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雞蛋的錯誤認知
2025-07-19 22:10:08
雞蛋是我們生活中最長食用的食物了,雞蛋有營養是每個人的認知,但是吃雞蛋如果方法不對只會導致營養流逝,一起看看下面總結的吃雞蛋的錯誤認知。
錯誤認知一:蛋殼顏色越深,越有營養
很多人認為紅殼雞蛋的營養價值最大,實際上蛋殼的顏色是因為「卵殼卟啉」這種物質決定的,它和雞蛋的營養是沒有關係的。雞蛋的營養價值的高低和雞的飲食營養結構有關。想要評價雞蛋的品質,要看蛋清和蛋黃,越濃稠的蛋清價值越高,越深的蛋黃顏色營養越好。
錯誤認知二:雞蛋怎麼吃營養都一樣
雞蛋的吃飯有很多,煮、炸、蒸、炒等等。雖然雞蛋的吃飯有很多,但是攝入的營養並不一樣。在這些吃法中,只有煮和蒸才能100%吸收和消化雞蛋,其次是嫩炸,然後是炒蛋,接著是荷包蛋,還有老炸,生吃的吸收消化機率是最低的。
錯誤認知三:放味精的炒雞蛋有更好的味道
炒雞蛋的時候雞蛋會生成穀氨酸鈉,它是味精的主要成分,能讓雞蛋變得鮮美,如果還放味精就會破壞雞蛋本身的鮮美。
錯誤認知四:煮雞蛋時間越長越好
煮雞蛋最好不要煮太長的時間,因為煮太長的時間會讓蛋黃中的亞鐵離子和熱水中產生的硫離子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形成對鐵吸收產生影響的硫化亞鐵。
錯誤認知五:豆漿和雞蛋一起吃營養高
早晨喝豆漿的時候習慣配上雞蛋,這是很多人的飲食習慣。但是兩者一塊吃只會造成雞蛋的營養流逝,降低兩者的營養成分。
錯誤認知六:「功能雞蛋」有更高的營養
現在超市有賣富含多種營養的「功能雞蛋」很多人認為這種雞蛋的營養價值比普通雞蛋高。其實吃「功能雞蛋」並不好,因為它的營養素太過全面,吃雞蛋是為了缺什麼補什麼,吃「功能雞蛋」只會造成盲目進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