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壓吃什麼好?低血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5-07-20 04:10:09
低血壓雖然不是很嚴重的疾病,但是它有可能導致其他疾病。低血壓會影響平時生活工作,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總是感到頭暈腦脹甚至有暈倒額風險,估計是很難好好工作和生活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了解低血壓從而找到預防的方法,以及患有低血壓應該如何調理。
低血壓的表現
1.急性低血壓急性低血壓是指患者血壓由正常或較高的水平突然而明顯下降,臨床上常因腦、心、腎等重要臟器缺血出現頭暈、眼黑、肢軟、冷汗、心悸、少尿等症狀,嚴重者表現為暈厥或休克。
2.慢性低血壓慢性低血壓是指血壓持續低於正常範圍的狀態。
(1)體質性低血壓 一般認為與遺傳和體質瘦弱有關,多見於20~50歲的婦女和老年人,輕者可無任何症狀,重者出現精神疲憊、頭暈、頭痛,甚至昏厥。夏季氣溫較高時更明顯。
(2)體位性低血壓 部分患者的低血壓發生與體位變化(尤其直立位)有關,稱為體位性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定義為:在改變體位為直立位的3分鐘內,收縮壓下降>20mmHg或舒張壓下降>10mmHg,同時伴有低灌注的症狀,這些症狀包括:頭昏、頭暈、視力模糊、乏力、噁心、認識功能障礙、心悸、頸背部疼痛。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伴有糖尿病、低血容量,應用利尿劑、擴血管藥或精神類藥物者容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
(3)繼發性低血壓 某些疾病或藥物可以引起低血壓,如脊髓空洞症、高度的主動脈瓣狹窄、二尖瓣狹窄、慢性縮窄性心包炎、特發性或肥厚性心肌病、血液透析病人和慢性營養不良症等,以及服用降壓藥、抗抑鬱藥。這些疾病引起的低血壓也可以出現頭昏、頭暈等低灌注的症狀。
低血壓的危害
1.頭暈、乏力、面色蒼白,工作能力下降
2.低血壓患者心情一般比較低落,容易得憂鬱症
3.低血壓比較嚴重的時候,會出現昏厥的症狀,突然昏厥容易造成骨折等外傷,試想走在人流如織的街頭,忽然在綠燈時暈倒路邊,將有多麼危險
4.低血壓嚴重者,會出現聽力下降,視力也跟著模糊,據研究發現,低血壓也會大大增加老年性痴呆的發生
5.口齒不清、呼吸困難,嚴重者需要長期臥床,影響正常生活
低血壓吃什麼好
1、平時可多食一些具有溫脾旨、昇陽氣的食物,如狗向、羊肉、公雞、酒、胡椒、辣椒、韭菜、龍眼、濃茶、咖啡等。
2、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力,可常食用。
3、宜適當選擇一些高鈉、高膽固醉飲食,以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4、生薑含揮髮油,可刺激昌液分泌,興奮腸管,促進消化並可使血壓升高,對低血壓患者有益,不妨常吃。
5、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12-15克。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適量常吃,可使血壓上升。
6、低血壓患者不宜多吃以下食物,如芹菜、冬瓜、桓、紅小豆等,它們有降低血壓的作用。
7、如伴有紅細胞計數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症,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
8、伴有食少納差者,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慾的食物和調味品,如姜、蔥、醋、醬、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低血壓應該如何預防
1、晚上睡覺將頭部墊高,可減輕低血壓症狀。
2、早上起床時,應緩慢地改變體位,防止血壓突然下降,起立時不能突然,要轉身緩緩而起,肢體屈伸動作不要過猛過快,例如提起、舉起重物或排便後起立動作都要慢些。
3、洗澡水溫度不宜過熱、過冷,因為熱可使血管擴張而降低血壓,冷會刺激血管而增高血壓。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環,或以冷水,溫水交替洗足。
4、不要在悶熱或缺氧的環境中站立過久,以減少發病。
5、宜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忌食生冷及寒涼、破氣食物。
低血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吃鹹一點
不是每個人都要限鹽,血壓低的人吃稍微鹹一點無妨,
「大概吃得像外面餐廳煮的口味,」程惠政建議。另外像運動、大量流汗之後,低血壓的人可以喝運動飲料補充流失的鈉。
2.避開低鈉鹽
市售的「低鈉鹽」、「健康美味鹽」是以鉀取代一部份的鈉,而鉀有輕微降血壓的作用,因此,血壓本來偏低的人當然不適合用這種鹽調味。
3.喝充足的水
尤其夏天流汗容易散失水分,加上天氣熱,血管擴張,血壓本來就會低一些,如果體內的水分再不夠,血壓會降得更低,所以平時要攝取充足的水分,避免脫水。
4.適量攝取咖啡因
咖啡因能讓血壓突然升高,所以醫生會提醒高血壓病人必須限制咖啡因的攝取量。相反地,低血壓的人卻能藉由喝茶、咖啡把血壓拉高一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