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膽結石痛不欲生 到底摘不摘膽?
2025-07-23 03:25:24
不少膽結石患者,平時感覺不到任何不適,多數是在健康體檢時查出的,他們中有些人終其一生都不會發作。所以這就代表膽結石可以忽略了嗎?肯定不能!因為不予重視可能會誘發其他疾病甚至癌變。一旦結石引發膽絞痛發作,那將會讓你痛不欲生,有人形容這種疼痛強度僅次於生孩子。下面讓我們來看看膽結石是怎麼形成的,患了膽結石又該怎麼治療,要不要摘膽呢?
膽結石的病因
1、喜靜少動
有些人運動和體力勞動少,天長日久其膽囊肌的收縮力必然下降,膽汁排空延遲,容易造成膽汁淤積,膽固醇結晶析出,為形成膽結石創造了條件。
2、體質肥胖
平時愛吃高脂肪、高糖類、高膽固醇的飲品或零食,而肥胖是患膽結石的重要基礎。
3、不吃早餐
現代許多人不吃早餐,而長期不吃早餐會使膽汁濃度增加,有利於細菌繁殖,容易促進膽結石的形成。如果堅持吃早餐,可促進部分膽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貯存膽汁的黏稠度,降低患膽結石的危險。
4、餐後零食
當人呈一種蜷曲體位時,腹腔內壓增大,胃腸道蠕動受限,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膽汁排洩,飯後久坐影響膽汁酸的重吸收,致膽汁中膽固醇與膽汁酸比例失調,膽固醇易沉積下來。、
5、肝硬化者
這與肝硬化病人身體中對雌激素滅活功能降低有關,身體中雌激素滅活功能降低,則雌激素水平較高,加上肝硬化病膽囊收縮功能低下、膽囊排空不暢、膽道靜脈曲張、血中膽紅素升高等多種因素可造成膽結石。
6、遺傳因素
遺傳因子在明確膽結石危險性方面顯然起著重要作用。膽結石在膽固醇膽石症患者的近親中更經常發生。
膽結石的危害
結石在膽囊內形成後,可刺激膽囊黏膜,不僅可引起膽囊的慢性炎症,而且當結石嵌頓在膽囊頸部或膽囊管後,還可以引起繼發感染,導致膽囊的急性炎症。由於結石對膽囊黏膜的慢性刺激,還可能導致膽囊癌的發生,有報告此種膽囊癌的發生率可達1%~2%。
如何治療膽結石?
有保膽和摘膽兩種方法
保膽治療有三種選擇,一是口服藥物,溶石排石;二是體外碎石;三是手術,保膽取石。
藥物治療:可以促使某些膽結石變小排出,但停藥後容易復發,如果堅持長期服藥,對肝腎的損害較大。此外在排石過程中,容易在膽管發生嵌頓,誘發膽絞痛和膽總管結石等疾病,風險較大。
體外碎石:這種方法理論上是好的,但是體外碎石很難精確擊碎膽囊內的石頭,臨床很少採用。
保膽取石術:雖然可以保留膽囊,但是術後復發率很高。一旦復發,再次手術時,就喪失了採用腹腔鏡這種小創傷的手術機會了。
三種方法弊端明顯,效果欠佳。手術摘膽治療算得上是永絕後患的方法了,如果使用腹腔鏡,對人體損傷就更小了。所以說,一旦患上膽結石,你真的就離摘膽只有一步之遙了。
不想摘膽怎麼辦?
摘不摘膽,要根據自身狀況決定。如果已經出現摘膽手術的指徵了,就別再拖延,及早手術,對自己更好;如果身體沒有任何不適,膽囊也沒有改變,倒是可以考慮暫時不做任何治療。不做治療,不代表照舊我行我素,等待疾病的自然發展。而是要剖析自己,找到致病原因,改變生活方式,減緩結石的增長速度。此外還要定期查肝膽B超,了解結石動態,至少半年一次。
1. 分析病因
膽結石也是一種富貴病,研究表明,它與肥胖、飲食習慣、缺乏運動、妊娠、膽汁酸代謝紊亂、腸道感染梗阻等因素有關。女性多於男性,4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增高。
2. 針對病因採取治療對策
由病理性膽汁酸代謝紊亂、腸道感染梗阻等因素引起的膽結石,需要請醫生治療。
由妊娠引起的膽結石,在懷二胎時要多加注意疾病狀況,儘量避免過多懷孕、生產(在中國多生產的機會不多,單要避免過多次懷孕)。
不管什麼原因引起的膽結石,一旦患上,就得注意改變生活方式了。
3. 改變生活方式
3.1、 積極控制體重,避免肥胖
肥胖是誘發膽結石的獨立危險因素,必須要控制體重。但在減肥到過程中,一定要避免快速減肥,每月減掉3~4斤為宜。
3.2、 少吃高油脂、高膽固醇食物,但不要完全不吃
做到葷素搭配、粗細搭配,以穀類為主即可。長期吃高油脂、高膽固醇的食物,會使血中膽固醇增高,膽汁中的膽固醇也相應升高,過於飽和後,就會析出膽固醇結晶,形成結石。一味吃素也不好,因為素食中含有大量纖維素,會妨礙膽汁酸的吸收,使膽汁中膽鹽濃度下降,卵磷脂和膽鹽不足,膽汁比例失調,形成結石。
3.3、少吃甜食
糖攝入過多,會加快膽固醇的積累,形成膽固醇結石。
3.4、避免餐後久坐
人呈坐位時,是一種蜷曲體位,腹腔內壓增大,胃腸道蠕動受限,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膽汁排洩,飯後久坐妨礙膽汁酸的重吸收,致膽汁中膽固醇與膽汁酸比例失調,膽固醇易沉積下來。
3.5、堅持吃早餐,早餐適當吃點油性食物
長期不吃早餐會使膽汁濃度增加,有利於細菌繁殖,促進膽結石形成。如果堅持吃早餐,同時吃點油性食物,更有利於膽汁的流出,降低形成結石的風險。油性食物比如煎雞蛋、餡餅等可以適當吃點,千萬不要過量。
3.6、多喝水
每天保證喝1500~2000ml的水(約7~8杯),起到稀釋膽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水質的軟硬與膽結石的發病無關。
3.7、堅持運動
堅持運動,一方面可以控制體重,另一方面可以增強膽囊的收縮能力。防止膽囊收縮無力,減少膽汁淤積。從中醫上講,長生悶氣,容易肝氣鬱結,氣滯,膽汁易瘀阻,容易產生膽結石。
結語:的確,膽內的石頭就像一個定時炸彈,隨時可能讓你陷入痛不欲生的狀態。雖然一般只有30%左右的膽結石患者會出現症狀,但誰能保證自己就是幸運的。不想摘膽,就得改變生活方式,現在改變,總比摘除膽囊後不得不改變好得多,你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