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危害 如何預防肝硬化的出現?
2025-07-20 01:22:10
肝硬化是現在發病率很高的疾病。肝硬化的危害主要有肝功能喪失,腹壁靜脈曲張,腹水而且很容易引起各種病發症,最後有可能導致死亡。肝硬化的出現的原因主要是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等原因引起的。那麼我們應該怎樣預防肝硬化和肝硬化患者如何調理。
肝硬化的原因
1.病毒性肝炎目前在中國,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慢性乙型、C型肝炎,是引起門靜脈性肝硬化的主要因素。
2.酒精中毒長期大量酗酒,是引起肝硬化的因素之一。
3.營養障礙多數學者承認營養不良可降低肝細胞對有毒和傳染因素的抵抗力,而成為肝硬化的間接病因。
4.工業毒物或藥物長期或反覆地接觸含砷殺蟲劑、四氯化碳、黃磷、氯仿等,或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雙醋酚汀、異煙肼、辛可芬、四環素、氨甲蝶呤、甲基多巴,可產生中毒性或藥物性肝炎,進而導致肝硬化。黃麴黴素也可使肝細胞發生中毒損害,引起肝硬化。
5.循環障礙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縮窄性心包炎可使肝內長期淤血缺氧,引起肝細胞壞死和纖維化,稱淤血性肝硬化,也稱為心源性肝硬化。
6.代謝障礙如血色病和肝豆狀核變性(亦稱Wilson病)等。
7.膽汁淤積肝外膽管阻塞或肝內膽汁淤積時高濃度的膽紅素對肝細胞有損害作用,久之可發生肝硬化,肝內膽汁淤積所致者稱原發膽汁性肝硬化,由肝外膽管阻塞所致者稱繼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8.血吸蟲病血吸蟲病時由於蟲卵在匯管區刺激結締組織增生成為血吸蟲病性肝纖維化,可引起顯著的門靜脈高壓,亦稱為血吸蟲病性肝硬化。
9.原因不明部分肝硬化原因不明,稱為隱源性肝硬化。
肝硬化的危害
1. 肝硬化誘發或加重糖尿病
2.B肝合併脂肪肝加快向肝硬化發展
3.肝硬化降低人體免疫功能
4. 肝硬化對機體消化系統的損傷
肝硬化患者的調理
1.合理應用蛋白質。
肝臟是蛋白的合成的場所,每天由肝臟合成白蛋白11~14克。當肝硬化時,肝臟就不能很好地合成蛋白質了。這時就需要合理安排蛋白質的攝入,防止肝性腦病的發生。可以選擇由多種來源的蛋白質食物。為使病人能較好地適應,可以把奶酪摻到適量的雞、魚、瘦肉、蛋中,每天都要有合理適量的蛋白膳食。
2.供給適量的脂肪。
有的病人患肝硬化後,害怕吃脂肪,其實脂肪不宜限制過嚴。因肝硬化時胰腺功能不全,膽汁分泌減少,淋巴管或肝門充血等原因,有近半數的肝硬化患者出現脂肪痢,對脂肪吸收不良。當出現上述症狀時,應控制脂肪量。但如果患者沒有上述症狀時,並能適應食物中的脂肪,為了增加熱量,脂肪不易限制過嚴。若為膽汁性肝硬化採用低脂肪、低膽固醇膳食。
3.供給充足的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充足能使體內充分的貯備肝糖原,防止毒素對肝細胞損害,每天可吃澱粉類食物350克~450克。
4.多吃含鋅、鎂豐富的食物。
肝硬化的病人普遍血鋅水平較低,尿鋅排出量增加,肝細胞內含鋅量也降低,當飲酒時,血鋅量會繼續降低,應嚴禁飲酒,適當食用瘦豬肉、牛肉、蛋類、魚類等含鋅量較多的食物。為了防止鎂離子的缺乏,如多食用綠葉蔬菜、豌豆、乳製品和穀類等食物。
5.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C直接參與肝臟代謝,促進肝糖原形成。增加體內維生素C濃度,可以保護肝細胞抵抗力及促進肝細胞再生。腹水中維生素C的濃度與血液中含量相等,故在腹水時應補充大量的維生素C。吃水果時應剝皮或榨成汁飲用。
肝硬化患者的注意事項
1、避免接觸和進食對髒有損害的毒性物質,如酒,某些藥物及化學品等;
2、在代償期和病情不活動的情況下,應減少體力和腦力活動;失代償期和併發症出現時必須臥床休息;
3、飲食要細軟易消化,溫度不能太高(與體溫接近),一次進食量不能過飽。每日攝入蛋白質在100-150克之間,並應含多種維生素。如肝功能顯著減退或有肝昏迷先兆現象時,應嚴格限制蛋白質進量。動物脂肪不宜過多。保持大便暢通。如出現腹水和浮腫,應限制鹽之攝入(吃淡一點)。食物必須清潔衛生,嚴防腹瀉。
4、平時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加衣、預防感冒。如有夾雜疾病發生(如發熱)必須及時診治,不能自行吃藥處理。腹水病人不能短期內大量利尿。
肝硬化應該如何預防
1、積極預防各種原發病,這樣的做法可以使人們減少肝硬化的發生,人們只有積極預防和治療慢性肝炎、血吸蟲病、胃腸道感染,避免接觸和應用對肝臟有毒的物質,減少致病因素,這樣才能使肝硬化的發病率減低。
2、適當活動:只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能減少疾病的發生,因此,人們要進行有益的體育鍛鍊,如散步、做保健操、太極拳、氣功等。活動量以不感覺到疲勞為度,這樣對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幫助。
3、情緒穩定:良好的情緒也會使人們減少疾病的發生,人們如果情緒不佳,就會影響肝機能,加速病變的發展,所以,患者要減輕壓力,消除思想負擔,這對於治療肝硬化會有很大的幫助。
總結:肝硬化雖然是一個很嚴重的疾病,但是早發現早治療還是有希望痊癒的。當然平時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做好預防肝硬化的準備,預防大於治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