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陣營中的性價比王者,銳龍R5新品麥本本小麥S436
2025-05-16 09:53:11
近來AMD勢頭正猛,從去年下半年至今,就一直在輕薄筆記本界中活躍,頗有搶奪酷睿「一哥」地位之勢。這導致各大廠商紛紛加入AMD陣營,發布搭載銳龍處理器的新品。無獨有偶,國產廠商麥本本也首次與AMD結緣,帶來搭載銳龍R5 3500U的新款輕薄本—小麥 S436。
拿到這款筆記本之前,筆者看過一些麥本本的文章,發現有不少人希望麥本本出銳龍處理器的筆記本,這次的小麥S436在某種程度上說,是麥本本聽取用戶意見的結晶。那麼首次攜手銳龍處理器的小麥S436表現如何?跟著筆者一起來看吧。
一.機身外觀解析
上手之前,筆者從未想過一臺金屬機身的筆記本電腦會如此輕便,查閱官方數據作為對比,13.3英寸的MacBook Air重量為1.232kg,而14英寸的小麥S436隻有1.109kg。實際體驗中,無論是拿在手上、裝進包裡,抑或是架在腿上使用,都十分輕鬆,幾乎沒有壓力。
「手感不像金屬的金屬筆記本」,這是拿在手上最明顯的感覺。或許是太輕,所以小麥S436上手塑料感挺強,但從外觀上看以及實際觸摸過後,它又確實是金屬。這讓筆者也十分驚奇。
小麥S436表面採用無LOGO設計,乾淨簡潔。通過金屬噴砂加以點綴,也提升了質感,讓外觀看起來不那麼單調。
接口方面,說小麥S436擁有目前輕薄本中最齊全的接口也不為過。左側是安全鎖孔、RJ45網線接口、USB2.0x1、USB3.0x1、3.5mm耳麥接口。
右側是電源接口、HDMI接口、USB3.0x1、Type-Cx1。
雖然目前WIFI普及率很高,但一個RJ45網線接口在關鍵時刻的作用不可小覷。像MacBook Air、榮耀MagicBook等,想要插網線只能額外買轉換器才可使用;USB接口不足造成的囧境也十分常見。由此看來,小麥S436在接口配備上考慮十分周全。不過相應的厚度方面也略有增加,中間處達到17.7mm,最薄處在16mm。
小麥S436在底部的上下兩端均設置有橡膠墊,上邊緣有大約四分之一機身大小的散熱柵欄,左、右下角是揚聲器,整體布局清楚簡潔。
散熱方面,小麥S436採用單風扇單銅管的散熱組合,在輕薄本中屬實不錯。但在運行遊戲或大型軟體的時候,筆者對小麥S436的散熱效果表示擔憂。
二.屏幕及鍵盤細節評析
屏幕方面,小麥S436採用一塊14英寸的ADS霧面屏,可有效防炫光,減少光線折射帶來的反光情況。解析度1920x1080,170°可視角度,800:1對比度,在顏色及顯像方面都有不錯表現。
在邊框處理上,小麥S436採用SuperView的全面屏方案,左右邊框為4.55mm。
上邊框因為保留攝像頭,所以會更寬一些。整體看上去,視覺效果依然很出色。
小麥S436的鍵盤面設計讓筆者眼前一亮。鍵帽及字體都稜角分明,機械感十足,一眼看上去有種看變形金剛的感覺。按壓的手感偏軟,回彈比較迅速。不足之處則是沒有獨立的小數字鍵盤,在輸入密碼、數據時不太方便。
一塊大面積的金屬觸摸板手感順滑,移動流暢。在這塊觸摸板上的左上角有一個小指示燈,要不是不小心點亮了,可能一直都不知道這個燈的用處。其實這是一個功能開關,在上方雙擊,可開啟/關閉觸摸板。這個設計還挺有趣。
三.硬體性能測試
無論外觀多好看,筆記本電腦的性能依然重要。畢竟筆記本是工具而不是擺設。
筆者拿到手的這款小麥S436配置如下:
處理器:銳龍R5 3500U
顯卡:Radeon Vega8(集成顯卡)
內存:8G DDR4
硬碟:256G PCIe固態
至於價格,則是3249元,而市面上主流的同配置機型基本在4000元左右。
魯大師跑分18W+,處理器跑分61990,異構能力57396,單CPU跑分跟其它搭載R5 3500U的筆記本相當,整體跑分在輕薄本中屬上乘水準。不過需要注意,小麥S436隻有1個內存卡槽,雖然最大支持16G的內存,但無法組成雙通道。
CPU-Z顯示,AMD Ryzen 5 3500U是一顆四核八線程處理器,擁有2.1GHz主頻,動態頻率最高可到3.7GHz,製程工藝為12 nm(CPU-Z檢測似乎有點bug),核心代號Picasso(CPU-Z依舊無法正確識別),擁有4MB三級緩存。測試得分為單核265.1分,多核1840.3分。
GPU-Z顯示,Redeon Vega8基於12nm(GPU-Z檢測也存在bug的感覺),顯存2G DDR4,64Bits位寬,顯存帶寬19.2GB/s。
小麥S436使用一塊PCIe的固態硬碟,採用MVME協議,規格為PCIe 3.0x4。在Benchmark測試下,硬碟連續讀取和寫入速度分別為2582.48MB/s、1510.39MB/s,4K隨機讀取和寫入速度分別為39.00MB/s、127.05MB/s,是PCIe3.0x4的基本水平。
小麥S436隻有一個內存槽位,最大支持16G 2400MHz。平心而論,儘管最大能支持16G內存,但單插槽還是限制了內存升級。而且Vega8顯卡運行時會佔用內存,8G內存基本只有6G可供系統使用,多少會對使用產生一些影響。
電池容量為3895mAh。在屏幕亮度調至75%、連接WIFI時,大約能支持5小時的辦公使用,這樣的續航時間與市面上的14英寸輕薄本差異不大,屬於正常水平。小麥S436還配備快充技術,1小時充電75%左右,能滿足緊急情況的使用。
雙烤30分鐘之後,AIDA64顯示CPU的溫度為76℃,CPU頻率1.69GHz,與基準頻率2.1GHz相比有明顯降頻現象。但在日常辦公狀態下,基本達不到雙烤的極限狀態,所以實際降頻不會如此嚴重。
實際體驗發現,鍵盤中間部位溫度較高,兩側較低,且右側部分明顯感受到風扇運行。因此右側鍵盤會一直保持清涼狀態,可稱之為冰火兩重天。而觸控板及掌託位置的溫度有略微升高,影響不大。
四. 辦公軟體及遊戲測試
考慮到小麥S436的定位為輕薄本,筆者將主要對其辦公性能進行測試。
(辦公操作測試)
5個網頁、2個文檔、1個表格下,CPU佔用不超過10%,內存佔用在50%-60%之間浮動。得益於R5 3500U的多核能力,小麥S436在日常多開軟體下很少出現卡頓現象。
(PS軟體測試)
而在PS、PR等軟體中,小麥S436也有不錯的發揮。整體而言,小麥S436具備不俗生產力,是一款合格的辦公輕薄本。
「雖然不用,但也要有。」是現代人對於筆記本電腦遊戲性能的要求。「我很少玩遊戲,但筆記本需要有這樣的性能。」針對小麥S436,筆者選擇英雄聯盟、地下城與勇士、穿越火線這三款遊戲進行測試。
(英雄聯盟)
在「非常高」畫質、解析度1920x1080的設置下,團戰平均幀數為54,非團戰平均幀數為70以上。測試三局排位賽後,並未發現掉幀現象,運行流暢且穩定。
(地下城與勇士)
畫面及效果均設置為「高」。組隊狀態下,DNF的平均幀數為72,達到流暢水平。但在實際運行中,當隊伍內同時使用技能較多時,偶爾會出現掉幀現象,其餘時候都在70幀左右浮動。
若是單人遊戲,DNF的平均幀數能達到92,是一個比較突出的成績。
(穿越火線)
畫面所有設置均調為「高」。由於測試軟體不支持CF,筆者按著「TAB」鍵錄製了一整局遊戲,最終得出的結果是平均50幀。但筆者認為這個結果不太正常,畢竟DNF都能達到70幀,對配置要求更低的CF沒理由達不到。而且錄製軟體也會導致幀數下降,所以實際使用時應該能達到60幀以上。
小麥S436在以上三款遊戲中運行都比較流暢,滿足休閒娛樂沒什麼大問題。網上也有使用3500U玩絕地求生的測試,在1344x768解析度下全高也能有30幀左右。這種過於優(bian)秀(tai)的操作筆者學不來,大家有興趣也可自行嘗試一番。
評測小結
缺點:單內存卡槽,擴容選擇空間小。單風扇單銅管的散熱模塊,如果要經常性使用大型軟體或玩LOL的就需要另外購買一個散熱器了。
優點:14英寸輕薄的機身、銳龍R5 3500U處理器和清脆的鍵盤觸感是個人比較喜歡的,因為筆者本身是一個自媒體工作者,便攜性和硬體性能都能滿足到,綜合來講就小麥s436 3199元這個定價,絕是銳龍陣營中一款性價比很高的超薄筆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