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的養生功效及禁忌 秘傳正確的練習方法
2025-08-02 10:48:08
我們都知道打太極拳雖然對人體有很多的好處,具有矯正脊柱、擁有「開闊」的心胸、打擊膽固醇、消除瘀血的良方、機械刺激,預防便秘等等好處。但是前提是正確練好太極拳的方式,這是練太極拳養生一直強調的問題。還有很多拳迷在練習太極拳經常都會犯的一些禁忌,如忌心浮氣躁、忌速成、忌鬆散無力、忌速成、忌突擊使招等錯誤方式,今天太極拳小編就來詳細介紹太極拳的禁忌及如何正確練好太極拳,練習太極拳拳迷必看!
練太極拳10大忌
1.忌心浮氣躁
太極是內家拳,要內外兼修,循序漸進、平心靜氣,勿妄勿躁,否則難登堂入室。
2.忌雜拳同練
易使內氣散亂,難通周天。
3.忌速成
功是練出來的,練至火喉,才能水到渠成,沒有直通車,欲速不達也。
4.忌過求功
練太極關鍵是搭好橋,調好息,文火攻才會舌生活、(不死嚛)滿池丹藥而養生。舌橋緊,口乾苦,耗精氣。
5.忌鬆散無力
松是太極拳之門,是太極拳練者入門的第一關,松是使關、節、椎鬆開,使肌、腱、膚擴張,讓氣血直達梢端。不是鬆散、鬆懈。
6.忌僵硬練力
太極用意不用力,柔中寓剛,松是太極之,性僵是綁太極,用氣滯氣,用力傷氣,是太極拳之大忌。
7.忌突擊使招
太極拳的技擊法則是:不撞不頂,逆來順受,以力而化力,以四兩拔千斤。突擊使招不但不能取勝,反而容易兩敗俱傷。
8.忌輕浮奇舞
身沉則氣沉,輕浮則氣燥,平、穩、沉、實是太極拳的基本要求,「掤、捋、擠、按、採、挒、肘、靠」是太極拳之拳法,「圓、旋」是太極拳法運動的軌跡。是拳則有擊,沒有不打人之拳,太極拳是一種「巧妙力」之拳,輕浮奇舞,花花架子,好看不中用,也與養生無益。
9.忌心雜多言
練太極拳的核心就是淨心調息,生津煉丹。心中雜念是練好拳的一大障礙,必須排除。其次,俗言有「屁多無病,言多無命」之說,練拳者邊練邊說話,是耗津耗氣的罪魁禍首,也要嚴格控制。
10.忌神不守舍
太極拳是(三分形式七分意,十分技巧在神氣)招為術神為勢,有招無神招無力,招術神通才靈威。神力透心,神威難測,神光威嚴賽銳器。練太極拳一定要達到(手、眼、身合步),精神氣意通。
太極拳的養生功效
1.對骨骼肌肉——矯正脊柱
打太極,對我們身體的脊梁骨脊柱,有很明顯的鍛鍊效果。練太極幾乎每個招式都會用到腰,長期的積累下來,對脊柱的形態和結構有良好的作用。「很少能看到練太極的老人會發生脊柱畸形的,駝背的也很少。」
駝背是典型的老年畸形,是衰老的結果,但是經常打太極拳的人,駝背的發生率就遠比一般人少。經常打太極拳,脊柱的活動幅度比較好,骨質疏鬆的發生率也會較低。「老人骨質疏鬆有兩大原因,一個是缺乏運動,一個是缺鈣,所以不能盲目補鈣,不運動,太極要求動作連貫,也有一定的防老作用。」
2.對呼吸——擁有「開闊」的心胸
太極愛好者,經常都擁有一顆「開闊」的心胸,這就要歸功於長期的堅持。經常練習太極拳的人,肺組織的彈性好,胸廓的活動度也大,同時還會增強肺的通氣功能。
太極拳,多半是以腹式呼吸為主,呼吸深長均勻,在反覆的動作中,腹肌和膈肌經常運動,因此可以增加透氣功能。又能通過腹壓有規律地改變,使體內的血流加速,增進肺泡的換氣功能,這些都有助於保持老人旳活動能力。因此,我們經常看到打太極的老人,不氣喘,恢復又很快,秘密就在這裡。
3.對物質代謝——打擊膽固醇
太極對身體的影響往往都是潛移默化的,對待膽固醇也是這樣。諸葛純英表示,打太極拳對脂類、蛋白質類以及無機鹽中鈣、磷的代謝,有良好的影響。她強調,打太極也會影響物質代謝,可以說是運動防老。
以前曾有過實驗,證實老年人打太極鍛鍊5~30鍾後,血內的膽固醇含量會下降,其中以膽固醇增高的老人,下降尤為明顯。對動脈硬化的老人迸行鍛鍊前後的代謝研究發現,經過5~6個月鍛鍊後,老人血中的白蛋白含量增加,球蛋白及膽固醇的含量卻明顯減少,而且動脈硬化的症狀也會大大減輕。
4.對心血管——消除瘀血的良方
太極拳的動作很多,包括了各組肌肉和關節的活動,還包括著有節律的呼吸運動,特別是橫膈運動。諸葛純英表示,這些動作組合在一起,就能加強血液和淋巴的循環,減少體內的瘀血現象,是一種消除體內瘀血的良方。
打太極,經常要求「氣沉丹田」,也就是說要求氣向下沉。其實這就是一種橫膈式呼吸,通過膈肌和腹肌的收縮與舒張,使腹壓不斷改變,加快血液的流通,也就改善了血液循環的狀況。因此,太極的動作要領,不單可以有規律地按摩肝臟,還是消除肝瘀血,改善肝功能的「省錢方」。
5.對中樞——憂化大腦「軟體系統」
眾所周知,神經系統是人體的「主心骨」,是所有調節系統中最重要的一環,也是調節與支配所有系統與器官活動的樞紐。諸葛純英指出,如今社會節奏快,壓力大,中樞神經系統經常「不負重荷」,導致疾病的產生。因此,任何一種鍛鍊如果能增強「主心骨」的機能,對全身都有很好的保健意義。
練習太極拳,要求「心靜」「用意」,注意力要集中,對大腦活動都有良好的鍛鍊作用。從動作上來講,練太極動作要「完整一氣」,由眼神到上肢、軀幹、下肢,要上下不亂,前後連貫。因為動作有時較複雜,所以需要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無形中,就一次次地優化我們大腦的「軟體系統」,加強了系統的工作能力。
6.對消化——機械刺激,預防便秘
所謂「一物降一物」,因為中樞神經系統主管著體內的所有系統,因此經常練習太極拳,可以達到「隔山打牛」的效果,通過中樞神經系統活動能力的提高,改善消化系統的僅能,還能避免因神經系統紊亂,而產生的消化系統疾病,如運動分泌、吸收的紊亂。
此外,打太極所產生的規律的呼吸運動,可以對胄腸道起到機械刺激的作用,改善消化道的血液循環,促進消化,預防便秘,解決老年人生活的一大難題。
太極拳的正確練習方法
太極拳是一種哲學拳術、全面的氣功、完整的運動形式,因此要按照由簡到繁的、一步步、一層層的正確方法來練習,才可以獲得成功。太極拳套路是太極拳的基本內容,但是要想練好太極拳,就必須從最簡單的單式開始練習,沒有這個過程就不符合辯證法,想一口吃個胖子是不可能的。太極拳最基礎的練習方法是:採氣、站樁、基本纏絲功。
第一步:練好基本功
(1)、採氣:1、捧氣通身;2、拉氣進身;3、合氣沉丹田;4、提氣上丹田
(2)、站樁、轉丹田、靜坐
(3)、基本纏絲功法:1、正面纏絲;2、穿掌纏絲;3、側面纏絲;4、橫開步;5、前進步;6、倒步;7、獨立步;8、小纏絲。
第二步:套路
練好了基本功就好比蓋大樓打好了地基,地基以上的部分就按照地基的框架去建造就是了。
第三步:全面加強功力並與實踐相結合
當吃透了套路中的勁路,真正體現出輕靈圓活時,就可以加大套路練習的遍數,練習器械、抖大杆和推手乃至散手。
基本纏絲功指的是太極拳的單式練習,是太極拳的基本功之一。太極拳的基本功包括:採氣、站樁和一整套基本纏絲功法。陳氏太極拳的傳統練法是一個單式,一個單式地練,這個單式練不好就不能練下一個單式,最後才練套路。今天正宗的陳式太極拳還是以站樁和一個單式的訓練為基礎的,只要這個單式裡面的問題解決好了,套路中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當今社會上練太極拳的人很少有人練習單式,或只是把單式作為發勁動作來練習,很少有人練習基本功,只練套路;甚至有不少人不知道太極拳還有基本功。然而世界的上任何事物都是由初級到高級逐級發展的,沒有任何事物和任何人可以逾越的,基礎的東西就是最根本的東西,無論任何事物、任何武術拳種都不能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