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練習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這些你都知道嗎?
2025-08-02 15:18:16
俗話說,夏練三伏,冬練三九,練功絕非一日之功,必須持之以恆。但眾所周知,冬季練拳相對其他季節條件會差一點,特別是初學者,在冬季練拳的同時容易被寒氣襲擊,但又不能不練。今天我們就詳細討論下冬天究竟該如何練習太極拳。
冬季練拳要「養汗」
太極拳一日不練十日空,入冬天冷以後要「守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天練功,萬物冬藏,要養陽氣,需要藏精,順天時天利,盤拳時,身體微熱要見汗,還沒出汗時,即收功,這叫「養汗」。冬至到三九,行功盤架時都要特別注意「養汗」,藏陽氣。習練後流汗這是說明你的運動量已經達到要求了,打拳時不出汗那才說明你沒有用心。
練拳前先熱身
在寒冷的天氣中練習太極拳,鍛鍊前需要必要的熱身。由於熱脹冷縮原理,秋冬季節身體會處於一種收縮、緊繃的狀態,身體各方面的柔韌度急劇下降。人各有異,在鍛鍊的過程中,應該按照自身身材狀況,公道調控行為強度和量,強身健體,提防損傷。在練拳之前應做好籌備,恰當慢跑、徒手操等活動使身體微微發熱,再恰當壓壓腿、拉拉韌帶,做屢次半蹲起,尤其要把膝、踝樞紐充實勾當開。
具體方法
1.頭部運動:前點後仰(兩個八拍)、左搖右擺(兩個八拍)、左看右看(兩個八拍)(注意動作要慢)。
2、肩部運動:肩部極力向前劃圈(順時針)、肩部極力向後劃圈(逆時針)(注意胳膊放鬆,由肩部帶動雙臂自然走動)、兩肩極力向耳朵靠近(各做兩個八拍)。
3、上肢運動:兩臂放鬆前後擺動。
練功時如果熱能過高,應逐漸減少衣服,「避風如避邪」是練功中要特別注意的「頭號敵人」。
練太極拳時忌「貪」
在冬天練習時,應當保證身體處於暖和舒適的狀態,這樣才能迅速的融入到練習太極拳的意境當中。切忌認為不會出汗而過度運動。打太極拳要胸襟開闊,培養得失不計、寵辱不驚的心態。在學習時最忌「貪」字,基礎要打牢固,逐步掌握太極拳的運動規律,一步一個腳印才能有較好的效果。
另外,太極拳極注重肢體的平衡,保證下身穩固和上身靈活。同時,低重心行為要相宜太極拳特有的行為情勢是膝樞紐始終處於半蹲姿勢,下肢行為負荷較量大,長時刻、低重心的行為,很容易造成膝樞紐軟骨、韌帶損傷,引起疼痛。因此,在打拳進程中,不要過度追求「太極步驟」的低重心行拳姿勢,可把重點放在「走架」和精、氣、神的同一上。
早晨練拳效果最佳
冬季不僅天氣寒冷,而且空氣潔淨度也很低,因此如果想要練習太極拳話,最好選擇在日出以後,而且練拳前最好能排空大小便,喝一點豆漿、牛奶之類的飲料,吃幾片餅乾或其他小點心,但千萬不要吃飽。對老年人來說上午10點鐘左右最為適宜。
鍛鍊場地要選好
冬季,極易滋生病菌,也是傳染性疾病的高發季。在人群密集,空氣流通不暢的地方練習太極拳,會使得身體不適。且不宜在煤煙瀰漫、空氣汙濁的地方裡進行健身鍛鍊,應選擇向陽、避風的地方進行鍛鍊(有霧時不宜在室外進行鍛鍊),如果選擇在室內進行鍛鍊時,要注意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空氣的不流通易造成心理狀態跌宕起伏,從而失去練習太極拳的功效。
運動強度要適中
應根據自身的狀況靈活調整運動量,選擇一定的駕勢,做到量力而行。訓練目的以鞏固技術、提高技能為主,訓練內容以技術的全面訓練為主,在鍛鍊中慢慢適應,不要急於求成,千萬不要故意用力呼吸來達到所謂的「氣沉丹田」,以免出現頭暈目眩,心跳氣促等現象,影響自然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