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性猝死有徵兆嗎?運動性猝死怎麼急救?如何預防運動性猝死?
2025-07-22 06:51:09
運動猝死是指在運動的時候,或者運動後出現的突然死亡,往往運動性猝死沒有什麼徵兆,造成運動性猝死的原因也有多種,心血管系統問題、神經系統問題、呼吸系統等等都有可能是罪魁禍周,那麼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預防運動性猝死呢?
運動性猝死的原因
1、心血管系統:佔猝死38.1%,包括冠心病最多(佔心源性猝死50%),冠脈血管畸形,心肌病佔10%,瓣膜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炎,先天性心臟病,長Q-T間期症候群致室顫(1.4%)。
2、中樞神經系統:佔猝死17.8%,包括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腦梗塞(大面積腦幹梗塞)。
3、呼吸系統:佔猝死的13.6%,包括大咯血,窒息,肺栓塞,哮喘持續狀態,張力性氣胸,肺心病,肺炎,睡眠呼吸暫停等。
4、消化系統:佔10%,包括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壞死性胰腺炎、腹膜炎等。
5、其他:羊水栓塞、嬰兒猝死症候群、藥物性、運動性、中毒性猝死,有報導電擊傷、溺水,屬猝死特例,也有認為是誘因,電解質紊亂(例如高鉀血症、低鉀血症)
運動性猝死有徵兆嗎
有些病人以前有過心絞痛發作史,猝死發作前心絞痛會突然加劇,表現為面色灰白,大汗淋漓,血壓下降。有的是出現原來沒有的症狀,如顯著疲乏感、心悸、呼吸困難、精神狀態改變等。大多數年輕人都認為自己體力好,而身體不適只是累的,歇歇就沒事了;殊不知這也許就是發病的前兆。隨後,由於心搏驟停,表現神志不清,高度痙攣,或出現幾次喘息樣呼吸而進人臨床死亡。
運動性猝死怎麼急救
當出現猝死情況後,在場的人要立即不失分秒地搶救。心臟發生心室纖顫時,利用電擊除顫當然最為理想,但在現場是不可能有這類搶救器械的。我們可以「赤手空拳」地除顫,手握空心拳頭,在病人心前區捶擊2次,如無反應,則可再捶擊2-3次。
對於剛剛發生室顫的心臟,胸前區播擊有較好的除顫效果,可以使室顫消除而重新出現心臟跳動。必須注意,要及早採用,在用耳朵聽不到心跳瞬息間的一分鐘內,實施拳擊除顫效果最好。
如何預防運動性猝死
1、參加運動訓練或比賽前進行嚴格體格檢查,識別運動猝死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胸部X線、運動試驗等檢查手段。
2、嚴格鑑別運動員長期訓練引起的心臟生理性變化與病理性變化。
3、密切觀察運動時出現的各種症狀:重視先兆症狀,如運動中發生暈厥、心絞痛、胸悶、胸部壓迫感、眩暈、頭痛、極度疲乏等。
4、遵守科學訓練的原則、遵守訓練的衛生和患病後恢復訓練的原則。
總結:雖然猝死看上去沒有任何的徵兆,但是注意生活中的一些身體異樣,還是可以很好的避免出現運動性猝死的,希望大家可以健康的運動,練就健康的身體。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