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化器的作用 霧化器原理是什麼?
2025-07-21 17:23:20
霧化器是現在使用較多的治療儀器,特別是針對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因為空氣汙染越來越嚴重,傳統的吃藥已經沒有辦法很好的治療,所以霧化器的地位就不斷的提升,通過霧化吸入給藥,可以達到緩解支氣管的各種疾病,霧化吸入具有藥物起效快、用藥量少等優勢,不過霧化器也有一些使用注意事項需要重點提一下的。
霧化器的作用
化吸入治療是將藥物或水經吸入裝置分散成懸浮於氣體中的霧粒或微粒,通過吸入的方式沉積於呼吸道和(或)肺部,從而達到呼吸道局部治療的作用。
通過霧化吸入給藥,可以達到緩解支氣管痙攣、稀化痰液、防治呼吸道感染的作用。在許多呼吸系統疾病,如慢性阻塞性化吸入治療是將藥物或水經吸入裝置分散成懸浮於氣體中的霧粒或微粒,通過吸入的方式沉積於呼吸道和(或)肺部,從而達到呼吸道局部治療的作用。
通過霧化吸入給藥,可以達到緩解支氣管痙攣、稀化痰液、防治呼吸道感染的作用。在許多呼吸系統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氣管哮喘等中,均可以使用霧化吸入治療。由於霧化吸入具有藥物起效快、用藥量少、局部藥物濃度高而全身不良反應少等優點,在呼吸系統疾病治療中,霧化吸入已成為重要的輔助治療措施。
霧化器原理
目前醫用的霧化器主要有兩類:醫用超聲霧化器與醫用壓縮霧化器。
1、醫用超聲霧化器原理
由超聲波發生器產生的高頻電流經過超聲換能器使其將高頻電流轉換為相同頻率的聲波,由換能器產生的超聲波通過霧化杯底部的透聲薄膜,從而使超聲波直接作用於霧化杯中的液體。當超聲波從杯底經傳導到達藥液表面時,在受到垂直於分界面的超聲波的作用後,使藥液表面形成張力波,隨著表面張力波能量的增強,當表面張力波能量達到一定值時,在藥液表面的張力波波峰也同時增大,使其波峰處的液體霧粒飛出。由於超聲波而產生的霧粒具有尺寸均勻,動量極小,故容易隨氣流行走。超聲霧化器將藥液分裂成微粒後,再由送風裝置產生的氣流作用而生成藥霧,藥霧經送霧管輸送給患者。
2、醫用壓縮霧化器原理
通過壓縮機產生的壓縮空氣為驅動源來產生及傳輸氣霧。壓縮機產生的壓縮空氣從噴嘴噴出時,通過噴嘴與吸水管之間產生的負壓作用,向上吸起藥液。吸上來的藥液衝擊到上方的隔片,變成極細的霧狀向外部噴出。藥霧經吸嘴或面罩輸送給患者。
霧化器使用注意事項
1、治療前先將痰液咳出以免妨礙霧滴深入。霧化吸入時取坐位、半坐位或側臥位,儘量避免仰臥位,必須仰臥位時需將床頭抬高30°。治療時患者需進行慢而深的吸氣,吸氣末梢停片刻,這樣會使霧滴吸入更深。
2、霧化液每日新鮮配製。通常每次吸入10~20分鐘,每日2~3次,一療程1~2周。吸入時必須從小劑量開始,待適應後再逐漸加大劑量,直到吸完全部藥液為止。切不可一開始就用大劑量,因大量的冷霧氣急劇進入氣道會使氣道平滑肌痙攣,導致憋氣、呼吸困難加重。
3、長期霧化吸入治療的病人,所用霧化量必須適中。如果溼化過度,可致痰液增多,對危重病人神志不清或咳嗽反射減弱時,常可因痰不能及時咳出而使病情惡化甚至死亡。如果溼化不夠,則很難達到治療目的。
4、霧化吸入時水蒸汽可很好溼化氣道但噴出的霧氣有一定的壓力,排斥口鼻周圍空氣進入呼吸道,降低了氧的吸入。因此,對喘憋、呼吸不暢和缺氧嚴重以及肺炎合併心衰的患者,須先改善上述症狀、加大吸氧量後再予以霧化吸入,且吸入時間宜短不宜長,每次5分鐘左右,防止因此而加重缺氧狀態。
5、霧化吸入期間要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如果出現咳嗽、氣促等症狀,就應立即停止霧化吸入,加大吸氧量,拍背,喝水,待症狀緩解再考慮下一次霧化吸入治療。同時檢查霧化液溫度、劑量及體位是否合適,進行必要的調整。治療後1~2小時內注意拍擊患者胸背,並鼓勵患者咳嗽。
6、一些用於霧化吸入的藥物,如痰易淨、必嗽平、a-糜蛋白酶、高滲鹽水等無可刺激支氣管而引起反射性支氣管痙攣,對支氣管哮喘病人尤易發生。所以必要時須預先或同時吸入支氣管擴張劑。特別是哮喘持續狀態的病人更應分外小心。
7、要避免霧化吸入治療的呼吸道交叉感染,應做到:霧化器在使用前必須嚴格消毒,每天更換1次;不使用時,整個系統內不應有液體存留,以免細菌滋生;霧化治療時應使用無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