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兒的症狀有哪些?不喜歡笑竟然也是?
2025-07-21 21:22:10
腦癱兒是在胎兒期間的時候出現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腦癱對小孩的傷害是毀天滅地的,在學習、認知最重要的階段能力幾乎全部被抹去,所以一旦發現胎兒有腦癱,就需要及時的治療,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說一說腦癱兒有哪些症狀,以及應該怎麼治療比較好。
腦癱兒的症狀
1、體重增加不良、哺乳無力。
2、反應遲鈍及叫名無反應,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現,一般認為4個月時反應遲鈍,6個月時叫名無反應,可診斷為智力低下。
3、固定姿勢,往往是由於腦損傷使肌張力異常所致,如角弓反張、蛙位、倒u字形姿勢等。在生後一個月就可見到。
4、不笑:如果2個月不能微笑、4個月不能大聲笑,可診斷為智力低下。
5、手握拳:如果4個月還不能張開,或拇指內收,尤其是一側上肢存在,有重要診斷意義。
6、不能伸手抓物:如4-5個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診斷為智力低下或腦癱。
7、斜視:3-4個月的嬰兒有斜視及眼球運動不良時,可提示有腦損傷的存在。
8、頭圍異常:頭圍是腦的形態發育的客觀指標,腦損傷兒往往有頭圍異常。
9、身體發硬,這是肌張力亢進的症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可診斷為腦癱。
10、身體發軟及自發運動減少,這是肌張力低下的症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則可診斷為重症腦損傷,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統疾病。
腦癱兒的危害
1、行為異常:腦癱患兒的行為異常表現為性格改變,如固執、多動、衝動、社交煺縮、強迫行為、攻擊行為甚至自我傷害。腦癱患兒較常見的強迫行為2歲時即能表現出來,主動表現反覆固有動作,如檢查、重複整理和排列動作、反覆頭動和伸手、重複單詞、焦慮和機械重複操作行為,同時還兼有害怕情緒。另外,還可表現為選擇性緘默症,主要表現拒絕與任何人接觸及說話,該症與人體氣質差異和生物學的易感性有關,常伴有焦慮、恐慌、害怕注視、擔心受社會歧視和恐怖。
2、情緒障礙:疾病給患兒造成諸多不便,使活動受到限制,需長期、終身康復治療。社會上對腦癱患者的歧視和偏見,使患兒緊張、焦慮、恐懼,擔心被人譏笑,感到處處低人一等。沉重的疾病負擔使其情緒消沉、自卑、自棄,如患兒感到孤獨、不幸、悲觀,甚至有嚴重的情緒障礙如焦慮、抑鬱及羞恥感,所觀察的絕大多數患兒有情緒紊亂。恐慌症多見四肢和軀體運動障礙患兒、痙攣性患兒多見,其表現為發抖、心悸、出汗、唿吸短促、虛弱、害怕失去控制甚至窒息。恐慌行為多發於年長患兒,害怕擁擠、人群及聲音,喜孤獨自玩。
3、認識損害:兒童認知功能涉及學習能力、智力、記憶力及注意力等多方面。腦癱患兒存在的認知障礙為國內外眾多學者證實。如記憶障礙、學習新事物、記憶及集中精力困難。認知障礙是影響患兒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患兒的認知功能,主要取決於腦損害程度,遺傳和環境因素也有一定的作用;另外,患兒的情緒和行為也能影響學習潛能的發揮。
腦癱兒的最佳治療時間
一般來講,6個月是發現腦癱的關鍵月齡,如果發現孩子身體存在異常姿勢,如左右手不對稱運動、手總是握拳、不會抓東西等,家長應帶孩子到專業醫院檢查,一旦發現有腦癱的早期表現,務必及早進行康復治療。
腦癱兒怎麼治療
1、藥物治療很關鍵。在腦癱兒的治療過程中,藥物治療的新作用是不能低估的。通過進行中西結合的藥物治療,腦癱兒的神經系統和腦部的腦細胞功能會得到恢復和改善,藥物的應用是治療比較到位的一種方法。選擇進行藥物的一系列療程,會幫助改善腦癱兒的血液循環,減輕腦部的缺氧情況,降低腦部受到不利衝擊。藥物治療對於腦部營養的代謝和改善大腦能量,激活或是恢復腦功能的藥物是腦癱兒治療的最有希望的選擇。
2、心理治療相配合。腦癱兒的動作遲緩笨拙,情緒起伏比較大,認知方面有損害。針對腦癱兒的情況,在治療的過程中應該加以引導、尊重患者,用心去傾聽、理解、鼓勵和安慰。在行為的恢復上,要鼓勵患兒參加到練習中來,提高他們參與的積極性,提高治療練習的效果也是一大進步。於此同時,傳遞健康積極的心態,樂於患兒交流和溝通,逐漸幫助患兒走出心裡的小圈子,逐漸走向獨立、堅強、自信,能慢慢能融入到社會中來。
3、緩解症狀選理療。在中西結合的平衡理論上,很多物理療法能對腦癱的症狀有所改善。主要是對身體穴位的療法,使用雷射、電療、磁療等的溫熱療法,可以使經脈暢通,對神經的傳導作用進行恢復。對患兒的肢體障礙和行為異常有幫助。
如何預防腦癱兒
一、重視孕婦的健康與營養
1.孕婦應避免不良因素對胚胎的影響,不到擁擠的公共場所,避免病毒感染;不接觸貓狗;避免接觸放射線、有毒有害物質;慎用藥物,不抽菸、不喝酒;
2.不吃未經煮熟的魚、肉類少食多餐,吃一些清淡富有營養的食品,嘔吐後仍有堅持進食。
3.注意休息,避免重體力勞動;切忌性生活,以免損傷胎兒。
二、排除難產因素
分娩期間,難產、胎兒窒息等可能導致腦癱。因此應做產前檢查、排除難產因素,孕婦在懷孕期間應該保證一定的運動量,確保順產,這是預防腦癱重要而有力的措施。
三、做好新生兒篩查與護理
儘量住院分娩,因為新生兒出生後要進行胎兒監護、復甦或手術分娩等,以儘量避免生產過程中的胎兒腦損傷。應做好新生兒的保健工作,採用科學的新生兒篩查,接受定期的體格檢查;出生一個月內的嬰兒離開母體到自然環境中生活,其各方面的生長發育都很快。然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卻比較差,極易感染,應加強新生兒的護理,重點保護未成熟兒、窒息、重症黃疸嬰兒,並進行必要的處理;如吸氧、進保溫箱等。
總結:所以孕婦在懷孕期間都是需要時刻關注胎兒的生長發育。特別是懷孕的頭3-4個月是胎兒各類器官分化形成的關鍵時期,一定不能給腦癱任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