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膽囊炎的檢查方法是什麼?慢性膽囊炎的臨床表現?
2025-07-20 11:27:12
膽囊炎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可分為急性膽囊炎和慢性膽囊炎兩種。現代人現在的生活壓力比較重,業務比較繁多,所以就忽視了膽囊炎的成因、症狀以及膽囊炎的治療。慢性膽囊炎早期症狀呈現右上腹鈍痛、脹痛、墜痛或不適感,並且噁心、厭油膩食物或進食高脂食物後症狀加重。那麼慢性膽囊炎的預防方法有哪幾點呢?今天小編給你一一解答。
膽囊炎的病因
根據膽囊炎的臨床表現和臨床經過,可分為急性的和慢性的兩種類型,常與膽石症合併存在。右上腹劇痛或絞痛,多為結石或寄生蟲嵌頓梗阻膽囊頸部所致的急性膽囊炎,疼痛常突然發作,十分劇烈,或呈現絞痛樣。膽囊管非梗阻性急性膽囊炎時,右上腹疼痛一般不劇烈,多為持續性脹痛,隨著膽囊炎症的進展,疼痛亦可加重,疼痛呈現放射性,最常見的放射部位是右肩部和右肩胛骨下角等處。.......
慢性膽囊炎的病因
1、慢性結石性膽囊炎與急性膽囊炎一樣,膽囊結石可引起急性膽囊炎反覆小發作,即慢性膽囊炎與急性膽囊炎是同一疾病不同階段。
2、慢性非結石性膽囊炎在屍檢或手術時發現,佔所有膽囊病變的2%~10%。
3、伴有結石的慢性萎縮性膽囊炎又稱瓷瓶樣膽囊,結石引起的炎症刺激,導致膽囊壁鈣化而形成,鈣化可局限於黏膜,肌層或兩者皆有,多見於65歲以上的女性病人。
4、黃色肉芽腫樣膽囊炎少見,系由膽汁脂質進入膽囊腔的結締組織致炎性反應而成。
慢性膽囊炎的表現
1、右上腹鈍痛、脹痛、墜痛或不適感。
2、噯氣、反酸、腹脹、胃部燒灼感等消化不良症狀。
3、噁心、厭油膩食物或進食高脂食物後症狀加重。
4、右肩、右肩胛區或右背部疼痛不適,這是由於膽囊炎症或與周圍之粘連涉及到右膈神經或右側肋間神經而出現的反射性疼痛。
5、部分病例可有膽絞痛。多由較小結石或膿稠膽汁的刺激引起膽囊管的痙攣性收縮所致。絞痛多很劇烈,阿託品等藥物常難制止。絞痛發作時,病人抱腹蜷臥或輾轉不安,常屏氣或不願講話,以期減輕疼痛。絞痛可持續數分鐘或數小時不等,可伴噁心、嘔吐,且常在嘔吐後而有緩解,也可驟然痛止,不再發作。也有反覆數次後才停止者。
6、可有大便乾燥、稀溏或黏滯不爽。
7、體徵:膽區壓痛、叩擊痛,但無反跳痛。可有低熱,但多數體溫正常。膽囊穴、肝俞穴、膽俞穴壓痛。右膈神經壓痛點。在頸部右側胸鎖乳頭肌的兩下腳之間
慢性膽囊炎的檢查方法
1、超聲波檢查:如發現膽囊結石、膽囊壁增厚、縮小或變形,有診斷意義。
2、腹部X線平片:如系慢性膽囊炎,可發現膽結石、脹大的膽囊、膽囊鈣化斑和膽囊乳狀不透明陰影等。
3、膽囊造影:可發現膽結石、膽囊縮小或變形、膽囊濃縮及收縮功能不良、膽囊顯影淡薄等慢性膽囊炎影像。當膽囊不顯影時,如能除外系肝功能損害或肝臟代謝功能失常所致,則可能是慢性膽囊炎。
4、膽囊收縮素試驗:如膽囊收縮幅度小於50%,並出現膽絞痛,為陽性反應,表示為慢性膽囊炎。
5、纖維腹腔鏡檢查:直視下如發現肝臟和脹大的膽囊為綠色、綠褐色或綠黑色。則提示黃疸為肝外阻塞;如膽囊失去光滑、透亮和天藍色的外觀,變為灰白色,並有膽囊縮小和明顯的粘連,以及膽囊變形等,則提示為慢性膽囊炎。
6、小剖腹探查:小剖腹探查是近年來新提倡的一種診斷疑難肝膽疾病及黃疸的方法,它既能對慢性膽囊炎做出明確診斷,又能了解肝臟的表現情況。
如何預防慢性膽囊炎
1、每天需要1500毫升的飲水量,以防止結石的形成。
2、多食蜂蜜、香蕉等潤腸食品,以保證大便通暢以減輕症狀,利於疾病康復。如1—2天不解大便,應按醫囑服藥。
3、不要長時間做上體前傾的姿勢,或穿著緊身衣等,以免擠壓腹部,使膽汁分泌受阻。
4、要適當節制飲食,尤其要避免剛目肪飲食。可以適當使用素油烹調,如菜油、豆油、茶揉油,應忌油膩,吃容易消化的低脂肪食品。一些脂肪成分較高的食品,如牛奶、奶粉、麥乳精、雞蛋,鴨蛋等,在發病期間也最好不要食用。
5、慢性膽囊炎患者平時應注意有規律地生活,如通膽絞病發作後應休息1—2天,再逐漸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在腹痛緩解期,可以照常工作和生活,但要避免過度勞累和緊張。
6、病情穩定期,可適當開展戶外體育鍛鍊。注意氣候變化.防止因受寒而引起疾病發作。
7、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可減少膽囊炎的發作。
膽囊炎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可分為急性膽囊炎和慢性膽囊炎兩種,通常以急性較為多見。急性膽囊炎多是由於結石或寄生蟲梗阻於膽囊頸部而發生的,發作時多呈右上腹劇痛或絞痛,有時疼痛也可放射到右肩和右肩胛骨下角等部位。得了膽囊炎後可以採取什麼治療方式?.......
總結:慢性膽囊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適當節制飲食,吃容易消化的低脂肪食品。不要長時間做上體前傾的姿勢,或穿著緊身衣等,以免擠壓腹部,使膽汁分泌受阻。如果不想被疾病多困擾,那麼就要儘早治療,並且詳細了解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