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打得好不好看在於上下肢對拉的協調
2025-08-03 04:49:08
太極宗師打太極的時候,旁觀的我們總感覺氣勢磅礴,充滿精氣神。圓潤又有勁,內斂而又鋒芒。那是因為宗師們掌握了太極的要領,加上長久的訓練。才有今天這樣的效果。其實,要做到這一點並不難,只需掌握對拉拔長的要領即可。
對拉拔長是太極拳練習中獨有的一大特色。這一項技巧能運用在手臂上,腿部,身軀中。怎麼理解對拉拔長呢,就是對上肢的對拉,好比太極招式裡面的單鞭、野馬分鬃、白鶴亮翅、倒卷肱等等。行拳中要儘量放長雙手和雙臂,當然,要對拉雙臂,必須注意肩肘腕的放鬆,只有放鬆到位,才能對拉到位。手臂的對拉有橫向的,像十字手;有前後的,如倒卷肱、高探馬;有上下的,如白鶴亮翅;有斜向的,如海底針、野馬分鬃等等。
太極打得好不好看在於上下肢對拉的協調。上肢對拉好看了,下肢沒做到位就不穩;下肢對拉做好了,上肢卻沒做好,打起太極就缺乏神韻。
下肢的對拉是前腿和後腿的對拉,好比弓步,前腿彎曲,迎面骨向前撐,後腿向後蹬住地,這就形成對拉。還有虛步,前腳點地後腿坐實,前腿和後胯形成對拉。橫襠步,如雲手,也有對拉,如左雲手,右腿坐實,出左腳,左腳和右胯形成對拉。
身軀部分的對拉更有技術性。從原理上說,就是向上虛靈頂勁,向下把勁松沉到腳底。表現在頭向上領起,肩向下松沉,尾閭中正氣下沉,形成身軀的對拉拔長。
最主要的對拉不僅體現在臂與臂和腿與腿之間,慢慢用身體去領悟招式裡面的對拉,會慢慢領會招式中的內涵。幾乎每個招式裡面都有對拉,像野馬分鬃、摟膝拗步就是前手和後胯的對拉。要讓對拉成為一種習慣,而不是為了對拉而去對拉。做好了對拉,打起太極才有架勢,才有神韻。