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在羊水裡是如何呼吸與運動的?羊水的功能主要有哪些?
2025-07-22 06:00:09
羊水是胎兒賴以生存的重要載體,每一個準媽媽都知道羊水對於胎兒的重要性。羊水過多或過少都會對胎兒產生威脅,不利於胎兒的生長。羊水的主要功能是能緩和腹部外來壓力或衝擊,使胎兒不至直接受到損傷,減少媽媽對胎兒在子宮內活動時引起的感覺或不適。今天小編給大家說說胎兒在羊水裡是怎麼呼吸與活動的。
胎兒在羊水裡是怎麼呼吸的
出生前嬰兒在羊水中暢遊無阻,呼吸原來不靠肺!
嬰兒出生前可以在羊水中生活,是因為這個時期,嬰兒並不是用肺呼吸獲得氧氣的,而是通過臍帶和胎盤,連接母親獲得氧氣和營養並排洩廢物。在胎盤中,孩子和媽媽的血管相互交錯(但互不相通),氧氣、二氧化碳等物質可以自由出入,在母親和嬰兒之間交換。
嬰兒的肺從第14周開始也會有呼吸運動,但此時在氣道中進出的都是羊水,並非空氣。這個時期的呼吸運動主要是促進肺的生長及擴張,並不能獲得氧氣。出生前在媽媽肚子裡嬰兒不需要自主呼吸,有臍帶供給含氧血液。而出生以後,臍帶斷開,新生兒的第一聲啼哭,肺才張開,開始自主呼吸。所以剛生下來的小孩如果不哭,助產士會狠狠地抽小孩的腳丫子和小屁屁,叫你丫不哭。嬰兒開始用肺呼吸來獲得空氣中的氧氣,當然就不能再回到水中生活了。
羊水的主要功能
1、 在妊娠期,羊水能緩和腹部外來壓力或衝擊,使胎兒不至直接受到損傷。
2、羊水能穩定子宮內溫度,使不至有劇烈變化,在胎兒的生長發育過程中,胎兒能有一個活動的空間,因而,胎兒的肢體發育不至形成異常或畸形。
3、羊水可以減少媽媽對胎兒在子宮內活動時引起的感覺或不適。
4、 羊水中還有部分抑菌物質,這對於減少感染有一定作用。
5、在分娩過程中,羊水形成水囊,可以緩和子宮頸的擴張。
6、在臀位與足位時,可以避免臍帶脫垂。
7、在子宮收縮時,羊水可以緩衝子宮對胎兒的壓迫,尤其是對胎兒頭部的壓迫。
8、破水後,羊水對產道有一定的潤滑作用,使胎兒更易娩出。
造成羊水過少的原因
羊水指數少於5釐米時,即被認為羊水過少,造成原因有以下幾種:
1、早期破水,以至於羊水入不敷出導致減少;
2、胎兒先天性畸形、胎盤早期剝離或孕婦有妊娠高血壓、子癇前症、循環及消化系統的問題,使子宮胎盤內血流供應不足,讓胎兒小便量減少,羊水相對也隨之變少;
3、泌尿系統及腎臟的排水有問題時,例如尿道、輸尿管阻塞或是腎臟發育不全;
4、胎盤功能不良及胎兒生長遲緩,也會造成羊水過少,而羊水過少的寶寶有7%屬於先天性異常。
羊水過少怎麼辦?若造成羊水過少的主因是孕媽媽,就必須要追蹤治療孕媽媽的問題,控制得宜就有可能使羊水恢復正常量。但如果主因是胎兒本身的問題,必須視情況決定中止妊娠或出生後再治療。原因不明時,建議孕媽媽可以先臥床休息、多喝水及補充營養,達到增加羊水目的。
造成羊水過多的原因
羊水指數超過24釐米時,被稱為羊水過多,通常都是逐漸累積而來,若僅是輕微羊水過多,可以日後追蹤,造成羊水過多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消化道阻塞及食道閉鎖,導致胎兒吞食羊水後無法消化吸收,再以尿液排出,以至於羊水越積越多;
2、無腦症胎兒也是原因之一,腦膜滲出的水分逐漸增加,使羊水量增多;
3、若是孕媽媽有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到懷孕後期幾乎都會合併羊水過多的情形。
羊水過多時,由於子宮膨脹過大、靜脈回流差,會使孕媽媽下肢水腫嚴重,很容易有早期破水或早產現象,加上羊水破裂時刻,水量過大會讓子宮內部壓力加倍,臍帶脫出、胎盤早期剝離的概率也相對較大,所以必須密切注意。
胎兒在羊水的運動
1、在羊水中暢泳——胎兒的生命之源
在還不能稱為「胎兒」時,他們就開始在媽媽的子宮內四處遊動了,這種漫無目的地遊動沒有什麼姿勢可言,隨心所欲,隨遇而安。這一「健身」活動從胎寶寶6周大一直持續到懷孕後期,直到他的個頭大得不能漂浮在羊水中才算結束。
2、消磨無聊時光——打哈欠、吮吸和吞咽
準媽媽懷孕11周時,外型開始悄悄地變化,但因為胎寶寶只有一顆李子大,還不足以引起別人的注意,相對而言,腹中的胎寶寶卻發生了天大的變化。 他的心臟開始向所有內臟器官供血,並通過臍帶與胚胎進行血液交換。這是胎寶寶身體成長的重要裡程碑,同時他也學會了一些新的本領——打哈欠、吸吮和吞咽。
胎寶寶打哈欠如同我們一樣,把嘴張得大大的,但TA是不是也是因為困了、累了才打哈欠我們就不得而知了。胎寶寶的營養通過臍帶傳遞,因此TA的吸吮和吞咽顯得沒有太大意義,小小的TA唯一的樂趣就是把羊水當玩具了,吮吸和吞咽羊水,估計是寶寶消遣的一大樂趣吧!
3、活動筋骨,做鬼臉
在胎寶寶毛髮和指甲飛速生長、生殖器開始呈現性別特徵的時候,TA會做的事情更是讓人驚奇:胎寶寶能自由地移動胳膊,彎曲手指和腳趾,再過兩周,寶寶還能彎曲、伸展並轉動手掌、手腕、雙腿和腳趾,動作變得更靈活。
4、玩轉臍帶
除了睡覺,胎寶寶一刻都不安靜,準媽媽的子宮內並沒有給他提供什麼玩具,靠著自娛自樂打發休閒日子。不過有一個「玩具」不得不提,就是臍帶。它本是給胎寶寶輸送營養的「通道」,實在無聊之極胎寶寶就把它當成了玩具,圍著臍帶轉圈,抓著臍帶把玩。玩累了他就歇一歇,精神頭兒足了就越玩越起勁,可他不知道危險就潛伏在一邊,有些寶寶就在這玩轉中被臍帶纏繞而發生危險。所以,準媽媽們不妨在跟寶寶聊天的時候,告訴TA,別調皮,不要玩臍帶哦。
5、耳朵變靈敏,討厭外界噪音
胎寶寶非常聰明,在他24周大時,就已經能分辨出來自子宮外和準媽媽身體內部的不同聲音。所以要儘可能和寶寶說話,並試著拍拍肚子,如果能放點優美的音樂就更好了,要知道胎寶寶聽到後脈搏會加快,還能隨著音樂的節奏而移動呢!
其實,在胎寶寶6個月的時候耳朵就已經很靈敏了,寶寶被超聲波「窺探」,他能感覺到超聲波探頭放在媽媽肚皮上的輕微壓力,儘管肚子上的皮膚、羊水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但是超聲波震動的聲音達到寶寶的耳朵裡時能接近100分貝,相當於火車進站的聲音。所以,這樣的噪音寶寶定是不喜歡的。
6、開拓地盤
很多媽媽會責怪小寶寶霸道,什麼都要搶,其實這是他從胎兒階段就流傳下來的「習慣」。胎寶寶越長越大,為了能發育得更好,TA在媽媽肚子裡開始開拓地盤,該如何開拓呢?胎寶寶自有辦法,他把媽媽身體內的器官擠挪了地方,腸子搬家到了上腹部,胃縮小了地盤,正因為這樣很多準媽媽才出現了胃部的不適感。懂得開拓自己的生存空間,我們的寶寶多聰明啊,不是嗎?
7、練習呼吸動作——打嗝
可能準媽媽們都聽過,胎寶寶會打嗝。確實是這樣,準媽媽在懷孕後期會發現胎寶寶有節奏的胎動,一天會出現好幾次。醫生從醫學角度解釋說這是寶寶在吞咽羊水時發出的聲音,也是他在「練習」呼吸動作,讓肺能快一點發育成熟,所以胎寶寶的打嗝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打嗝。
8、睜眼、觸覺練習
我們總以為胎寶寶在出生幾天後才能睜開眼睛看這個多彩的世界,事實並不是如此,在懷孕後期,胎寶寶的眼睛就能在眼眶裡轉動,而且他還會主動練習睜眼、閉眼,多有愛啊!
不僅是睜眼鍛鍊,胎寶寶的五種感覺——嗅、視、聽、味、觸摸全部開始「工作」,為即將到來的出生做好充分準備。
9、吞下胎毛和分泌物,準備出生
你知道嗎,當寶寶準備出生的時候,他會將身體上褪下的胎毛和其他分泌物一點點吞下去,儲存在腸道中,這些都將刺激胎兒的腸蠕動,排出胎便,還能排出尿液。所以寶寶在出生後的幾天,會拉黑黑的、稀爛的胎便。
胎寶寶在經歷過這些小小精彩瞬間後,他已經一步一步地做好了準備,準備蜷縮著身體通過大約23釐米的產道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準備開始TA嶄新的生活。
總結:生命總是很神奇,在還是胚胎時期就由這麼多的事發生。對於胎兒來說,羊水很重要,因此準媽媽們要定期產檢,做好孕前準備。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