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大集體教學如何進行?
2025-07-30 13:59:08
太極拳大集體教學如何進行?
大集體教學是指100以上甚至幾百人同時上課。筆者從事教學近40年,頗有體會。1973年,一期上課最多是近600人,隊列在廣東省體育場,教員站在特製木臺上講解示範,也不用麥克風,效果很好。廣州市自1975年開始在各區公共場所開辦太極拳輔導站,教員都出自這個班,甚至有學員後來當了武術館副館長或體院武術副教授。因此,大集體教學的效果也不一定差過人室弟子的。
初學太極拳的人,多半沒有武術運動基礎,筋骨、關芾比較僵硬,身體不夠靈活,所以先要教會幾個預備運動。如手腕、足踝的外旋運動,膝關節、腰部的旋轉運動,以及「拗身回望」式等舒筋活絡的體操和呼吸操運動。這樣既有利於防止學練過程中拉傷肌肉,也能起到舒松全身關節、肌腱,使之能靈活旋轉的作用。
初學者腿部力量較差,重心不穩,先要教會弓步、丁步的標準步型及交替轉換前進的走步步法練習,使之掌握最基礎的下肢動作和重心轉換規律,為學習套路走架時易於把握重心、分清虛實打下穩固基礎。
弓步、丁步很簡單,一講就明。要求做得準確、純熟。在進退時保持頭容正直、尾閭中正,上體不可前傾,頭不可俯視地面,眼應向前看。
套路教材宜選大架。第一步選學《精簡十式太極拳》和《簡化太極拳》。《簡化太極拳》整個套路分8組動
作,每1組可以作為一個教學單元。先教分解動作,對每一個分解動作的方法、手足高低與配合關係,視線方向以及完成整個架式的定式標準等等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不至於對招式的結構組成模模糊糊,練起來拖泥帶水。
第一個階段教學,在方法上宜採取逐個動作示範、講解,再示範多次,帶領練習,糾正錯誤;針對普遍性問題講解要領,再按要領帶練;熟習1-2個動作後再教1~2動作。
帶領練習時仍要按分解動作進行,逐日複習鞏固已學動作並學習新動作。學到一定時期,應進行2~3天的單元複習。學完了所有架式的分解動作以後,就可以連貫起來,連綿不斷地進行整個套路的練習,一套太極拳的外形架子就算搭好了。這時不宜多講呼吸方法與用勁的問題,應強調自然呼吸,集中練習身型和步型步法。特別要糾正基礎步法上的錯誤。
第二個階段教學,是熟練套路並在練法上提高。經過分解動作的教學,有些人較快掌握了整個套路的動作和順序,但還不純熟;有些人連動作還記不住,不能獨立練習。所以要進行深化教學。一方面讓學員反覆的記住套路和不斷糾正動作,同時要按照正、穩、舒、緩、勻5點要求進行練習。這個時期對於輕、松、柔、圓以及腰如車軸和連綿不斷等太極拳要領稍加強調,提出「邁步如貓行,運動如抽絲」、 「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等較高標準,克服手腳動作不協調,腰胯板硬、架勢呆滯等難題。然後可講解一些太極拳的呼吸方法原則以及意識帶領動作的練法,正確理解用意不用力的教條。這樣,讓學習的人基本上掌握住太極拳的打法。
這階段將結束時,再講解一下太極拳的特點和—般理論。
有了一個基本套路教材,加以深化教學,學習的人興趣漸濃,要求繼續提高。他們對提高的理解,是套路學習的數量增加。對此也應滿足他們的心理要求,多給一些套路,如48式、42式、40式競賽套路,以及88式楊式太極拳和其他一些傳統流派套路和太極劍等等。通過新的套路的由博返約學習,不斷深化對太極拳理論的認識和理解,引導學員向精、專方面提高發展。(中國太極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