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衰竭能治好嗎?肝功能衰竭的五大危害
2025-07-20 05:37:09
肝功能衰竭是肝細胞受到廣泛、嚴重損害,機體代謝功能發生嚴重紊亂而出現的臨床症候群。肝功能衰竭病情險惡,對人體的傷害很大。肝炎病毒是造成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藥物中毒也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視。那麼肝功能衰竭能治好嗎?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肝功能衰竭能治好嗎
肝功能衰竭的死亡率為73.9%,其中急性肝衰竭的死亡率為87.8%,亞急性肝衰竭的死亡率為69.3%,慢性肝衰竭病死率分別為66.5%。肝功能衰竭應該早發現早治療,雖然死亡率高,還存在治癒的可能,有條件的患者可以考慮肝臟移植手術。
1、消除誘因
謹防誘因,主要措施有:嚴格限制蛋白質攝人量,在限制蛋白質的同時可增加葡萄糖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為防止食管下端靜脈破裂出血,應嚴禁患者吃粗糙食物;慎用鎮靜劑和麻醉劑,即使用最低量,也要警惕藥物蓄積的可能。
2、降低血氨
多年來臨床上常用穀氨酸、精氨酸等藥物來降低血氨,但效果均不理想。
3、增強正常神經遞質的功能
目前多採用左旋多巴,因為它易於通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神經系統,並轉變為正常神經遞質而發揮效應。
4、注意水電解質平衡、止血等
此外也可應用含有高支鏈胺基酸、低芳香族胺基酸再加精氨酸的混合胺基酸製劑,通過恢復血胺基酸平衡來治療肝性腦病。
肝功能衰竭的成因
1、各型病毒性肝炎
如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也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肝炎病毒混合或重疊感染引起,急性肝衰竭的發病主要是強烈的免疫病理反應所致。
2、遺傳代謝障礙疾病
包括半乳糖血症、果糖失耐受、酪氨酸血症、Reye症候群、新生兒血色病、肝豆狀核、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它們所致的急性肝衰竭絕大多數發生於嬰幼兒。
3、妊娠
妊娠偶可引起急性肝衰竭,在妊娠者中的發病率為0.008%。多見於妊娠後期3個月,均勻發生於妊娠第36周,初產婦佔48%,半數病例有先兆子癇或子癇的臨床表現,14%為攣生妊娠婦女,發病原因尚未明確。
4、藥物
解熱鎮痛藥如撲熱息痛、安痛定、阿司匹林等;抗結核藥如雷米封、利福平等;其他如氟烷、甲基多巴、銻劑、砷劑、磺胺藥等。引起的急性肝衰竭幾乎與病毒性肝炎引起者一樣常見,大多發生於年齡在40歲以上者,可通過直接肝毒性和間接肝毒性兩種模式損害肝臟。藥物性肝損害在出現首見症狀後如繼續用藥,則發生急性肝衰竭的危險性明顯增加。
肝功能衰竭的早期症狀
在肝功能衰竭病發早期會出現一些全身症狀。
1、黃疸:俗稱黃病,由於血清中膽紅素升高致使皮膚、黏膜和鞏膜發黃。
(1)黃疸出現後短期內若總膽紅素>171μmol/L,且同時具有肝功能嚴重損害的其他表現,如出血傾向、凝血酶原時間延長、ALT升高等,表示肝功能異常。若只有較深黃疸,無其他嚴重肝功能異常,示為肝內淤膽;
(2)黃疸持續時間長,一般黃疸消長規律為加深、持續、消退3個階段,若經2~3周黃疸仍不退,提示病情嚴重;
(3)黃疸出現後病情無好轉,一般規律急性黃疸型肝炎;當黃疸出現後,食慾逐漸好轉,噁心嘔吐減輕。如黃疸出現後1周症狀無好轉,需警惕為重型肝炎。
2、持續低熱:病初可有低熱,黃疸出現後體溫下降至正常。若與黃疸同時伴有持續性低熱,提示有肝細胞壞死或內毒素血症。
3、全身症狀:乏力、倦怠、無食慾,嚴重者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4、消化道症狀明顯:頻繁噁心、嘔吐、呃逆、明顯腹脹、腸鳴音消失、腸麻痺。
5、出血傾向:如皮膚淤斑、紫癜、鼻衄、牙齦出血,少數上消化道出血等,提示凝血功能障礙,肝功能衰竭。
6、腹水:因白蛋白半衰期較長(2周左右),一般在病後2~3周才出現低白蛋白血症,病程超過2~8周者多有腹水。
7、性格改變:如原性格開朗,突變為憂鬱,或相反。睡眠節律顛倒,語言重複,不能構思,定向障礙,行為怪癖,隨地便溺等均為肝性腦病徵兆。繼而出現意識障礙,進入肝昏迷。
8、進行性肝縮小、肝臭、撲翼樣震顫,肌張力增高,錐體束徵陽性,踝陣攣等,提示肝損害嚴重。
9、心率加快、低血壓,與內毒素血症有關或有內出血。
10、腦水腫、肺水肺:可能與不適當地大量補液、缺氧等有關,易造成腦疝、呼吸衰竭。
肝功能衰竭的危害
1、肝性腦病:又稱肝昏迷,為肝功能衰竭最具有特徵性的表現 。初期有行為和性格改變,不能正確回答詢問,辨向力和計算能力下降,逐漸發展為興奮或嗜睡,出現撲擊樣震顫,腦電圖異常,終至昏迷。
2、黃疸:開始見尿色加深,很快出現皮膚、黏膜及鞏膜的黃染,並迅速加深。因肝細胞大塊壞死,肝臟可迅速縮小,在叩診時肝濁音界縮小,B型超聲檢查可進一步證實。患者呼出氣中有一種黴爛的臭味,即肝臭,其濃淡與肝細胞壞死的程度一致。
3、出血:由於肝臟製造凝血因子功能障礙,內毒素血症激活凝血系統等因素,可出現皮膚出血點、瘀斑、嘔血、便血、衄血等。
4、腦水腫、肺水肺:可能與不適當地大量補液、缺氧等有關,易造成腦疝、呼吸衰竭。
5、腹水:門靜脈高壓、血漿白蛋白降低等因素可使30%的患者出現少至中量的腹水。另外,還可出現繼發感染、肝腎症候群、休克等嚴重併發症。
肝衰竭飲食注意事項
1、肝衰竭患者的飲食應忌堅硬、辛辣、熱燙、快餐等食物,食物應清淡、新鮮、易消化,以流質和半流質飲食為主;嚴格限制煙、酒的攝入;
2、疾病早期以靜脈營養為主,口服為輔,恢復期則以口服營養為主,靜脈為輔,部分危重病人可實施經鼻十二指腸營養管輸注營養液,如無糖尿病,可選擇少食多餐的進食方法;
3、靜脈營養支持治療時,營養液成分應包括葡萄糖、中長鏈脂肪乳、胺基酸以及多種維生素、電解質、微量元素等的全面補充,持續緩慢靜脈輸入為宜;
4、保證每日1500千卡以上的總熱量攝入(視病情輕重而定),對於合併肝性腦病的患者,蛋白質的攝入量應予限制,可服用胺基酸製劑;
5、除日間正常進食外,強調睡前加餐(200-300千卡)的必要性,研究顯示睡前加餐(50克碳水化合物為主)有助於改善機體「飢餓狀態」,最終改善患者的機體代謝狀態;
6、對於合併大量腹水或浮腫患者,應適當控制食鹽和水的攝入量。每日鈉鹽攝入量500-800mg(氯化鈉1.2-2.0g),進水量限制在1000ml左右,如有嚴重低鈉血症,要在醫生指導下調整。
7、酸奶中含有較多乳酸菌,可抑制腸道內有害菌繁殖,並可促進鈣、磷、鐵的吸收,提倡二餐中間服用。
總結:疾病最好就是早發現、早治療,這樣對於病情才是有幫助的。肝功能衰竭患者平時要注意飲食護理,補充營養,做好日常護理保健工作,做好防護治療工作,以免病情惡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