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症狀有哪些?手足口病怎麼治療和預防?
2025-07-19 23:30:20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常帶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患手足口病的人通常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病症:低熱、厭食、精神不振、手足口等部位出現曉得皰疹,患病的常為5歲以下的小孩。多數患者都會在一周以後自愈,但也不排除有個別變嚴重的案例,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怎樣預防手足口病,以及怎麼樣治療。
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表現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個別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導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療藥物主要對症治療。
手足口病的症狀有哪些
1、發燒,以低熱為主
表現:寶寶手足口病初期症狀最為明顯的就是發熱,對於大多數輕症病例來說,以中等熱度為主,通常體溫在39℃以下。如果是重症病例,有可能燒到39℃以上,大多數患有手足口病的寶寶伴隨發熱持續1~2天,家長要經常摸摸孩子的額頭和身體,看有沒有發熱症狀。
2、手足臀,口腔出現疹子
表現:寶寶手足口病初期,發熱1~2天後手掌,腳掌,以及臀部上同時會長出紅色皮疹,一般像米粒或綠豆大小,呈圓形或橢圓形,周圍有一圈紅暈,沒有明顯的瘙癢感,以及出現口腔皰疹,多分布在咽喉、扁桃體等處,很快會變成小潰瘍。
3、厭食
寶寶手足口病初期出現口腔皰疹,口腔皰疹易破潰出現潰瘍,所以在吃東西格外疼痛,患兒因而出現拒絕進食,流口水等症狀。
4、重症患兒症狀:少數患兒出現心肌炎、腦炎等合併症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於3歲者)可出現腦炎、腦脊髓炎、腦膜炎、肺水腫、循環衰竭等。這種病症大多數持續高熱,病情發展迅速,多在發病後3~5天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嚴重併發症,並可引起死亡。
(1)呼吸系統表現為:呼吸淺促、困難,呼吸節律改變,口唇紫紺,口吐白色、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聞及痰鳴音或溼羅音;
(2)神經系統表現為:精神差、嗜睡、頭痛、嘔吐、易驚、肢體抖動、無力或癱瘓;查體可見腦膜刺激症、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現為頻繁抽搐、昏迷、腦水腫、腦疝;
(3)循環系統表現為:面色蒼白,心率增快或緩慢,脈搏淺速、減弱甚至消失,四肢發涼,指(趾)發紺,血壓升高或下降。
手足口病怎麼治療
手足口病西醫治療方法
1、治療原則主要是對症處理:
(1)口服B族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
(2)嘔吐難以進食者給予輸液。當口腔因有糜爛吃東西困難時,可以給予易消化的流食,飯後漱口。
(3)口腔潰瘍給予青梅散、金黴素魚肝油或錫類散外塗,疼痛劇烈塗以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加硼砂甘油,促使糜爛面早日癒合。 並保持局部清潔,避免細菌的繼發感染。
(4)皮膚皰疹有繼發感染者塗以1%甲紫;
(5)服用抗病毒的藥物,如病毒唑、病毒靈等。若伴有發熱時,可以用一些清熱解毒的中藥。
2、手足口病可能結合心肌炎、腦炎、腦膜炎等病症,應及時進行治療。
(1)並發腦膜炎者按照腦膜炎治療
(2)並發心肌炎者按照心肌炎治療。
中醫治療方法
1、中藥方劑:
(1)雙花防毒飲 方劑:金銀花10g,野菊花10g,蚤休15g,茯苓10g,甘草3g。製法:上藥加水300ml,浸泡30分鐘,以武火(大火)煎煮沸騰,改用文火(小火)煎煮15分鐘,煎成藥液150ml。每日1劑,藥液分2~3次服,連續服用7~10天。3歲以下嬰幼兒可減量服用。
(2)對急性期出現低熱或無發熱,流涕咳嗽,咽紅疼痛,或納差噁心,可用「銀翹散」方劑;
(3)高熱持續,口腔、手足、臀部、四肢皰疹分布稠密,可用「清瘟敗毒飲」方劑;對出現高熱不退,頻咳氣急等併發症,可用「己椒藶黃丸合參附湯」方劑。
(4)治療口疼牙齦腫:可用板藍根10克,黃芩、白蘚皮各6克,雙花3克,竹葉、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5)在疾病康復期,對於口乾咽痛的孩子可在沙參麥冬湯方劑裡,加生地黃、蘆根養陰生津,清熱潤咽。
2、中成藥:
(1)玉屏風口服液合板藍根衝劑,連續服用7~10天。
(2)治療口咽部皰疹,可用西瓜霜、冰硼散、錫類散,任選1種,塗搽口腔患處,1日3次;吹敷口腔患處,或口腔炎噴劑噴患處,每日2次。口腔炎噴霧劑對扁桃體炎效果最為明顯;對小兒口腔炎有特效;具有一定的祛痰止咳效果;霧化劑型易吸收。
(3)手足皰疹嚴重者,可用如意金黃散、青黛散,任選1種,麻油調,敷於皰疹患處,1日3次。
怎樣預防小孩患手足口病
1、對患兒應隔離,暫時不要去幼兒園或者學校,以減少該病流行的可能。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飯前、便後洗手。還要經常漱口,患兒進食後要用淡鹽水漱口,保持口腔衛生。
3、多喝溫水,不要喝生水。吃容易消化、清淡的食物,不吃生冷的食物。
4、患兒應該勤換洗衣服,用溫水洗澡可保持皮膚清潔。患兒的衣服、被子、毛巾、用具等應在紫外線下照射30分鐘,或者,在太陽底下暴曬4個小時以上。
5、開窗通風:開房間開窗儘可能讓陽光照射,注意通風時要防止患兒受涼。
6、應做好患兒的心理工作,告訴患兒此病只要好好吃藥,多喝水,就會很快康復……消除了患兒的恐懼心理,這樣患兒的病才能好得快些。
7、春、秋季節應儘量少帶小兒到人群密集的地方,避免感染到病毒。
總結:由於是發生在兒童身上的疾病,所以作為家長的就應該更加注意是否有感染的可能,日常生活做好衛生預防自家孩子感染手足口病。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