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鍛鍊 也沒少進醫院 這是為啥?
2025-07-23 15:39:13
我們都知道生命在於運動,但有些人,尤其是中老年人有點納悶:剛開始鍛鍊那會,頭幾年是少生病了,體質也變好了,但再往後,即便天天鍛鍊,也沒少進醫院,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這往往都是重運動輕食療而導致的。很多中老年人每天花幾小時運動,可飲食卻隨隨便便。要知道,營養比運動重要得多!為什麼呢?看完這篇文章,您就明白了。
沒少運動,為啥還是愛生病?
1、臟器勞損
人老了,各臟器為你服務了幾十年,消耗退化是自然而然的。
2、消化吸收能力減弱
老人普遍有一個特點:飯量少了,胃腸消化吸收能力也減退了,而且睡眠時間不斷減少,所以年紀一大,免疫力就下降,更容易生病。
3、供血不足
老人常常出現氣血兩虧的情況,血容量減少容易使四肢供血不足,因此我們發現,年紀越大越怕冷,穿的衣服也比較多。
運動並不會增加血容量,而是讓血液均勻分布至全身,所以,有些老人在長時間鍛鍊後,就會出現心慌、頭暈、氣短這些心腦缺血的症狀。
運動後,四肢感到暖和是由於血液供應明顯充足,而這時內臟,特別是心腦,這些對血液供應需求量大的臟器,就會比較缺血。
運動並沒使血容量增多,而是使血液重新分布,長時間的運動,老人就會出現頭昏、心慌、氣短、虛汗這些心、腦明顯缺血的症狀。
中老年人營養比運動更重要,食療上應注意以下六個「宜」:
1、食物宜雜
每天都要吃穀類、肉類、奶類、蛋類、豆類、蔬果等多種食物,還要注意葷素均衡、粗細均沾,幹稀搭配。
2、數量宜少
考慮到老人的生理特點,飲食最好「少食多餐」,每餐七八分飽即可。
3、質地宜軟
由於老年人消化系統功能弱,因此,老年人的食物質地應較為軟爛,可用燉、蒸、煮、燴等烹調方法。
儘量避免選纖維較粗、不易咀嚼的食品。
4、溫度宜熱
在消化道內,食物最佳消化吸收過程在接近體溫的溫度下進行。由於胃腸功能下降,老年人耐寒能力不強,一旦吃了生、冷、硬的食物,食物的消化吸收就會受影響,甚至誘發腸道疾病。
5、速度宜緩
比如魚肉,由於其有肉質鬆軟綿密、高蛋白、低脂肪等優點,是老年人的優選食物,但在吃魚的時候,要避免和米飯、饅頭一起食用,吃的時候要慢。
6、口味宜淡
菜品要清淡,不要過於油膩,口味忌重,而不是只吃素不吃葷。
食鹽過多是高血壓的誘因之一,因此,老年人要儘量少吃鹽醃食品。
總結:中老年人適度鍛鍊是必須的,但營養也要跟上去,這樣才能真正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