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性病恐懼症定義 性病恐懼症患者的表現

2025-07-20 05:32:11

性病恐懼症其實是一種精神方面的疾病,患者會出現杞人憂天的症狀,由於有過不衛生的性行為,就覺得自己染上了性病,生殖器只要有一點小問題就覺得是性病發作,患者常會有羞恥感、恐懼感甚至絕望的心理,對於治療性病恐懼症的方法也只有通過心理治療。

性病恐懼症定義

性病恐懼症可分為無病自恐和病後恐怖兩類:

1、無病自恐

是指本人並無性病,由於有過不潔性生活史,或接觸過性病患者及病人使用過的物品後,自己發生了「尿感」,或者在房事過程中感到有異常的感覺,或出現生殖器上有皮診,便懷疑自己得了性病。

2、病後恐怖

是指得了性病後的恐懼、緊張、焦慮的心態。有些性病患者得病後怕家庭破裂,怕難以治癒,怕將病傳給配偶,怕受到社會輿論譴責,於是,急病亂投醫,訪遍名醫,多方治療,惶惶不可終日,造成「性病過治症候群」,甚至明明性病已治癒,卻還是擔心「萬一未曾治徹底」的恐懼心態。

性病恐懼症患者的表現

1、羞恥感

羞恥感的產生有著濃厚的社會文化色彩。由於我國幾千年儒家傳統文化的影響,大多數中國人視淫亂為萬惡之首,而性病多與淫亂有關,故性病被視為「髒病」、「見不得人的病」,有過高危恐懼性病的人往往羞於見人,如果患了性病的更是如此,故而網絡上便成了學習和發洩的良好溫床,這樣也造成了很多性病愛滋病恐懼症患者難以治療,而真正被感染了的患者又錯失治療良機。一般來講,羞恥感的輕重程度與地區的開放程度呈反比。沿海開放城市的性病患者羞恥感較輕,而農村患者的羞恥感則較重。從性別來講,則女性患者更易產生羞恥感。

2、負罪感

性病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疾病。就非性病而言,大多數人對陷於疾病狀態是沒有責任的。故社會上對非性病患者持同情、幫助態度,對性病患者則不同。目前恐懼性病多由不潔性交所致,恐懼症患者對陷於疾病狀態是有責任的。一些人因此而產生負罪感,加之心理刺激不僅有軀體不適,而且有異常痛苦的內心體驗,使患者產生了後悔心理。這種心理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積極的一面是可使患者從此潔身自好,不再涉足不潔性行為,有利於性病恐懼症的治療;消極的一面是若這種心理發展到極端可致患者走向絕路。

3、恐懼感

恐懼的產生源於以下幾方面:

第一,對性病本身的恐懼。這種心態的產生來源於對性病的錯誤認識,就目前的醫療水平而言,除愛滋病外,大多數性病經過規範治療,可以治癒並且不留後遺症。但由於社會上某些宣傳過分誇大了性病的危害,使一些性病患者視性病為絕症,擔心性病難以治癒,對自身造成嚴重的永久性損害。未育者擔心造成不育或後代畸形,有些人則擔心影響性功能。

第二,擔心性病傳染給家人。有些人不了解性病的傳播途徑,擔心一般的日常接觸會把性病傳染給家人,甚至治癒後亦不敢與配偶同房,整日憂心忡忡,不停地洗手,每天洗外陰。嚴重的可發生強迫性洗手等心理障礙。

第三,擔心他人知道自己的病情。擔心單位的領導、同事及親屬、鄰居等知道自己的病情而身敗名裂。

4、悲觀絕望心理

對於患了性病的,主要有悲觀絕望的心理。有些性病如非淋菌性尿道炎病情較頑固,加之患者往往治療不及時,用藥不適當,不能完成正規療程等原因而致病情遷延不愈。尖銳溼疣限於目前的治療手段,部分患者治癒後可復發多次。由於性病長期難以根治,給患者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壓力及經濟負擔,使一些患者產生了悲觀絕望心理,認為性病已無望治癒而自暴自棄,不配合治療或放棄治療,甚至更加放縱自己,可能把性病傳染給更多的人。對這種情況,首先要求醫生鑽研醫術,提高業務水平,儘可能找出有效的治療方法;其次要向患者說明病情頑固難愈的原因,使其對病情有全面的了解,並說服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建立健康的行為方式,增加機體抵抗力,配合治療,最終戰勝疾病。

5、疑病心理

有些人因一次偶然的婚外性生活或用過不潔被褥而懷疑自己患了性病,自我反覆檢查外生殖器,把以前未注意的某些結構如珍珠狀陰莖丘疹、絨毛狀小陰唇、皮膚腺異位等誤認為性病。雖經多次檢查排除性病後仍將信將疑。有的性病患者已經治癒,卻把一些與性病無關的症狀如腰背酸痛、肌肉跳動、包皮龜頭紅斑等視為性病症狀而認為性病未愈。有些醫生因知識所限或為謀求經濟效益而把一些非性病症狀說成性病,更加重了患者的疑病心理。對這類患者,除耐心解釋外,還可給予安慰劑治療。安慰劑對某些易受暗示影響的人有較好效果。

6、享樂心理

見於某些屢教不改的嫖娼者及賣淫婦女。這些人受西方腐朽生活方式的影響,視傳統性道德為桎梏,寡廉鮮恥。或追求性享樂,或追求金錢,視性病如感冒,雖多次染上性病仍嫖娼或賣淫不止,這些人對目前性病的流行蔓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對這類患者,重要的不僅是治療其軀體疾病,而且要說服其放棄不良性行為方式,故僅靠打針吃藥是無濟於事的,更要依靠公安機關的收容教育和社會正能量的宣傳。

7、被社會遺棄心理

有些性病患者因曾涉足婚外性行為而自覺墮落、無恥,產生自卑心理,把自己視為「壞人」,加之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對性病患者的歧視,性病患者被認為是道德敗壞、下流無恥,不僅領導、同事另眼看待,家人嫌惡,就連某些醫生也對其冷嘲熱諷,使患者覺得被社會遺棄,孤獨無助。有些人因此而自暴自棄,甚至走向犯罪道路。因此,社會應對性病患者持理解、同情、幫助的態度,不能挖苦、歧視,並有責任改變社會對性病患者的歧視,幫助患者走出心理誤區。

性病恐懼症怎麼治療

心病還需心藥醫,性病恐懼症的治療除對有生殖系統炎症的患者進行對症處理外,還應對所有患者進行有關性病知識的介紹,耐心地給予解釋、教育和心理疏導,使他們消除顧慮。通常採用的治療方法有行為治療法、輔助治療法,另外,在某些情況下,藥物的暗示療法也不失為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無論採用哪種方法,需要醫生和患者之間的默契配合,還需要信心、恆心和耐心。如果能做到這些,驅除性病恐懼症的陰影就不是太難的事了。

總結:說到底新兵恐懼症就是一種精神方面過度緊張造成的疾病,撇開是否有性病這個問題,單純的心理疾病是有可能越變越嚴重的,所以保持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很有必要的。

同类文章

525心理健康小知識

什麼是心理健康 健康是人類生存極為重要的內容,它對於人類的發展,社會的變革,文化的更新,生活方式的改變,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那麼,一個人怎樣才算健康呢? 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明確規定:健康不僅是身體沒有疾病,而且應當重視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體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可見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

藥液濃度換算0.04mg等於多少ml

體積單位和重量單位之間是不能直接換算的,ml 是體積單位,而mg則是重量單位,如果液體密度未知,是無法直接換算出來的。密度是以1升溶液中所含溶質的摩爾數表示的濃度,以單位體積裡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即摩爾數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作該溶質的摩爾濃度,又稱該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溶液濃度可分為質量濃度、體

小學生秋季食品安全常識

一、中小學生購買食品應注意哪些問題1、到正規商店裡購買,不買校園周邊、街頭巷尾的「三無」食品。2、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儘量選擇信譽度較好的品牌。3、仔細查看產品標籤。食品標籤中必須標註:產品名稱、配料表、淨含量、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標準號等。不買標籤不規範的產品。4、食品是否適合自

酥咔餅乾真的能減肥嗎

不要糾結這個,並無任何實際意義,根本就沒有什麼減肥藥物,更況且是減肥的餅乾。就當是零食少吃點,餅乾又不是什麼好東西。餅乾就只有兩種用途,墊飢和解饞,其他什麼用都沒有,所謂的猴菇也好,高鈣也好,減肥也好,商業噱頭罷了,真有這功能,就不能算食品和副食了,要歸類到保健品和藥品了,也就是說不能隨隨便便的出

怎麼吃減肥

那要看的決心了,其實吃什麼都可以減肥,只是看你怎麼吃。我以前也比較胖,現在瘦了下來,方法是這樣的:每天必須吃早飯,而且能吃多少吃多少,儘量吃飽,而且以主食為主。中午和晚餐都不要再吃主食了,多吃菜和水果,控制量,尤其是晚餐,只要吃到五分包就可以了。如果晚上餓了,可以加一個水果(香蕉或蘋果)。但切記晚

健康過冬小知識

冬季,氣候寒冷,陰盛陽衰。人體受寒冷氣溫的影響,機體的生理功能和食慾等均會發生變化。因此,合理地調整飲食,保證人體必需營養素的充足,對提高人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使之安全、順利地越冬,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應保證熱能的供給。冬天的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從而

中藥的煎煮.常識

1、煎藥器皿的選擇。煎中藥時第一件需要注意的事情就是對於煎藥器皿的選擇。在琳琅滿目的眾多熬煮器皿中對於煎藥來說最為適合的就是砂鍋或陶瓷器皿,因為這類的器皿成分相對穩定不易與煎煮的中藥發生化學反應,同時這類鍋更加密實,熬出來的湯藥更濃。最忌用銅鍋、鐵鍋之類的。這類器皿很容易與中藥中的某些成分發生化學反

健康生活方式小知識小手拉大手

大手牽小手 共建美好家園倡議書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好!當前我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行動開展得轟轟烈烈,市委市政府又發出了「建設美麗家園,爭做文明市民」的號召。我們作為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要積極行動起來,爭當「美麗家園小使者」,為建設我們的美好家園盡上一份力。我們要讓爸爸媽媽和身

小學生冬季健康常識

1.防冬季身上發癢多穿棉製品多吃菠菜進入冬季很多人身上會發癢,有些人以為這是洗澡不夠乾淨,就用熱水衝洗,哪曉得越洗越癢,身上都抓出血了,還是癢。對付這個毛病,可以儘量穿純棉、柔軟的內衣,保持清潔和寬鬆;多吃些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瘦肉、動物肝臟、胡蘿蔔、菠菜和豆製品,少吃刺激性大的食物,如辣椒以及牛

立夏養生小常識簡訊

夏季養生簡訊--可以下載,發送客戶! 1.夏季三月,陽氣旺盛,大自然一片火象。中醫五行理論認為,夏屬「火」,對應心臟,容易出現身體的心火旺盛和情緒的心浮氣躁,因而夏季要特別注重養心。 2.《黃帝內經》指示夏季養生,一定要讓陽氣跑出來,該出汗就一定要出汗。皮膚是人體重要排毒管道,出汗可以有效地幫助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