原因都可能在鼓膜上震出小孔。例如有一個小孩在玩沙炮的時候震傷了耳朵,鼓膜上破了個洞,聽力大大受損。
誤區二:弄痛耳朵了,滴滴消炎水
正解:沒有感染不要滴
就像眼睛乾澀就滴眼藥水一樣,很多人耳朵一有問題就滴消炎水。殊不知,亂滴藥水也可能帶來炎症。
如果掏耳朵時,用乾淨的掏耳棒掏到耳朵痛了、受傷了,這種情況下一般不需要滴消炎藥水。此時外耳道沒有受到細菌感染,保持乾爽潔淨的環境。但滴了消炎藥水之後,反而營造了一個潮溼溫潤的環境,更容易滋生細菌。
什麼情況下可以滴消炎藥水呢?當耳朵出現感染、流膿時,最好在醫生的建議下滴消炎藥水。洗澡時,最好別弄溼耳朵。可以用棉花團塞住耳朵再洗澡,棉花團溼了再換。另外,每次在公共泳池遊完泳之後,最好滴兩滴消毒藥水。因為公共泳池內內的水可能存在各種細菌。
誤區三:耳朵覺得癢就掏
正解:可能是真菌感染
很多人都有定時清潔耳朵的習慣,特別是油耳的人,常常有油流出來,或者覺得癢,每過幾天就掏一次耳朵。陳觀貴對此表示,油耳和幹耳是遺傳的,沒有辦法改變。油耳的人一但感覺油流出來了,用掏耳棒清潔一下看得見的外耳道是可以的。不過,正常人的耳屎會自動脫落,一般情況下不會堵塞。無論是油耳還是幹耳,清潔耳屎的頻率大約一個月一次就夠了。一來耳屎的生長速度沒有那麼快,二來耳屎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不要將其「扼殺於搖籃之中」。
我們的耳朵都有兩節,外面的一節外耳道表層覆蓋著皮膚,不小心碰到了也不痛。但裡面看不到的一節表面是薄薄的黏膜,一碰就會痛。在清潔時,最好使用鬆軟、乾淨的棉籤,硬的掏耳工具,如挖耳勺,其實並不好。
誤區四:耳朵痛自己會恢復
正解:長期受傷可治腦膜炎
耳朵發炎的問題並不大,因此很多人會忽略了正確治療。陳觀貴表示,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耳朵受傷發炎而不治療,很可能出現反覆感染而造成慢性化膿性綜合炎。不僅出現聽力下降,還會導致肉芽、膽脂瘤,破壞聽骨等。聽骨被損壞到一定程度了,無法自愈,只能通過手術解決問題。
那到底應該怎麼清理耳朵呢?
1、可以用鹽水清理耳朵。鹽水滴入耳道中,搖晃幾下,然後衝洗乾淨。
2、嬰兒油、礦物油和專門的耳道清潔油,都可以用來清洗耳朵。如果不確定自己會不會過敏,最後先塗抹在手腕上,一個小時後沒有過敏反應再使用。
3、使用過氧化氫清潔耳朵也不錯。這也是常用的耳道清潔液體。
4、最好購買專門的滴耳器,使用這樣的設備將液體滴入耳道中。
5、如果擔心自己操作會出現意外情況,還可以去找醫生,他們那裡總會有合適的工具。
注意:常掏耳朵小心患上乳頭狀瘤
經常掏耳朵還容易使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利於細菌生長。外耳道皮膚受破壞,長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聹腺分泌,「耳屎」會越來越多。長期掏耳朵的慢性刺激還可能誘發外耳道乳頭狀瘤。我國自從廢除理髮師用剃頭刀挖耳朵的做法後,外耳道乳頭狀瘤的發病率明顯下降。
總結:雖然耳朵裡這東西被俗稱為耳屎,但也不是一無是處的「垃圾」,很多人喜歡閒著沒事就把耳屎掏的一乾二淨,這樣會讓耳朵失去保護屏障,會給耳膜造成傷害。當然耳屎也不是越多越好啦,適當的清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