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有何妙用?這些功效你都知道嗎?
2025-07-20 13:05:11
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為芸香科柑橘屬植物佛手的乾燥果實。秋季果實尚未變黃或變黃時採收,縱切成薄片,曬乾或低溫乾燥。佛手是一種中藥也是是一種營養全面的瓜類的葫蘆科蔬菜,吃佛手有助於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而且佛手的功效也是非常的高的,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佛手的主要價值
1、觀賞
佛手的觀賞價值不同於一般的盆景花卉。潔白、香氣撲鼻,並且一簇一簇開放,十分惹人喜愛。到了果實成熟期,它的形狀猶如伸指形、握拳形、拳指形、手中套手形,狀如人手,惟妙惟肖。
成熟的金佛手顏色金黃,並能時時溢出芳香,消除異味,淨化室內空氣,抑制細菌。掛果時間長,有3-4個月之久,甚至更長,可供長期觀賞佛手花朵。
2、藥用
根、莖、葉、花、果均可入藥,辛、苦、甘、溫、無毒;入肝、脾、胃三經,有理氣化痰、止嘔消脹、舒肝健脾、和胃更多種藥用功能。對老年人的氣管炎、哮喘病有明顯的緩解作用;對一般人的消化不良、胸腹脹悶,有更為顯著的療效。佛手可製成多種中藥材,久服有保健益壽的作用。
佛手的功效與作用
佛手的功效與作用是舒肝理氣,和胃化痰,治肝氣鬱結之脅痛,胸悶,肝胃不和,脾胃氣滯之脘腹脹痛,佛手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有佛手薑湯,鮮佛手南瓜雞,佛手瓜豬肚湯,茉莉花佛手粥,佛手柑冰糖粥。
佛手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實,佛手有舒肝理氣;和胃化痰的功效,佛手主治肝氣鬱結之脅痛、胸悶;肝胃不和、脾胃氣滯之脘腹脹痛、暖氣、噁心;久咳痰多。
1、佛手治噁心嘔吐:佛手15克,陳皮9克,生薑3克,水煎服。
2、佛手治白帶過多:佛手20克,豬小腸適量,共燉,食肉飲湯。治婦女白帶:佛手五錢至一兩,豬小腸一尺。水煎服。(《閩南民間草藥》)
3、佛手治老年胃弱、消化不良:佛手30克,粳米100克,共煮粥,早晚分食。
4、佛手專破滯氣:治痢下後重,取陳年者用之。《本經逢原》
5、佛手治鼓脹發腫:香櫞去瓤四兩,人中白三兩。共為末,空腹白湯下。(《嶺南採藥錄》)
6、佛手補肝暖胃,止嘔吐,消胃寒痰,治胃氣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氣。《滇南本草》
7、佛手治肝鬱胸脅脹痛:佛手辛行苦洩,善疏肝解鬱、行氣止痛,佛手治肝鬱氣滯及肝胃不和之胸脅脹痛,脘腹痞滿等,可與柴胡、香附、鬱金等同用。
8、佛手的果實還能提煉佛手柑精油,是良好的美容護膚品。佛手的花與果實均可食用,可作佛手花粥、佛手筍尖、佛手燉豬腸等;有理氣化痰、舒肝和胃、解酒之功效。
9、佛手治哮喘:佛手15克,藿香9克,姜皮3克,水煎服。
10、佛手醒胃豁痰,闢惡,解酲,消食止痛。《隨息居飲食譜》
11、佛手治肝氣鬱結、胃腹疼痛:佛手10克,青皮9克,川楝子6克,水煎服。
12、佛手治痰氣咳嗽:陳佛手二至三錢。水煎飲。(《閩南民間草藥》)13、佛手治肝胃氣痛(包括慢性胃炎,胃神經痛等):鮮佛手12—15克(幹的6克),開水衝泡,代茶飲。或佛手、玄胡索各6克,水煎服,治胃氣痛有效。
14、佛手治氣滯脘腹疼痛:佛手辛行苦洩,氣味芳香,能醒脾理氣,和中導滯,佛手治脾胃氣滯之脘腹脹痛、嘔惡食少等,多與木香、香附、砂仁等同用。
15、佛手煮酒飲,治痰氣咳嗽。煎湯,治心下氣痛。《本草綱目》
16、佛手治久咳痰多,胸悶作痛:佛手芳香醒脾,苦溫燥溼而善健脾化痰,辛行苦洩又能疏肝理氣,佛手治咳嗽日久痰多,胸膺作痛者,可與絲瓜絡、瓜蔞皮、陳皮等配伍。
17、佛手治氣舒肝,和胃化痰,破積,治噎膈反胃,消症瘕瘰癧。《本草再新》
18、佛手治溼痰咳嗽(包括慢性支氣管炎):佛手、姜半夏各6克,水煎去渣,加砂糖溫服。
19、佛手治慢性胃炎、胃腹寒痛:佛手30克,洗淨,清水潤透,切片成丁,放瓶中,加低度優質白酒500毫升。密閉,泡10日後飲用,每次15毫升。
佛手的家常做法
佛手豬肚湯
材料:佛手1個、豬肚1個、陳皮1/4個、蜜棗2個。
做法:
1、豬肚用麵粉、油裡外洗淨,焯水,刮淨表皮,切小塊。
2、佛手帶一次性手套削皮,切塊。陳皮浸軟後刮去囊。蜜棗拍扁。
3、大砂煲裡放水、陳皮、蜜棗一同煲滾,放豬肚佛手煲2個小時即可。喝時用鹽調味。
佛手柑冰糖粥
功效:健脾養胃、理氣止痛、治年老胃弱、胸悶氣滯、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噯氣嘔吐。
材料:佛手柑15克,冰糖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將佛手柑洗淨,加水煎煮後去渣取汁,再與淘洗乾淨的粳米和冰糖一同煮粥。
佛手酒
材料:佛手50克、白酒1000毫升
做法:將佛手切成小方塊形,加入酒罈之中,將壇口密封,蓋嚴。每2天將酒罈搖動1次,10天後即可飲用。
總結:現代研究,佛手對腸道平滑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佛手多糖對多環節免疫功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所以多吃些佛手對身體有很多的好處。不過陰虛火旺、氣虛或無氣滯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