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垂直護岸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02:18:4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河道、湖泊及其他景觀水體的護岸設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垂直護岸。
背景技術:
河道、湖泊及其他景觀水體的護岸是水域與陸地的過渡帶,是水域生態系統的重要功能性組成部分,同時也在提高生物多樣性、控制水土流失、美化環境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其設計合理與否直接關係到整個水域及周邊的安全性美觀性,對於城市的繁榮及周邊環境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水域護岸以硬質護岸為主,採用混凝土或是漿砌塊石對河道進行防護。這些結構對防止水土流失和保障城市防洪安全方面有較好的效果。但對於河道周邊景觀效果、生態系統構建以及雨水徑流的調蓄和淨化作用效果甚微,容易造成生物多樣性的破壞,削弱河道自淨能力。隨著「海綿城市」概念的提出,城市水系是實現城市生態化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實現河道護岸的生態化,是對雨水徑流量和徑流汙染控制的有效途徑。
現有的護岸可分為斜坡式護岸和直立式護岸兩大類,斜坡式護岸由於斜坡角度的特點容易實現生態化,但是在直立式護岸方面,由於土壤難以附著,且有河流衝刷作用使土壤容易流失,植株根系未發育完全即被衝走,實現生態化難度較大,並且直立式護岸生態化時,由於植株生長在立面水域的水面,不便於維護和管理。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垂直護岸,以解決現有的垂直護岸生態化困難並且難於維護和管理的問題。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垂直護岸,設置於待保護水域和其直立堤岸之間,由多個鑲塊組合拼裝而成,每個鑲塊包括:
盒體;
培養基質,設置於盒體內,用於栽培生態植株;
栽培通孔,設置有多個,均勻分布於盒體靠近待保護水域的前側,位於盒體外的所述生態植株通過栽培通孔培植於培養基質上。
作為優選,所述鑲塊上設置有透水通孔,所述透水通孔設置有多個,分布於盒體的頂側和底側,使上下兩個鑲塊之間可以相互貫通。上述透水通孔的設置,使得上下兩個鑲塊之間可以相互貫通,可以方便快捷地為鑲塊內的培養基質補充水分。
作為優選,所述盒體頂側連接有頂部凸塊,所述盒體底側開設有與頂部凸塊相配合的底部凹槽,上下兩個鑲塊之間通過頂部凸塊和底部凹槽的嵌合相互拼裝。上述設置,使得本實用新型垂直護岸的上下兩個鑲塊之間的拼裝更加安全可靠,並且結構簡單,拆裝方便,易於維護和保養。
作為優選,所述盒體左側和右側的其中一側連接有側部凸塊,另一側開設有與側部凸塊相配合的側部凹槽,左右兩個鑲塊之間通過側部凸塊和側部凹槽的嵌合相互拼裝。上述側部凸塊和側部凹槽的設置,使得本實用新型垂直護岸的鑲塊左右之間的拼裝更加安全可靠,並且結構簡單,拆裝方便,易於維護和保養。
作為優選,所述頂部凸塊與盒體一體成型設置,所述側部凸塊與盒體一體成型設置。上述一體成型的設置,進一步增強了本實用新型垂直護岸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作為優選,所述頂部凸塊上開設有起吊通孔。上述起吊通孔的設置,結構簡單,安全可靠,提高了安全和拆卸的效率,縮減了維護和保養的成本。
作為優選,所述盒體靠近待保護水域的前側壁厚大於其它側的壁厚。上述設置,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垂直護岸對培植於其上的生態植株的固定更加牢固,並有效提高了對上述生態植株的保護效果。
作為優選,所述栽培通孔傾斜向上開設,並且所述栽培通孔的孔徑大於其上所栽培的生態植株正常生長時的杆徑。上述栽培通孔的傾斜設置,更加有利於上述生態植株的生長發育,並且還可以有效的防止培養基質通過栽培通孔的流失。上述栽培通孔的孔徑設置,在保證上述生態植株正常生長的情況下,有效地減少了培養基質通過栽培通孔的流失。
作為優選,包括固定組件,所述固定組件埋設於護岸基座上,拼裝完成的所述鑲塊安裝於固定組件上。上述設置,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垂直護岸的安裝更加牢固。
作為優選,所述生態植株,在待保護水域常水位以下部分為水生草本植株,常水位至最高水位部分為耐淹草本植株,最高水位以上部分為非耐淹草本植株。上述設置,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垂直護岸更能適應待保護水域的實際情況,有效地提高了生態化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上述帶有培養基質的盒體的設置,解決了垂直護岸生態化的問題,上述栽培通孔的設置,可以對所要培植的生態植株起到有效的固定支撐的作用,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垂直護岸更加安全可靠,上述透水通孔的設置,使得上下兩個鑲塊之間可以相互貫通,可以方便快捷地為鑲塊內的培養基質補充水分。並且本實用新型中垂直護岸多鑲塊拼裝的設置,使得其易於維護和管理。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組成垂直護岸的鑲塊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組成垂直護岸的鑲塊的側面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組成垂直護岸的鑲塊的俯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垂直護岸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垂直護岸的安裝示意圖。
圖中:
1、盒體;2、培養基質;3、栽培通孔;4、透水通孔;5、頂部凸塊;6、底部凹槽;7、側部凸塊;8、側部凹槽;9、起吊通孔;10、固定組件;11、護岸基座;12、直立堤岸;13、生態植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並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如圖1-圖5所示,本實施方式公開了一種設置於待保護水域和其直立堤岸 12之間,由多個鑲塊組合拼裝而成的垂直護岸。上述鑲塊包括:盒體1、培養基質2和開設於盒體1上的栽培通孔3與透水通孔4。上述培養基質2,設置於盒體1內,用於栽培生態植株13。具體的,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述培養基質2 可以是普通土壤,或者是椰殼纖維等製成的纖維基底。上述栽培通孔3,設置有多個,均勻分布於盒體1靠近待保護水域的前側,可以使得位於盒體1外的上述生態植株13通過栽培通孔3培植於培養基質2上。具體的,在本實施方式中,每個鑲塊前側均勻地設置有9個栽培通孔3。上述透水通孔4,設置有多個,分布於盒體1的頂側和底側,使上下兩個鑲塊之間可以相互貫通。具體的,在本實施方式中,盒體1的頂側和底側分別均布有兩排透水通孔4,並且,上述透水通孔4的孔徑為15-20mm。
上述帶有培養基質2的盒體1的設置,解決了垂直護岸生態化的問題,上述栽培通孔3的設置,可以對所要培植的生態植株13起到有效的固定支撐的作用,使得本實施方式的垂直護岸更加安全可靠,上述透水通孔4的設置,使得上下兩個鑲塊之間可以相互貫通,可以方便快捷地為鑲塊內的培養基質2補充水分。並且本實施方式中垂直護岸多鑲塊拼裝的設置,使得其易於維護和管理。
優選的,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述盒體1頂側連接有頂部凸塊5,並且上述盒體1的底側開設有與上述頂部凸塊5相配合的底部凹槽6。上述設置,使得本實施方式垂直護岸的上下兩個鑲塊之間可以通過頂部凸塊5和底部凹槽6的嵌合完成拼裝,結構簡單,拆裝方便,易於維護和保養。
在本實施方式中,更為優選的,上述盒體1左側連接有側部凸塊7,右側開設有與側部凸塊7相配合的側部凹槽8,左右兩個鑲塊之間通過側部凸塊7和側部凹槽8的嵌合相互拼裝;或者,上述盒體1右側連接有側部凸塊7,左側開設有與側部凸塊7相配合的側部凹槽8,左右兩個鑲塊之間通過側部凸塊7和側部凹槽8的嵌合相互拼裝。上述側部凸塊7和側部凹槽8的設置,使得本實施方式垂直護岸的鑲塊左右之間的拼裝更加安全可靠,並且結構簡單,拆裝方便,易於維護和保養。
具體的,上述頂部凸塊5與盒體1一體成型設置,上述側部凸塊7與盒體1 一體成型設置。上述一體成型的設置,進一步增強了本實施方式中垂直護岸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優選的,上述頂部凸塊5上開設有起吊通孔9,用於在拆裝和維護時對鑲塊的吊起和移動。上述起吊通孔9的設置,結構簡單,安全可靠,提高了安全和拆卸的效率,縮減了維護和保養的成本。
更為優選的,上述盒體1靠近待保護水域的前側壁厚大於其它側的壁厚。上述設置,使得本實施方式的垂直護岸對培植於其上的生態植株13的固定更加牢固,並有效提高了對上述生態植株13的保護效果。
優選的,上述栽培通孔3傾斜向上開設。具體的,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述栽培通孔3的軸線與盒體1前側面的夾角為30°-60°。上述設置,更加有利於上述生態植株13的生長發育,並且還可以有效的防止培養基質2通過栽培通孔 3的流失。
更為優選的,上栽培通孔3的孔徑大於其上所栽培的生態植株13正常生長時的杆徑。具體的,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述栽培通孔3的孔徑比正常生長的生態植株13的杆徑大5-10mm。上述設置,在保證上述生態植株13正常生長的情況下,有效地減少了培養基質2通過栽培通孔3的流失。
具體的,本實施方式的垂直護岸還包括固定組件10。上述固定組件10固定埋設於護岸基座11上,使得本實施方式的垂直護岸可以垂直貼靠於直立堤岸12 安裝。更為具體的,上述護岸基座11由鋼筋混凝土製成,上述直立堤岸12由漿砌石塊製成,或者,上述護岸基座11和直立堤岸12均由鋼筋混凝土製成,並且一體成型設置。上述設置,使得本實施方式的垂直護岸的安裝更加牢固。
更加具體的,上述盒體1和固定組件10由聚丙烯材料製成。由於聚丙烯材料對水特別穩定,並且密度低、無臭無毒和抗衝擊特點,使得由其製成的垂直護岸安全可靠。
在本實施方式的垂直護岸中,對於上述生態植株13,具體的,其在待保護水域常水位以下部分為水生草本植株,如水蔥、慈姑等;常水位至最高水位部分為耐淹草本植株,如蘆竹、千屈菜等;最高水位以上部分為非耐淹草本植株,如文竹、雛菊等。上述設置,使得本實施方式的垂直護岸更能適應待保護水域的實際情況,有效地提高了生態化效果。
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了清楚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