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豆製品用大豆中水溶性有效成分的回收方法
2023-09-21 19:07:25 1
專利名稱:幹豆製品用大豆中水溶性有效成分的回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幹豆製品用大豆中水溶性有效成分的回收方法,屬植物有效成分提取エ藝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大豆製品在我國是ー種面廣量大的大眾食品,在豆製品加工中,約有50%的大豆用於幹豆製品的生產,如老豆腐、腐乳坯、豆腐乾、百葉、素雞等,在這些豆製品的生產過程中,大豆中的可溶性成分在壓濾操作單元中被排放,在排放的黃漿水中含有多種對人體具有保健功能的物質,現代食品科學已證實的就有大豆異黃酮、大豆低聚糖、大豆皂甙等。大豆異黃酮具有類雌激素作用,能緩解婦女更年期綜合症,預防骨質疏鬆和心血管疾病,也具有抗氧化和抗癌作用。大豆低聚糖,約佔大豆重量的5%,主要包括棉籽糖和水蘇糖,屬雙歧因子,能促進人體腸道內雙歧桿菌等有益菌的生長和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長,減少有毒發酵產物和有害菌酶的形成,改善人體腸道內微生態環境,預防便秘。是美國FDA唯一認可應用於食品中的功能性低聚糖。大豆皂甙,通過結合膽汁酸起到降低血液膽固醇的作用,抑制過氧化脂質生成和分解作用。以往幹豆製品用大豆中水溶性有效成分的回收方法都採用後處理法,即從幹豆製品生產過程中排放的黃漿水中提取回收,該法廢水處理量大、雜質多、提取效率低、成本高,難以エ業化生產。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幹豆製品用大豆中水溶性有效成分的回收方法,本發明方法採用前處理法,即在幹豆製品加工前,對大豆中可溶性功能成分進行浸出提取,具有雜質少、水量可控、成本低、提取效率高,易於エ業化生產。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幹豆製品用大豆中水溶性有效成分的回收方法,具有以下的エ藝過程和步驟將大豆壓製成片狀,其厚度< 90%的原大豆厚度,置於容器內,加入I. 2 7. 2倍重量的水,10 65°C下浸提2 12h,期間超聲波處理20 60min,後過濾得浸提液;將浸提液加熱至70 100°C,加入食用大豆蛋白凝固劑至沉澱不再產生為止,過濾得澄清的大豆浸提液,濾渣用於後續豆製品的生產。該大豆浸提液含有大豆異黃酮、大豆低聚糖和大豆皂甙等具有保健功能的物質,可用於製作食品的原料。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以下突出的優點
本發明方法是ー種高效、經濟且可行的從幹豆製品用大豆中回收有 效成分的方法。本發明方法採用前處理法,即在幹豆製品加工前,對大豆中可溶性功能成分進行浸出提取,具有雜質少、水量可控、成本低、提取效率高,易於エ業化生產。因此,本方法的實施對我國大豆資源的綜合利用,減少環境汙染,提高豆製品加工企業的經濟效益都具有重要意義。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將本發明的實施例敘述於後實施例I
本實施例的エ藝過程和步驟如下
將大豆壓製成片狀,其厚度為8%的原大豆厚度,置於容器內,加入3. 6倍重量的水,25°C下浸提llh,期間超聲波處理56min,後過濾得浸提液。將浸提液加熱至80°C,加入食用大豆蛋白凝固劑MgCl2至沉澱不再產生為止,過濾得澄清的大豆浸提液,濾渣則用於後續豆製品的生產。該大豆浸提液含有大豆異黃酮、大豆低聚糖和大豆皂甙等具有保健功能的物質,可用於製作食品的原料。實施例2
本實施例的エ藝過程和步驟如下
將大豆壓製成片狀,其厚度為50%的原大豆厚度,置於容器內,加入6. 5倍重量的水,60°C下浸提3h,期間超聲波處理20min,後過濾得浸提液。將浸提液加熱至95°C,加入食用大豆蛋白凝固劑CaSO4至沉澱不再產生為止,過濾得澄清的大豆浸提液,濾渣則用於後續豆製品的生產。該大豆浸提液含有大豆異黃酮、大豆低聚糖和大豆皂甙等具有保健功能的物質,可用於製作食品的原料。
權利要求
1.一種幹豆製品用大豆中水溶性有效成分的回收方法,其特徵在於具有以下的工藝過程和步驟將大豆壓製成片狀,其厚度< 90%的原大豆厚度,置於容器內,加入I. 2 7. 2倍重量的水,10 65°C下浸提2 12h,期間超聲波處理20 60min,後過濾得浸提液;將浸提液加熱至70 100°C,加入食用大豆蛋白凝固劑至沉澱不再產生為止,過濾得澄清的大豆浸提液,濾渣用於後續豆製品的生產。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幹豆製品用大豆中水溶性有效成分的回收方法,屬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工藝技術領域。本發明方法的特徵在於具有以下的工藝過程和步驟將大豆壓製成片狀,其厚度≤90%的原大豆厚度,置於容器內,加入1.2~7.2倍重量的水,10~65℃下浸提2~12h,期間超聲波處理20~60min,後過濾得浸提液。將浸提液加熱至70~100℃,加入食用大豆蛋白凝固劑至沉澱不再產生為止,過濾得澄清的大豆浸提液,濾渣則用於後續豆製品的生產。該大豆浸提液含有大豆異黃酮、大豆低聚糖和大豆皂甙等具有保健功能的物質,可用於製作食品的原料。本方法具有雜質少、水量可控、成本低、提取效率高,易於工業化生產的特點。
文檔編號A23L1/29GK102626205SQ20121012718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7日
發明者蔣盼, 顧建明 申請人:上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