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 冬季防寒保暖需謹慎
2025-07-22 08:57:11
冬天已經真正的來臨了,天氣也開始一天比一天冷了,北方早就開始了防寒保暖的措施了,南方現在的天氣還算暖和,可就算是現在天氣還不算是很冷,也應該要開始準備一些防寒的措施啦!很多人可能覺得穿得多了,抱在被窩裡就不會冷了,其實並不全是,如果沒有加上適量的運動和飲食上的滋補,也是做不到真正的保暖哦!今天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該怎麼防寒保暖吧!
冬季保暖需謹慎著衣
1、頭暖
老一輩常常會教導我們:頭是最凍不得的地方。為什麼呢?「頭是諸陽之會」,人體經脈多匯聚於頭部,頭部得不到保護,就像熱水瓶沒有蓋子一樣,體內陽氣最容易散掉。
因此冬天出門,戴一頂合適的帽子是很必要的。冬季氣溫偏低,選帽子要慎重,應以保暖為主,如毛線編織帽、針織帽、棉帽或絨帽,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耳朵和頭部。
2、頸暖
頸部上承頭顱,下接軀幹,稱得上人體的要塞。頸部受涼,可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流速度降低,甚至誘發眩暈、大腦供血不足等不適。
因此,冬天出門一定要備條溫暖的圍巾,有抵禦風寒入侵、預防感冒的作用。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人戴圍巾時,習慣把脖子、嘴巴一起捂著,這種做法對健康不利。因為圍巾纖維易脫落,又容易吸附灰塵、病菌,很容易隨著呼吸進入體內,引發疾病。
3、腳暖
我們都知道雙腳保暖很重要,雙腳雖然支撐著人體這個「大廈」,但它遠離心臟,血液循環易受影響,且皮下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容易發冷。
因此,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持鞋襪的溫暖、乾燥;每坐2~3個小時之後,可以起身走動10分鐘,以促進腳部的血液循環。另外,臨睡前用熱水泡腳後,用手掌按摩腳心10分鐘左右,也可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
4、膝暖
老人們特別注重保暖膝部,其實這是有道理的。膝關節脂肪含量少,易受寒冷刺激。而且冬天膝關節周圍供血減少,保護和調節功能下降,寒氣侵入時很容易誘發膝關節疼痛。
因此,對於女性,冬天最好不要穿短裙、七分褲等,騎車、外出鍛鍊時可戴上護膝,並注意運動不可過量。
5、鼻暖
「鼻為肺之竅」,預防呼吸系統疾病,就要守好這道「門」。每天早晨和睡前,可用雙手拇指外側沿鼻梁、鼻翼兩側上下按摩30次左右,接著按摩鼻翼兩側的迎香穴15~20次,促進氣血流通,增強鼻的耐寒能力。風大時出門戴上口罩。
6、耳暖
耳朵體積雖小,但接觸空氣的面積大,熱量容易散發,且「耳為宗脈之所聚」,十二經脈皆通過於耳,因此冬季外出一定要給它們「穿上」保暖外衣。
你可以戴上耳包,或用寬大的帽子、圍巾遮住耳朵;從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讓其快速回暖。
7、腰暖
「腰為腎之府」,腰部受到寒冷刺激,人的「先天之本」也會受到牽連。中老年人突遇冷風后極易刺激神經,引起腰部疼痛,甚至舊病復發。
除了及時增添衣服,還要注意夜間睡覺時蓋好被子;晚睡前可用雙手搓腰眼,使腰部發熱;必要時可選擇護腰帶加強保暖。
8、背暖
中醫認為,背為腎脈所居,而人之陽氣根源於腎,所以寒邪最易中傷腎陽,著涼受風寒也常從背部開始。保持背部溫暖,可防感冒、固腎強腰,預防舊病復發。
除了加件背心、馬夾,背部冬季保暖的要訣是曬太陽,每天可在中午光照強烈時出門散步,接觸陽光,幫助腎的陽氣升發。
冬季抗寒的辦法
1、通「點兒」風
因為寒冷,人們習慣把房子的門窗關得緊緊的,會造成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若再加上汗水的分解產物,消化道排出的不良氣體等,將使室內空氣受到嚴重汙染。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容易出現頭昏、疲勞、噁心、食欲不振等現象。應每天早中晚各開窗20分鐘,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室溫控制在16℃~22℃為好,以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
2、出「點兒」汗
冬季出汗對於人體來說是非常有好處的,可以調節體液循環和代謝機能,將體內堆積的乳酸、尿素、氨等毒素排出,並增強大腦皮層的興奮程度,還能幫助調節體溫。應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適當鍛鍊,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應杜絕打球、登山等劇烈運動,以防腦供血不足引發卒中;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應避免受寒,防止疾病發作。
3、吃「點兒」苦
冬天可適當進補牛、羊肉,但需要注意的是,鹹味入腎,如果吃了太多較鹹的食物,則會讓偏亢的腎水更亢。故冬季飲食不可過鹹,並忌寒冷。多吃些苦味食物,可補益心臟,如:芹菜、萵苣、蓮子芯、蕎麥、茶等。
4、護「點兒」腳
寒從腳下起、病由腳底生。腳掌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加之腳部表面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容易受寒冷的侵擾,腳部的溫度過低會引起胃痛、腹痛、腰痛、靜脈曲張等疾病。冬天不應穿著薄襪和單鞋,要選擇保暖性能較好又很柔軟的襪子。平日要注意經常活動雙腳,可以做原地踏步等活動。每天睡覺前用熱水泡腳,持續至水溫不熱時結束。擦乾後用手指搓揉腳跟、腳掌、腳趾和腳背,促進血液循環。
冬季禦寒滋補的食物
1、枸杞
枸杞入肝、腎經,具有養陰補血、護肝補腎、益精明目的功效。秋冬季節皮膚乾燥,而枸杞有美容、潤膚、駐顏的作用。最後,天氣轉涼,多吃溫補的枸杞能提升自身的陽氣,抵禦寒冷。
2、山藥
很多女人都有氣虛和血虛的症狀,冬季手腳容易冰冷,山藥性溫,是冬季很好的溫補食物。山藥的食用方法很多,可以拌、熗、炒,又可以燉、燜、烤,是營養配餐、食療的上好原料。如果喜歡長期食用山藥,還是煮粥為好,既簡單易做,又能充分發揮其營養價值。
3、豬肚
豬肚即豬的胃,它性微溫、味一甘,與牛肚、羊肚等各類動物的胃相比,更多地得了良土之氣,以形補形,直接培補人體的良土,效果特別好。尤其是對於脾胃虛弱的老年人、婦女和孩子,用豬肚燉湯喝可以起到急補脾胃的作用,對由脾胃不適引發的其他疾病也有很好的輔助療效。
4、桂圓
桂圓對女人來說是一種好東西,是溫補食物,能夠豐胸、補血氣、安眠等。桂圓含有豐富葡萄糖、蔗糖、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有良好的滋養補益作用,可用於治療病後體弱或腦力衰退,婦女在產後調補也很適宜。
5、羊肉
在冬季,人體容易出現手足冰冷,氣血循環不暢的情況。羊肉具有補腎壯陽、溫補氣血、開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禦風寒,又可滋補身體。羊肉的肉質比豬肉細嫩,且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羊肉熱量比其他畜肉高,寒冬常吃羊肉可益氣補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禦寒能力。
冬季保暖的誤區
1、常舔嘴唇
冬天嘴唇容易乾燥,很多人就會習慣性去舔嘴唇,懶得喝水。其實這樣的小動作是錯誤的,你舔嘴唇是溼潤了一下,但是嘴唇會幹燥得更快。為什麼?因為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粘稠性的,舔嘴唇的時候,就會更加乾燥而感到不舒服。
2、穿衣過厚
因為寒冷,所以穿衣過厚的現象很多,這樣也只會適得其反。衣服穿得越多,產生的熱量就越大,流向皮膚的血流增多,從而增加了散熱。
3、愛戴口罩
冬天寒風撲鼻,所以很多人喜歡戴上口罩出門。戴口罩的人更容易感冒。冷風經鼻腔吸入肺部時,一般已接近體溫,人體的耐寒能力可以因此增加,但是如果常常戴口罩的話,人體變得嬌氣,更容易患感冒。
4、熱水洗臉
因為冬天寒冷,所以很多人喜歡用熱水洗臉,有的甚至以為冬天一定要用熱水洗臉。其實這是錯誤的,人的臉部在接觸熱水以後,毛孔會擴張,當熱量散發以後,毛孔就會縮回,毛孔這樣張縮的話就很容易導致臉部長皺紋。
5、蒙頭睡覺
冬天大多人都會有這個習慣,因為這樣很暖和。但是如果一晚都維持這樣的狀態,早上起來你會發現頭很暈的。在被窩裡的空氣太差,二氧化碳太多,很容易導致呼吸不暢。這樣長久下去對身體是沒有好處的哦。
總結: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防寒保暖的方法啦!大家看過之後應該都知道要如何正確的防寒保暖了吧!還有就是很多人冬天的時候很不愛動,這是非常不對的,我們一定要適當的運動,讓自己的身體熱起來,可是千萬不能脫衣服,不然就容易感冒了。運動和食補再加上適合的衣著,讓自己的身體由裡到外的暖和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